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冰川編目

世界冰川編目(World Glacier Inventory) 1955年,國際地球物理年(1957-1959)專門委員會要求各國對冰川的位置、高度、面積和體積以及活。

1970年,為了協調各國按照統一的標準規範進行冰川編目,受國際水文十年秘書處的委託,以F. Muller教授為主的小組編著了《世界永久性雪冰體資料的編輯與收集指南》(Instructions for the compilation and assemblage of data for a world glacier inventory),並於1977年根據各國的意見進行了重新修訂。1973年,IHD協調委員會在瑞士成立了國際冰川編目臨時技術秘書處(Temporary Technical Secretariat,簡稱TTS),負責協調各國進行冰川編目,並期望建立全球性的冰川目錄資料庫。1978年,國際雪冰委員會在瑞士召開了有19個國家參加的國際冰川編目工作會議,要求各國按照1977年制定的規範進行冰川編目。在此之前,前蘇聯挪威瑞典奧地利瑞士等國已經按照自己的標準完成了冰川編目。由於需要登記的要素很多,工作量大,冰川編目工作進展緩慢。1981年,在蘇黎世召開的冰川編目檢查會議上,與會者認為完全按照1977年制定的冰川編目規範進行冰川編目是十分困難的,提出用簡單方法(包括套用衛星影像)來加快進度,編制簡單冰川目錄,只有少數幾個國家堅持採用1977年制定的編目規範,中國是其中之一。1986年,TTS和PSFG合併成為世界冰川監測服務處(World Glacier Monitoring Service,簡稱WGMS),收集規範化的冰川變化(冰川物質平衡、儲量、面積、長度等)信息,發布全球冰川分布統計數據(文獻)。1988年,WGMS對全球冰川編目工作進行了階段性總結,並出版了《World glacier inventory – status 1988 》一書。此後,WGMS再沒有進行過大規模的冰川目錄匯總,國際冰川編目數據的收集和建庫工作也由WGMS轉移到了美國雪冰數據中心(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簡稱NSIDC),目前已經收錄了全球超過100000條冰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