世界文學文庫:變形記

世界文學文庫:變形記

《世界文學文庫:變形記(全譯本插圖本)》囊括了卡夫卡所有的中短篇小說,其中《變形記》、《在流放地》、《在法的大門前》、《飢餓的藝術家》、《鄉村教師》、《中國長城建造時》、《一條狗的研究》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它們均採用象徵、隱喻、誇張等手法,情節生動,語言簡潔流暢;故事怪誕離奇,無確定的時間和地點,無前因後果,給人以夢幻、神秘、奇特的感覺。《世界文學文庫:變形記(全譯本插圖本)》的主人公幾乎都處於一種身不由己的境地,他們在離奇古怪的世界中都有自己的目標,但往往又以失敗而告終。對於卡夫卡的評價及其作品的寓意,學術界歷來就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正是這種獨到之處,才使人們幾十年來孜孜不倦地玩味和研究它們,才是它們魅力永存的原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世界文學文庫:變形記
  • 書名:世界文學文庫:變形記
  • 作者:卡夫卡 高中甫
  • 出版日期:2011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0213183, 7540213183
  • 譯者:李文俊
  • 外文名:Die Verwandlung
  •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 頁數:338頁
  • 開本:32
  • 品牌:北京天下智慧
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名人推薦,文摘,目錄,

作者簡介

作者:(奧地利)弗朗茨·卡夫卡

弗朗茨·卡夫卡,奧地利小說家,生前鮮為人知,其作品未受到重視,身後文名鵲起,蜚聲世界文壇。他的《城堡》、《失蹤者》、《訴訟》等小說在全世界廣為流傳,對現代派文學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他被推崇為現代派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為“作家中之作家”;他的小說已成為許多作家必定研讀的作品,被認為是“需要用心去闊讀的作品”。

圖書目錄


一次鬥爭的描述
公路上的孩子們

衣服
過路人
倚窗眺望
鄉間婚事籌備
歸途
揭開一個騙子的面具
單身漢的不幸
決心
判決
變形記
在流放地
鄉村教師(巨鼴)
一個夢
法的門前
老光棍布魯姆費爾德
獵人格拉庫斯
視察礦區

豺狗和阿拉伯人
新律師
在馬戲場頂層樓座上
陳舊的一頁
騎桶者
敲門
萬里長城建造時
鄰居
致科學院的報告
家長的憂慮
十一個兒子
一場常見的混亂
塞壬們的緘默
鄉村醫生
普羅米修斯
新燈
在閣樓上
城徽
舵手
禿鷹
歸來
小寓言
陀螺
最初的憂傷
飢餓藝術家
一條狗的研究
放棄吧!
關於譬喻
一個矮小的女人
地洞
女歌手約瑟芬(耗子民族)
墓中做客
猶太教堂里的“寵物”
誤入荊棘叢

序言

卡夫卡,其人不可做尋常觀。
弗朗茨·卡夫卡,這位世界現代文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的偉大作家,就其生活經歷而言,也許除了三次訂婚三次解除婚約,終生未婚之外,可謂是再平常不過了。一八八三年他生於奧匈帝國的布拉格,是一個猶太商人之子;國小畢業後升入布拉格一所國立德語文科中學;一九一年進入布拉格大學德語部,攻讀法律,選修德語文學和藝術史;一九六年被授法學博士,翌年在一家保險公司任職;自一九八年起供職於一家半官方的工人工傷事故保險公司;一九一七年患肺病,一九二二年因病離職,一九二四年病逝,終年只有四十一歲。這便是他短暫而普通的一生,既沒有做出什麼驚心動魄的英雄業績,也沒有驚世駭俗的舉動;既非春風得意亦非窮困潦倒;既非一帆風順亦非顛沛流離。從形而下來看,一常人也。但若從精神層次來進行觀察迥然不同:這是一個充滿了矛盾和衝突,痛苦和磨難,孤獨和憤懣的內心世界。他在給一度熾烈愛過的女友密倫娜的信中用這樣的字句概括了他的一生:“我走過的三十八載旅程,飽含著辛酸,充滿著坎坷。”
卡夫卡是一個猶太人,他不屬於基督教世界,而他作為一個猶太人又對猶太教義持異議;作為一個說德語的人,他不完全是捷克人;作為一個捷克人,他又是奧匈帝國的臣民;作為一個白領人,他不屬於資產階級;作為一個資產者的兒子卻又不屬於勞動者;作為一個職員,他認為自己是一個作家;可作為一個作家,他既無法完全從事創作也不珍惜他的作品。正如他是一個二元帝國的臣民一樣,他內心是一個二元的世界,這也就決定了卡夫卡性格上的矛盾性和兩重性。無歸屬感,陌生感、孤獨感、恐懼感便成為這樣一種性格的衍化物。
猶太民族,斯拉夫民族,德意志民族的成分混雜於一身,使卡夫卡成了一個多重的無歸屬感的人,成了一個永遠流浪的猶太人,成了一個沒有祖國的人。他在緻密倫娜的信中稱自己是莫名其妙地流浪在一個莫名其妙的骯髒的世界上。在另一封同樣是緻密倫娜的信中,他沉痛地寫道:“……可是他(指卡夫卡自己)沒有祖國,因此他什麼也不能拋棄,而必須經常想著如何去尋找一個祖國,或者創造一個祖國。”轉引自《卡夫卡集》,葉廷芳等譯,第三頁,上海遠東出版社。
在這個他認為是莫名其妙的世界裡,在他誕生的布拉格,在他的家裡,他把自己看作是一個異鄉人。他在敞露心扉的日記里(一九一三年八月二十一日)寫道:“現在,我在自己家裡,在那些最親近的,最充滿愛撫的人們中間,比一個陌生人還要陌生。”這種人生體驗和生活感受,不僅流露在他的雜感、書信、日記中,更見於他的作品。《失蹤的人》中主人公羅斯曼之在美國,《判決》中主人公本德曼之對父親,《變形記》中主人公薩姆沙之在家庭莫不如是。在這些藝術形象身上,陌生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表達。
當陌生感成為一個人的主宰時,他便不得不從他生活的世界返回自身世界,這樣孤獨感便成了一個必然的產物。表現在卡夫卡身上,這種孤獨感不僅是在生活中、在人際關係上,更重要的是在精神領域裡。他的一個同班同學在談到學生時代的卡夫卡時寫道:“……我們大家都喜歡他,尊敬他,可是完全不可能與他成為知己,在他周圍,仿佛總是圍著一道看不見摸不透的牆。他以那文靜可愛的微笑敞開了通向交往世界的大門,卻又對這個世界鎖住了自己的心扉。……卻始終以某種方式保持疏遠和陌生。”《卡夫卡》,瓦根巴赫著,韓瑞祥譯。陝西人民出版社,第六十八頁。在青年時期,他渴求愛情,但幾次婚約和幾次解除婚約表明,他更渴求孤獨。在他逝世前三年,他在日記中寫道:“與其說我生活在孤獨之中,倒不如說我在這裡已經得其所哉。與魯濱遜的孤島相比,這塊區域裡顯得美妙無比,充滿生機。”這種精神上的孤獨感,是一種抗拒現實的外化形式,是一種心靈上的需求。他在給他的好友勃洛德的信中說得一語中的:“……實際上,孤獨是我唯一目的,是對我的極大誘惑。”《卡夫卡》,瓦根巴赫著,韓瑞祥譯。陝西人民出版社,第四二六頁。這種生活中和精神上的孤獨感必然在他的作品中表達出來,他的長篇,如《失蹤的人》、《城堡》,中短篇如《變形記》、《單身漢的不幸》、《最初的憂傷》,孤獨感都是復調式作品中的一個重要的聲部。
在卡夫卡的日記、書信、雜感中讀者會一再遇到恐懼這個字眼。恐懼外部世界對自身的侵入,恐懼內心世界的毀滅。正因為他受到恐懼的左右,於是他對生活於其中的城市,他所遇到的人們眼中正常的一切,他對自己的處境:戀愛、職業和寫作,都懷有一種巨大的恐懼。他寫道:“我在布拉格過的是什麼生活啊!我所抱的對人的這種要求,其本身就正在變成恐懼。”這是他給勃洛德的信中所寫的,在給密倫娜的一封信中他在談到這種恐懼的普遍性時寫道:“我總是力圖傳達一些不可傳達的東西,解釋一些不可解釋的事物,敘述一些藏在骨子裡的東西和僅僅在這些骨子裡的所經歷過的一切。是的,其實並不是別的什麼,就是那如此頻繁談及的,現已蔓延到一切方面的恐懼,對最大事物也對最小事物的恐懼,由於說出一句話而令人痙攣的恐懼。”卡夫卡把寫作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大追求,是維持他生存的形式,然而恰恰又是寫作使他產生了巨大的恐懼,寫作成了為魔鬼效勞而得到的獎賞,是一種帶來死亡的恐懼。他渴求愛情,渴求建立家庭,然而也正是由於恐懼,恐懼愛情和家庭會使他失去自由,影響他的寫作而遲疑並幾次解除婚約。卡夫卡尊敬和熟悉的丹麥哲學家克爾凱戈爾把恐懼和絕望看作是對一個破碎和無意義世界的回答,卡夫卡便生活在他認為是這樣的一個世界裡,而他本人的本質,他自己用了一個詞來表述,這就是恐懼。
卡夫卡,其作品不可做尋常讀。
卡夫卡僅活了四十一年,從他一九三年開始寫第一部作品《一次鬥爭的描述》到他逝世前一九二四年完成的《女歌手約瑟芬(耗子民族)》只有二十一個年頭。他從來沒有成為一個職業作家,始終是在業餘時間進行創作的。他的作品,除去日記和書信,數量並不多;只有三部篇幅並不長的長篇:《失蹤的人》(即《美國》1912—1914),《審判》(1914—1918)和《城堡》(1922),且都沒有完成;一些中短篇以及也被包括於其內的速寫、隨感、箴言,如以中文計,也就是百多萬字,比起他同時代的一些德語作家,如曼氏兄弟、黑塞、杜布林、霍夫曼斯塔爾等人,其數量幾乎不可同日而語。然而就是這些作品為卡夫卡死後贏得了世界性的聲譽,被尊為現代派文學的先行者和奠基人。因此,我們對他的作品不能做尋常讀。
卡夫卡的作品不是通常意義上的作品,有的評論家稱為是寓言或半寓言。也許稱之為是寓言式的作品更為確切些,我們無論是讀他的長篇還是中短篇,更無需說那些箴言或者隨筆了,它們都像是一則寓言,《城堡》中的K,《變形記》中的薩姆沙,《騎桶者》等不都是廣義上的寓言嗎?但卡夫卡的寓言式作品顯然不同於古代的寓言,如伊索的,不同於經典性的寓言,如萊辛、拉封丹、克雷洛夫等人的。其一,卡夫卡不是去進行一種說教,去宣揚一種道德訓誡,而是以非理性、逾時空的形式表達了一個現代人對現代社會諸現象的觀察、感受、表述乃至批判,或者如卡夫卡研究者們所說的:卡夫卡的作品是歐洲危機令人信服的自我表白見海·波里策:《卡夫卡研究的問題和疑難》,載《論卡夫卡》,葉廷芳編,第二一四頁。,是“真實的二十世紀神話”見威·埃姆包希:《卡夫卡的圖像世界》,載《論卡夫卡》,葉廷芳編,第三六一頁。。其二,卡夫卡寓言式作品的多義性。無論是古代的或者經典的乃至現代的寓言都沒有給讀者更多的思考空間,它告訴你的只是一種意義,一個教訓,或是道德的倫理的,或是社會的生活的。但卡夫卡的作品通過詭奇的想像,違反理性的思維,不可捉摸的象徵,非邏輯的描述有了豐富的神秘的內涵,從而有了多義性和接受上的多樣性甚至歧義性;換一個立足點來說,是作品本身妨礙了或阻止了我們去做單一的解釋。試想一下,我們不會滿足用“仇父情結”或“審父意識”來概括《審判》,同樣也不能僅用異化來對《變形記》做終結式的結論。法國荒誕派作家加繆對此有很好的表述,他在《卡夫卡作品中的希望和荒誕》一文中寫道:“卡夫卡的全部藝術在於使讀者不得一讀再讀。它的結局,甚至沒有結局,都容許有種種解釋……如果想把卡夫卡的作品解說得詳詳細細,一絲不差,那就錯了。”同上書,第一三頁。我們不能也不應從卡夫卡的作品中去尋求一個終極意義,一種得到普遍認同的結論。不同階層的讀者,不同的心態,不同的角度(倫理的,道德的,宗教的,社會學的,美學的),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時間場合都會成為解讀卡夫卡作品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樣,我們也不要想一下子就讀懂他的作品,也許你讀了幾遍也感到莫名其妙,一片懵懂,說不出所以然;但是,你在閱讀中間,在掩卷之後,你定會產生某種情緒,你的感官必會有所反應:或者驚愕(如讀《變形記》),或者恐怖(如讀《在流放地》),或者悲哀(如讀《城堡》),或者痛苦(如讀《審判》);抑或皺眉,沉思,困惑,嘆息。總之,你必受觸動,必有一得。之後,你不妨再理性地去對它們進行你自己的闡釋,繪出你自己的卡夫卡像來。
作家們都是在用自己的筆去構建一個世界,卡夫卡創造的是一個獨特的世界。從他的第一篇作品《一次鬥爭的描述》到他的最後一篇作品《女歌手約瑟芬(耗子民族)》,人們都能明顯地感覺到,那是一個象徵的、寓意的、神秘的、夢魘般的世界;那裡面五光十色,有離奇古怪的場景,有超現實、非理性的情節,有象徵化的動植物,有異於世俗常人的形象,人物有荒誕的非邏輯的行為舉止。無需舉他的長篇為例,在這箇中短篇選本中,像《變形記》、《審判》、《在流放地》、《飢餓藝術家》、《致科學院的報告》、《鄉村醫生》等,每一篇都是如此,然而,恰恰這些在正常人看來不可能的,不可能存在的,不可能發生的,在卡夫卡筆下,藉助細節上描繪的精確性,心態上的逼真酷似,特別是整體上的可信性,就產生了一種心理上的真實,一切都變成了現實,可觸摸到的,與我們息息相關,甚至就像發生在自己身上一樣。想想《變形記》中變成了甲蟲的薩姆沙,《致科學院的報告》中的人猿,《地洞》中的小動物,他們不就是處在一個莫名其妙的骯髒世界中的人類本身嗎?這種基於整體上是悖謬和荒誕上的真實都令一向反對現代派的盧卡契大為讚嘆,他在《卡夫卡抑或托馬斯·曼》一文中寫道:“恐怕很少有作家能像他(指卡夫卡)那樣,在把握和反映世界時候,把原本的東西和基本的東西,把對前所未有的事物的驚異,表現得如此強烈。”見《論卡夫卡》,葉廷芳編,第三三九頁。
盧卡契上面這段話當然是對的,但是我們不能把整體上的非真實性和細節上的真實性截然分開,從而得出如他所說的:“從形式上的特點這一角度看,卡夫卡似乎可以列入重要的現實主義作家,主觀地看,他還在更高程度上屬於這個家庭呢。”見《論卡夫卡》,葉廷芳編,第三三九頁。(重點為筆者所加)盧卡契這篇文章的本意是對卡夫卡從細節上肯定,從整體上加以否定。從實質上來看,卡夫卡筆下的精神世界與經驗世界是相互交織的,相互干擾和相互滲透的,甚至達到一種兩者之間的界線模糊的程度,精神真實與感性真實之間的界限不復存在了。這樣,就如威·埃坶里希所表述的那樣,卡夫卡作品中的“精神之物再也不是在經驗之中和一切經驗之上游移的不可理解、不可捉摸的東西了……而是作為一種十分自然的真實出現在眼前,但同時,這個真實也突破了一切自然真實的法則。”見《論卡夫卡》,葉廷芳編,第三四七頁。現在我們可以說了:卡夫卡不是去複製,去摹寫,去映照現實,而是獨闢蹊徑用非傳統、反傳統的方式去構建了一個悖謬的、荒誕的、非理性的現實;而這個現實從某種角度上來看,比自然現實更為真實,能使讀者更為悚然更為驚醒,使人對自身和對社會的認識和批判更為深化和強烈。
這裡就這個選本做些說明。本書所選均是卡夫卡的中短篇小說,其中有些篇目已有譯本,在徵得譯者的同意後收入此書——在此向他們表示謝意,有些則系新譯,均據馬克斯·勃洛德編,費舍爾袖珍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出版的七卷本《卡夫卡全集》譯出。篇目的排列,無論是卡夫卡生前發表還是在他死後由馬克斯·勃洛德整理髮表的,一律以寫作年代為序,但每篇附有簡單說明,便於讀者了解。
卡夫卡的作品多已譯成中文了,幾家出版社都出了卡夫卡的小說集,但把他的幾乎全部的中短篇作品都編在一起,出一個單行本,這還是第一次。希望喜歡卡夫卡作品的人也能喜歡這個集子。編選和編排上的不完善之處,尚希得到讀者的指正。
——高中甫

名人推薦

卡夫卡的小說展示的是一個充滿幻想而又一絲不苟、嚴密真實的世界,將會成為永恆的誘惑留在地平線上。
——法國作家薩特
卡夫卡的巨大貢獻並不全在於他跨出了歷史發展中決定性的一步,更為重要的是,他出人意料地打開了一扇門,讓人們看到:在小說這個領域,幻想能夠如同在夢中一樣爆炸,小說能從看似難以擺脫的逼真性要求中解放出來。
——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

文摘

一次鬥爭的描述
人們身著服裝
在沙礫上蹣跚地漫步
在巨大的蒼穹下面,
它從遠方的丘崗
直延伸到遠方的丘崗。
I
近十二點的時候,一些人已經起床了,他們相互躬身致意,彼此握手,說道,過的不錯,隨後穿過巨大的門框進入前廳,穿起衣服。女主人站在房間中間,不斷地躬身行禮,這使她衣裙上漂亮的褶皺搖晃不已。 我坐在一張小桌子旁,這是一張三條細腿的桌子,繃得緊緊的。我正在品嘗第三杯果汁。在啜飲的同時我忽略了我為自己挑選和疊放在一起的一小堆焙制的糕點。
這時我看到我的一個新認識的人有些沮喪和倉皇地出現在鄰室的門框旁;我要走開,因為事情與我無關。但他卻沖我而來,打消了我離去的念頭,他笑著對我說:“請您原諒,我來找您。但我直到現在同我的姑娘在隔壁房間裡用餐,就兩個人。從十點半開始。一個晚上就這么一次。我知道,我給您講這件事是不對的,因為我們彼此還不大了解。不是嗎,我們是今天晚上在樓梯上彼此相遇的,作為同一幢房子裡的客人交談了幾句而已。可現在我必須請您原諒,這種幸福在我身上無法這么簡單地繼續下去,我自己無能為力。在這兒我沒有我信賴的熟人——”
我悲哀地望著他——我嘴裡正含著一塊糕點,它並不怎么可口——對著他赧顏得可愛的臉說道:
“我當然高興我值得您如此信賴,但不以為然的是您信任我。如果您不是如此惶惑的話,您必然感到,您對一個孤獨地坐在這裡飲酒的人講述一個可愛少女的事情是多么不合適的。”當我說完這段話時,他一下子就坐在那裡,向後仰去,並讓他的兩隻胳膊垂了下來。隨後他支起雙肘把胳膊朝後背過去,用相當響亮的聲音自言自語地說道:
“還在稍頃之前,我們倆單獨地在房間裡,我和安內爾。我吻了她,我吻了她的嘴唇,她的耳朵,她的肩膀。我的上帝,我的主呵!”
這兒有幾個想是在進行一場活躍談話的客人,打著呵欠靠近了我們。因此我站了起來並說,使他們所有人都能聽得到的:
“那好,如果您願意的話,那我跟您走,但我仍然認為,現在在冬天夜裡去勞倫茨山是毫無意義的。再說天已變冷了,又下了些雪,外邊的路像冰場那樣滑。呶,隨您的便——”
他先是驚奇望著我,張開了嘴,露出了濕潤的嘴唇,但當隨後看到了就在跟前的那些先生時,他笑了,站了起來並說道:
“噢,真的,寒冷是件好事,我們的服裝都熱得冒煙了;再說我又有些醉意了,雖然喝的並不太多;是呵,我們將分手並各走各的路。”於是我們到女主人那兒,當他吻她的手時,她說:
“不,我很高興,您今天看起來非常快樂。”這句話表現出的好意使他十分感動,他再次吻了她的手。我得把他拉走。在前廳里站著一個整理房間的姑娘,我們是第一次見到她。她幫助我們穿上上裝,並拿著一個手電筒,以便穿過樓梯時給我們照亮。她的脖頸是赤裸的,只是頸部圍著一條黑色的絲絨帶,她衣著鬆散的身軀躬身向前,並且當她引導我們下樓時老是探著身子,打著手電。她的雙頰泛紅,因為她喝了酒。在微弱的,充溢整個樓梯的燈光里,她的雙唇在顫抖。
到樓梯下面她把手電放到一個台階上,向我的這位熟人走近一步,摟抱他並吻他,一直摟住他。直到我把一張紙幣放到她的手裡時,她才慢吞吞地鬆開她的雙臂,慢慢地打開了小門,放我們進入黑夜之中。 在空蕩蕩的,亮得勻稱的馬路上方是一輪巨大的明月,雲漢浩渺,薄雲點綴其間。在結凍的雪地上人們只能小步移動。
我們剛一到外面時,我就明顯地興致勃勃了。我抬起我的大腿,讓關節咔咔作響,我朝街巷上方呼喚一個名字,好像一個朋友在街角避開了我似的,我跳起把帽子拋向高處,然後趾高氣揚地把它接住。
但我這位認識的人卻無動於衷地與我並排走在一起。他低著頭,他也不言語。
這使我驚奇,因為在我意料之中,我把他從社交場合之中帶了出來,他定會快樂得發瘋起來的。現在我也只好安靜下來了。我正要在他背上捶上一掌,讓他高興起來,可我突然不明白他現在的處境,於是把手縮了回來。我不需要手了,就把它放進我外套的口袋裡。
我們就這樣沉默地走著。我注意到,我們腳步是怎樣的響動,我不能理解,我為什麼不能和我這位認識的人的步子保持一致。天氣晴朗,我能清楚地看到他的腿。不時也有人倚在一扇窗戶那裡,觀察我們。
當我們走到費迪南大街時,我注意到我的這位熟人開始在哼哼《美元公主》里的一首旋律;哼得很輕,但我聽得非常清楚。這是什麼意思?他要污辱我?我馬上準備好了,不去聽這種音樂,還要放棄整個散步。對的,他為什麼不同我交談?如果他不需要我的話,為什麼他不讓我安靜,讓我待在那兒暖暖和和地喝果汁和吃甜點。我真的不該被扯進這場散步里來。再說我也能自己散步嘛。我是恰巧在這場社交活動里,從羞愧中挽救了一個忘恩負義的年輕人並在月光中散步。事情也就是這樣。整個白天辦公,晚上社交活動,夜裡徜徉在街巷,沒有什麼過分的。這是一種生活方式,就其本性來說已放蕩不羈了。
可我認識的那個人還跟在我的身後,當他發現他落在後面時,就加快了腳步。沒有什麼可談的,人們也不能說我們在奔跑。但我在考慮,是不是踅人一條側巷會好些,因為我根本就沒有義務與他做一次共同的散步。我可以獨自回家,沒有人能攔阻我。我會看到,我認識的這個人是如何沒有察覺地從我居住的巷口走了過去。再見了,我親愛的熟人!在我的房間裡,我一到達就會感到暖烘烘的,我將點燃我桌子上的鐵架子檯燈。美好的景致!為什麼不呢?但隨後呢?沒有隨後。燈將會在溫暖的房間裡大放光亮,我把胸膛靠在扶手椅上,扶手椅立在破碎的東方地毯上。呶,隨後我會感到涼意,獨自一人在塗顏色的牆中間度過時光,後牆上掛著一面金框的鏡子,地板在境子裡是傾斜不平的。
我的雙腿疲憊,我決定無論如何要回家,躺到床上;我在猶豫是否在離開時要向我這位熟人打招呼或者不必。但我太膽怯了,不打招呼就離開;可也太軟弱了,大聲地去打招呼。因此我停了下來,倚在一面灑滿月光的牆上並等候著。
我認識的這個人穿過人行道向我走來,走得很急,仿佛我要抓他似的。他用眼向我示意某種默許,顯然我已經把它忘在腦後了。
“什麼事?什麼事?”我問。
“沒什麼,”他說,“我只是要問問您對那個整理房間姑娘的看法,就是我在過道吻過的那個。那個姑娘是什麼人?難道您從前沒有見到過?沒有?我也沒有。難道她根本不是整理房間的姑娘?在她引導我們下樓梯時,我該問問她。”
“她是一個整理房間的姑娘,絕對不會是第一次做整理房間的姑娘,這我從她紅紅的雙手立刻就看出來了,當我把錢交到她的手上時,我感覺到皮膚粗糙。”
“但這只能證明她有一段時間一直在做工,我也是這樣認為的。”
“您可能是對的。在那種光線里人們無法把什麼都分辨清楚,但她的臉也使我想起了我的一位熟人的大女兒,他是一位軍官。” “我沒有這樣想。”他說。
“這不應當妨礙我回家;天已經晚了,明早我要上班;在那兒覺睡得不好。”說話的同時我朝他伸過手去告別。
“呸,冷酷的手,”他喊了起來,“帶著一隻這樣的手我可不想回家。我親愛的,您也該讓人吻一吻,這是一個疏忽,呶,您應該補上才對。睡覺?在這樣的夜裡?您哪來的這個念頭?您想想看,有多少幸福的思想都在被窩裡被窒息而死,當一個人孤獨地睡在床上時,有多少噩夢使他汗流浹背!”
“我不窒息什麼,也不汗流浹背。”我說。
“您算了罷,您是一個滑稽演員。”他結束了談話。隨之他開始繼續走下去,我跟著他,毫無察覺,因為我一直在想他的這番談話。
我相信從他的談話中認識到了,我認識的這個人他在我身上猜到了某種我身上並不存在的東西,但他是通過對我的觀察,他才猜想到的。那好吧,我不回家了。誰知道,這個人——他現在與我並行在嚴寒中想著整理房間姑娘那張充滿煙味的嘴——也許能夠在人們面前賦予我價值,而不必我自己去贏得它。但願這些姑娘不要把他給我忘掉!她們可以吻他和擠壓他,這是她們的義務和他的權利,但她們不應當把他從我這兒拐走。當她們吻他時,若是她們願意的話,也應當吻我一小會兒;就是說吻嘴角了,若是她們把他拐走,那她們就是從我這兒把他偷走了。可他應當留在我身邊,永遠留在身邊,如果不是我,那有誰保護他。他是那么愚蠢。有人在二月告訴他:您到洛倫茨山去,他就跟去了。若是他現在跌倒了,怎么辦;若是他受凍了,怎么辦?若是從郵政巷衝出一個嫉妒人把他揍一頓,那怎么辦?我會出什麼事,我會從這個世界裡被拋出來?這我是預計到的,不,他不會再把我甩掉。
明天他要與安娜小姐談話,先談些普通的事情,非常自然的,但突然他就不能再沉默下去了:昨天,安納爾,在夜裡,在我們的幽會之後,您知道我同一個人在一起,這個人肯定您還從來沒看見過。他看起來——我怎么形容他好呢——像一個做來回搖晃動作的木棒,上面是長著黑頭髮的腦殼。他身上懸掛著許多小塊深黃色的布料,它們把他全身遮蓋住了,因為昨天一點風都沒有,那些布塊紋絲不動。怎么,安納爾,這使您倒胃口?是呵,這是我的過錯,這整個事情我講的糟透了。若是您看到他就好了,他跟我並排走在一起顯得是那樣的害羞,看起來他是在竭力討我的歡心,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為了不至於妨礙我的好感,他一個人走在我前面,拉開一大段距離。我相信,安納爾,您一定會笑一笑的和感到一絲畏懼的,可我卻喜歡他在我跟前。安納爾,您在哪兒?您在您的床上,非洲也沒有比您的床那么遙遠。但有時我覺得是真的;布滿繁星的天空用它平坦胸脯呼出的氣息浮高起來了似的。您認為我在誇張?不,安納爾;用我的靈魂作證,不;用我屬於您的靈魂作證,不。
我認識的這個人在講這番話時必定感到羞愧,對此我一丁點也不原諒。——這時我們在弗蘭岑濱海大街上剛走了最初的幾步路——。當時我的思想混雜不清,因為摩爾塔瓦河和對岸的市區都偃臥在一片黑暗之中。那兒只有幾盞燈在閃亮,用觀察的眸子在嬉戲。
我們穿過車行道,到了人行道上,在那兒我們停了下來。我找一棵樹,好倚在上面。從水面上刮來一股寒氣,於是我戴上我的手套,無端地嘆起氣來,夜裡在一條河前人們怎可能感到愜意呢,但隨後我要繼續走下去。可我認識的這個人向水裡望去,一動不動。隨後他靠近欄桿,把腿放在鐵柱上,支起肘部,把額頭埋在雙手中間。還有什麼?我感到冷,把衣領支立起來。我認識的這個熟人伸展下身子,背部,雙肩,頸部並把支撐在繃直的雙臂之間,探出欄桿的上身挺身立起來。
“在回憶,不是嗎?”我說,“是啊,回憶是可悲的,像它的對象一樣!您對這類事情太熱衷了,這對您沒用處,對我也沒用處。這樣做只會——沒什麼比這更清楚的了——使他當前的境況變得軟弱,不會使從前的境況加強,除非是從前的強大不再需要了。您真的相信,我沒有回憶?噢,比您的要多十倍。比如現在我能回憶起,我是怎樣坐在L地的一把椅子上。那是傍晚時分,也是在河岸邊。當然是在夏天了。在這樣一個傍晚,我習慣於把腿抬起來繞在一起,把腦袋仰靠在椅子的木背上,凝視著彼岸的雲霧繚繞的群山。在海濱飯店裡一把小提琴在輕柔地演奏。兩岸車輛熙往攘來,冒著煙光。”
我認識的這個人打斷了我的話,他突轉過身來,看來好像是,他看到我還在這兒,令他吃驚似的。“啊,我還能講得很多。”我說了一句,就不講下去了。
P1-5

目錄


一次鬥爭的描述
公路上的孩子們

衣服
過路人
倚窗眺望
鄉間婚事籌備
歸途
揭開一個騙子的面具
單身漢的不幸
決心
判決
變形記
在流放地
鄉村教師(巨鼴)
一個夢
法的門前
老光棍布魯姆費爾德
獵人格拉庫斯
視察礦區

豺狗和阿拉伯人
新律師
在馬戲場頂層樓座上
陳舊的一頁
騎桶者
敲門
萬里長城建造時
鄰居
致科學院的報告
家長的憂慮
十一個兒子
一場常見的混亂
塞壬們的緘默
鄉村醫生
普羅米修斯
新燈
在閣樓上
城徽
舵手
禿鷹
歸來
小寓言
陀螺
最初的憂傷
飢餓藝術家
一條狗的研究
放棄吧!
關於譬喻
一個矮小的女人
地洞
女歌手約瑟芬或耗子民族
墓中做客
猶太教堂里的“寵物”
誤入荊棘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