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媽媽TOP教養智慧系列

世界媽媽TOP教養智慧系列

世界媽媽TOP教養智慧系列,以各國媽媽特殊的教養觀為切入點,以中國媽媽與異國媽媽的生活教養故事為主軸,提出生活中困擾媽媽們的切教養問題。溫馨提示:世界媽媽TOP教養智慧為系列圖書,本套裝四冊為:《猶太媽媽這樣教思考》、《德國媽媽這樣教自律》、《日本媽媽這樣教負責》、《美國媽媽這樣教自信》。★藉由各國教養觀,提供媽媽不同的思考方向,在中外觀念的碰撞中,獲得全新的教養理念。★全書為完整的情境互動故事,一章一個教養情境,可讀性佳,脈絡清楚。★各篇文後附各國媽媽教養法:深度探討釐清教養觀點,一目了然。★文前附教養情境模擬測驗表:不論你是嚴格的虎媽、主張放養的羊媽,都能從中發現自身教養盲點與優點,進而調整腳步,讓親子互動更好。德國人的嚴謹有目共睹,如此強大的民族性,從何而來?答案是:教育。對德國媽媽來說:與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規矩大於寵愛,身教重於言教!看62條德式自律教養,如何教出自律好孩子!對美國媽媽來說:不寵不溺是教養的利器;尊重和愛教孩子認識自己!與其推著孩子前進,不如教他擁有自信!對猶太媽媽來說:理財是必備的素養,知識是生存的力量。與其給孩子金錢,不如教他獨立思考!看56條猶太智慧教養法,如何教出獨立思考的好孩子!對日本媽媽來說:孩子可以愛,但不能寵壞!與其給他一切,不如教他方法!看45條日式責任教養,如何教出認字負責的好孩子!

基本介紹

  • 書名:世界媽媽TOP教養智慧系列
  • 類型:親職教育
  • 出版日期:2013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bkbkbh2138
  • 作者:孫莉
  • 出版社:中國婦女出版社
  • 頁數:999頁
  • 開本:16
  • 品牌:北京讀品聯合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這是一場思想的盛宴!
你將被世界媽媽的教養智慧震撼!
你最苦惱的親子教養問題,
看世界媽媽怎樣輕鬆破解!
風靡台灣的華人親子家教經典之作!
★誠品書店2012年度第1名
★金石堂2012年度TOP10
★台灣何嘉仁、紀伊國屋暢銷榜
在台灣每一輛捷運巴士上,都能看到這本書的身影!
洪蘭、李偉文、小熊媽……每一位活躍在一線的台灣教育家與親子作家都傾心折服!

作者簡介

孫玉梅
資深記者、編輯。愛立方專家顧問團代表。現從事中外兒童教育理論研究和策劃撰稿工作,致力於先進親職教育理論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多所知名早教機構擔任顧問。出版過多部親子類圖書,其作品見解獨特,理念新穎,語言詼諧、簡潔、質樸,讓讀者讀後既能莞爾一笑,又能產生共鳴,還能汲取獨到的教子經驗。
趙麗榮
從事兒童教育研究,對先進的教育理念及方法有獨到的見解,在海內外多家專業媒體發表多篇論文。
蔡寧
曾供職於北京某廣告公司,有了兒子後,成為合職媽媽、自由職業者。大學時就熱愛旅遊與寫作的她,現從事少兒心理以及先進家教理念研究,並有多部親子教育類作品出版。
孫莉
曾旅居以色列等國家,後為全職媽媽、知名博主。
愛立方專家顧問團
王濤:哈佛大學教育學博士美國兒童發展研究協會會員《規矩和愛》作者
葉舟:心理學博士、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特聘教授

媒體推薦

每個父母都必須知道的秘密
孩子需要被要求、被限制,其實他們也渴望生活中有個可以遵循的底線,這是所有父母都必須知道的秘密。當孩子知道他們可以自由活動的安全底線在哪裡,反而可以讓他們有安全感。本書值得所有父母思考和學習。
——李偉文(台灣著名親子作家)
好的教養就在理所當然的小事裡!
——大橋佳代子(台灣親子作家)
不要麻煩別人就是對自己負責。
——張尤麗(台灣專欄作家)

圖書目錄

《猶太媽媽這樣教思考》目錄:
PART1思考VS.智慧——懂得獨立思考的孩子,擁有一生受用的智慧
01“吻甜書”儀式——孩子愛書,才能體驗閱讀的美好
02讓孩子了解書籍的重要性——書是一生的智慧,智慧是一生的財富
03開發記憶力,從“背多分”開始
04訓練孩子獨立思考——問題背後的問題,才是關鍵
05孩子念書不專心——教孩子體認學習是大事,專注是必要的事
06孩子的教育不能等——從l歲開始培養記憶力和分析能力
07“讀”你千遍也不厭倦——教導孩子反覆閱讀,理解書中的智慧
08誘導孩子認真學習,引導孩子用心思考
09書是有生命的——教導孩子尊重書、感謝書
10孩子有問不完的“為什麼”——“問題”兒童才能擁有獨特見解
11生養孩子的不是父親,教育孩子的才叫父親
12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力伴隨孩子一生
PART2金錢VS.理財——孩子了解“金錢的能量”,才能建立理財意識
01該讓孩子從小接觸錢嗎——認識金錢,才能善用金錢
02孩子看錢看太重——教孩子最有意義的花錢方式,了解金錢價值
03金錢有等級嗎——憑能力賺取金錢,不以功利看待金錢
04付出,該要求回報嗎——讓人心安理得接受你的付出,對雙方都是一種尊重
05想賺錢,先思考——如何讓人想到服務,第一個就想到你
06節儉是必備的素養,但不是致富唯一途徑
07打造孩子的商業頭腦_—從借錢給六七歲的孩子做生意開始
08減信為財富之本——身體力行,教導孩子重視契約精神
09不遲到,不拖延,不浪費——時間就是金錢,從小建立守時意識
10心平氣和地賺錢——做生意要和氣,有糾紛要控制脾氣
PART3品德VS.修養——有好品德的孩子,長大才會有修養
01教出品德與智慧兼具的孩子——好品格才能為聰明的孩子加分
02從懷孕開始,為孩子的品德打好基礎
03愛不愛國很重要——培養孩子的愛國情操
04懂得謙讓的孩子,才能贏得愛與尊敬
05怎么說,孩子都不聽——說理與體罰,讓孩子記住犯錯的後果
06欺騙和見死不救也是偷竊——生命無價,損害他人的行為都是偷竊
07孩子愛吹噓,不說實話——告訴孩子,說話之前先想清楚
08教導孩子“施與受”的藝術——要考慮對方的尊嚴,給予真正協助
09寬容,才能擁有真正的快樂——讓孩子學會原諒、理解和體諒
……
PART4生活VS.生命——樂觀生活的孩子,就能熱愛生命、勇敢面對困境
PART5家庭VS.家教——溫暖的家庭才能給孩子最自然的家教
PART6傳統VS.未來——尊重傳統、學會反省的孩子,才能積極面對未來
《德國媽媽這樣教自律》
《日本媽媽這樣教負責》
《美國媽媽這樣教自信》

序言

把孩子教好,有為者亦若是!
——台灣最權威教育家台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
講到德國人,大家心中都有一個印象浮現:循規蹈矩,一絲不苟。若問為什麼?一般人會回答:“民族性。”如果打破砂鍋問到底,再問:“這民族性是怎么來的?”能回答出來的人可能就不多了。從《德國媽媽這樣教自律》這本書中,我們看到了答案:教育,尤其是親職教育。
作者隨著她先生去德國留學,在德國住了幾年,生了個女兒欣欣。從對欣欣的教養上,我們看到了德國父母教養小孩子的方式,終於了解到德國人的一絲不苟不是在於他們的基因,而是在於父母教養孩子的觀念和態度。
我去美國留學時,教授說:實驗心理學如果不是從德國開始,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就。他說這是因為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為了了解記憶的本質,在1885年,讓自己背一百個沒有意義的音節,如PYD、XTB,當能背到百分之百後,過兩小時,測試自己,看記憶剩多少,過了八小時、過了二十四小時,不停地測試自己,看記憶還剩多少,終於畫出著名
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我記得當時坐在我旁邊的美國學生說:“真服了這些德國人,像這種實驗給我1000美元我也不做。”我那時雖是窮留學生,但頗有同感。這么辛苦繁瑣的實驗只有德國人會去做它,而且重複100次,直到確定效果為止!
後來上人類學課時,教授要我們比較德裔、意裔和墨裔的美國人的人格特質和行為,果然又看到民族性的不同。老師說,什麼叫民族性呢?就是你祖先做事情的態度,祖先的態度怎么流傳下來的呢?通過教育,通過世世代代的親職教育,把做事情的精神傳下來。作者性急,在等紅綠燈過馬路時,對面的燈一變黃,自己這邊還未變綠,就搶先走,結果被德國太
太罵,因為作者不遵守交通規則,更重要的是,作者在孩子面前做了壞的榜樣。看到德國人這么注重身教,就知道這個日耳曼民族不論怎么戰敗,一定會再站起來,因為她敬業、守法、刻苦耐勞的立國精神已經通過教育,在國民的腦海中根深蒂固了。
作者講到德國母親教孩子環保那一章,我特別有感觸。最近我去公私立中國小校長研習會演講,我發現會場紙杯、免洗筷滿天飛,校長們居然在學校推環保,自己卻不環保。當大人說一套做一套時,我們能期待什麼樣的結果呢?書中房東太太不準她女兒買塑膠袋是有道理的,一個一百年都不會降解的東西,怎么可以亂用呢?
民族性是一個民族立國的精神,看到了人家,想想自己,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曼德拉(Ne lson Mandela)說:“教育是用來改變世界的最威猛的武器。”這句話很好,只要我們肯花時間和心力去教孩子,我們一定也可以把孩子教好,有為者亦若是,且看今朝!
每個父母都必須知道的秘密
——教養達人親子作家李偉文
台灣民眾對日本的情感可以說是錯綜複雜,年輕人因為時尚流行趨勢而哈日;家裡老人家因為童年生長在日本時代,所以對日本文化自然會有一種鄉愁似的美好想像;至於正在社會辛苦奔波的中年人,一方面因為商場的競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侵華歷史偶爾懷抱敵意,另一方面又因為日本人的自律與求完美的龜毛精神不得不致以某種敬意。
至於我,這些年來,因為隨著孩子成長在尋找各種有效的教養工具時,發現了日本的戲劇節目,覺得非常適合當做潛移默化養成孩子各種生活習慣的好幫手。
雖然這些年日本的社會氛圍一直有些狀況,在環境變遷過程中也有許多年輕人適應不良,但是普遍來說,他們在學童階段的親職教育的確令人佩服。
我也非常認同這本《日本媽媽這樣教負責》的做法,因為負責、自律這些生活常規一直是我教養孩子最核心的努力目標,有許多家長聽信某些專家的話,說“父母要當孩子的朋友”,以為一切事情都必須跟孩子“好好商量”,以至於孩子才剛學會走路、講話,父母就放棄管教的責任。其實父母就是父母,在孩子習慣與人格養成的初期,不應該以“當孩子的朋
友”為藉口,孩子必須聽從父母的話,父母應要求他們從小負責任、守紀律,如此才有利於一路陪伴他們度過青春的叛逆期。
以溫柔而堅定的方式給孩子建立規矩,要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承擔後果,是現代忙碌的父母最該學習的。有許多在職場上非常能幹頂尖的父母,忙得沒有時間陪孩子,好不容易出現在孩子面前時,不是動輒責罵、批評孩子,就是滿懷愧疚地寵溺孩子,結果養出一個沒有規矩又以自我為中心的小霸王。
孩子需要被要求、被限制,其實他們也渴望生活中有個可以遵循的底線,這是所有父母都必須知道的秘密。當孩子知道他們可以自由活動的安全底線在哪裡,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清楚地知道生活中有一道絕不可越界的圍牆,反而可以讓他們很有安全感地成長與發展,這本《日本媽媽這樣教負責》值得所有父母思考與學習。
願意學習的母親,是孩子幸福最大的保障
——教養達人親子作家洪雯倩
願意學習的母親,是一個孩子幸福的最大保障;而有個“一點就通”的母親,更是孩子前世修來的最大福分。因為這不僅是奠定親情的堅固基石,更是孩子將來的發展能不能海闊天空的前提條件。
在書中的字裡行間,我看到一對來自中國的父母,除了奮力克服障礙、戰勝異地求學的一切挑戰之外,更勇於接受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文化的衝擊與洗禮。為的,不外乎是下一代能健康、磊落地成長。
繼“虎媽”的教育觀點在西方引起激烈討論後,我感覺到一股隱隱的不安:西方對中式教育的不解,以及華人對西方世界人性自由的嚮往。兩者,像僵住的孩子,立在河的兩岸對峙著。
我必須指出,基本上,德語系國家的價值觀,包含自我價值的認定、處世原則,甚至做事方法,和華人世界的準則是相反的。我們認為很好、很能幹的,在歐洲(多數西北歐國家中)人的價值觀里,可能會很不以為然;而他們的一舉一動,在華人眼裡,則多屬於不知變通的不近人情。但是,面對教養問題的時候,是面對自我、面對人性的時刻,作者藉由與孩子的一同成長,來反觀我們習以為常的種種,也就是和自身的成長經驗重新對話。這份用心,在一個個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裡得到辯證、得到啟發、得到省思;一個母親,也將兼容並蓄,從不同文化思維里得到意想不到的養分。
我們常說德國人很“務實”,會造高級、耐用的賓士車,節儉,努力地工作,現在甚至在拯救歐洲金融。但事實上,他們在教育過程中,做了很多“不務實”的事,包括:鼓勵孩子接觸音樂藝術、從事閱讀、去森林散步、藉由辯論培養抽象思維。只是,他們在做這些事時,都秉持“不做到徹底,甚至完美,絕不放手”的“踏實”態度。這真金不怕火煉的背後,是來自一種尊重、細膩,同時勇於面對錯誤的教導方式,也就是說:寧可面對缺陷,也不願意欺騙自己。
此外,光是辯論、頂嘴這件事就讓很多華人父母受不了了。與生俱來的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這大概是很多華人父母在面對海外的第二代時,所感嘆的時不我與。偏偏,德國教育鼓勵辯證,鼓勵批判性思考;要孩子從自己的動手實踐里,自己體驗生命的分量。這樣一來,一個人也不至於對他人言聽計從,人云亦云,並請父母代為“設計”生涯規劃了。
表達情感的方式,每個文化都有所不同。有“含蓄”的,有“無畏直言”的,這些都可以。簡單地比喻:西方如“墨家”,主張兼愛天下,人和人之間是並行線、平等的;而東方是“儒家”,人我彼此的關係是上下的、有階級之分。不論怎樣,在這廣袤的坐標上,我相信,以“愛”為定點時,一定能找到一個進退有則、兼容並蓄的立足點。祝福他們!
養成自律的必備能力
——台灣政大教育學院特聘教授秦夢群
中國台灣省近年來受到少子化影響,獨生子女的人數扶搖直上,他們往往集父母寵愛於一身。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時時刻意保護子女,希望能完全滿足孩子的需要,並讓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家長規划子女人生的每一步,盡力避免孩子迷失方向,甚至誤入歧途。影響所及,父母雖用意良善,卻默默地扼殺著孩子的自主能力。孩子不該只是父母的附屬品,而是一個完整獨立的個體。現今社會環境瞬息萬變,孩子在學校考試獲得高分,並不代表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精神,使其能夠勇於面對各種問題並解決問題,才是父母所應該正視的。
《德國媽媽這樣教自律》這本書以華人在德國之生活作為背景,向讀者展現了德國的風俗民情,以及德國人的教育理念與方法。本書總計8篇,各章節分別以簡短的小故事切入,從書中人物的互動中體現德國式的教育理念。在前3篇中,強調應將孩子視為完整的個體,無論是在學業、禮儀、愛心、節約、守時、誠信、環保教育等上,都應讓孩子自我省思並主動學
習,將學習到的一切體現在生活當中,而這也需要父母以身作則,父母應成為子女的好榜樣,同時也應尊重孩子,儘量地為孩子提供自由發展的空間與自由選擇的權利。
此外,本書也強調培養孩子的挫折容忍力與建立生活規矩。通過“磨難營”的訓練,讓孩子知道自己的不足,知曉犯錯後必須承擔之後果,避免過度溺愛孩子。例如,旅行時忘了帶食物就得挨餓,衣服穿多了反而容易感冒。另外,建立生活規矩,讓孩子在犯錯時知道規範的存在,得以檢討反省,孩子犯錯若僅僅是說教或責罵反而會讓孩子無所適從,甚至造成親子間的對立。
本書特彆強調培養孩子的自主精神,提供自由空間培養其獨立的思維能力。孩子的良好品格與主動精神皆應從小培養,避免其習慣依賴他人,藉由主動的思維與行動,也能提升子女的自我概念。此外,視孩子為獨立的個體,凡事不要與他人作比較,才能讓其真正“做自己”,由自身建構出自我未來的藍圖。
難能可貴的是,本書強調理財教育的觀念,認為理財並非成年人專利。通過適當的引導,也能讓孩子學習正確的金錢消費方式,避免過度揮霍,提升未來自身財富的積累。實務做法如為孩子開立銀行賬戶、買額外的東西要記賬、讓孩子記住亂花錢的教訓、帶孩子一起去銀行存錢等。
華人父母認為,學習是為了考試獲得好成績;德國父母卻認為,學習是為了學習生存能力。得到高分,卻失去自理生活的基本能力,使孩子成為家中的“小皇帝”,如此孩子未來實難以立足於社會。德國父母強調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教養觀念,值得國內家長與教育工作者加以省思。自律是民主社會的必備能力,為了未來的主人翁的幸福,國內家長需要加把勁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