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是向死而生:哲學大師人生省思錄

《不過是向死而生:哲學大師人生省思錄》主要講述了,死亡令人恐懼,死亡的思考扣人心弦。死亡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事實,必經的“生命最後的成長”。在死亡深處,這個世界的“意義”才開始像泉水一樣向我們湧現。柏拉圖將哲學稱為“死亡的練習”,古今中外的哲學大師對死亡進行了深刻的分析思考。 《不過是向死而生:哲學大師人生省思錄》汲取莊子、王陽明、柏拉圖、海德格爾、叔本華等哲學大師關於死亡的思想,使讀者在這個物慾橫流、自我迷失的年代如何權衡物質與精神的需求、如何面對人生的得與失、如何應對命運的無常、如何把握近在咫尺的幸福、如何坦然的面對生與死的考驗。讓讀者在浮躁、迷茫之時思想上得以淨化與升華、靈魂得以慰藉。

基本介紹

  • 書名:不過是向死而生:哲學大師人生省思錄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2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10423171, 9787510423178
  • 作者:姜翠平
  •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 頁數:220頁
  • 開本:16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不過是向死而生:哲學大師人生省思錄》揭示的是隱藏在現實世界表象下的真實,讓你正確、深刻地認識自己,同時,也促使你對自己的人生做一次深入的思考。
生活,不僅僅是生下來、活下去,還有對生命價值與意義的追尋,《不過是向死而生:哲學大師人生省思錄》就是著意引導你權衡物質與精神的需求、教你面對人生的得與失、把握近在咫尺的幸福、坦然地面對生與死的考驗。

作者簡介

姜翠平,80後,畢業於吉林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以來一直從事圖書編輯工作,致力於哲學研究,側重編寫人生哲理、心靈勵志類圖書。意在通過文字喚醒人們心靈中沉睡的夢想,共尋那至真至純至美的心境。曾獨立創作《與哲學大師有約》、《與大師學智慧》、《贏在心態》等書。

圖書目錄

事死如事生——論生死
當一切以死亡開始
死亡如驕陽,難以直視卻無處不在
人類最大的憂慮來自對死亡的恐懼
逃避死亡者追逐死亡
假如死亡遺忘了你
死亡之毒的解藥是愛
用生命表達一切
生不長壽是一種罪
生命需要欲望來扶持
人格的寬度決定生命格局的廣度
總盯著痛處,就看不到光明
有悲觀墊底的執著是一種超脫
生命要保持高貴
人是唯一能追問自身意義的動物
活出真性情的人生是最充實的
只有你能讓自己覺得無聊
等待戈多:於無望中等待希望
尋找靈魂的寄託
是≠有:簡化你的生活
活著就要開心,死後的日子很漫長
莫讓良心接受靈魂的審判
信仰是靈魂給予心靈的饋贈
選擇的困境——論命運
偶然與必然
我命在我不在天
按照自我的意志選擇生活
各人素養不同,人生自然有別
即使祈求上天也要保持尊嚴
自由的林中路
生活並不公平,而且從來如此
沒有耐性,是一種抗拒
生命,不因別人的喜歡而存在
自由人的智慧在於對生的沉思
用心體驗苦難
受欲望支配的人生得不償失
生活很累,卻不可畏
人唯一的安全感,來自充分體驗其不安全感
沒有苦難不是真正的人生
距離的守望——論人性
我們何以成為人
有求知慾才有追求的行動和意志力
保護好你的“阿喀琉斯之踵”
盲目服從只是奴隸的美德
自尊,是對自我生命的一種感恩
聆聽良心的聲音
種樹先種根,養德先養心
別用謊言的紙包裹事實的火
讓你的智慧僅僅用於正直的行動
和氣者未必善良,善良者未必和氣
人性能達的境界
該拒絕時卻一味給予,不是仁慈而是傷害
報復是對別人的打擊,對自己的摧殘
被自己的團體認為不道德是一種懲罰
生活的意義存在於人與人的交往中
生命力的發現——論意志
意志的力量不竭
操縱你的是隱蔽在內部的信念
世界相同,各人卻大異其趣
改變歷史的往往是厭煩歷史的人
權威意見是參考而不是鐐銬
欲望驅使心靈
貪婪如海水,喝得愈多愈口渴
羨慕具有腐蝕性,自尊心是它腐蝕的目標
虛榮是一種有巨大潛力的動機
權力只是一件虛偽的外套
自卑與超越
抑鬱給我們的饋贈是歷練
專注方能營造出美麗的人生風景
擺脫虛假,享受自我實現的歡愉
對優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
夢想的無限可能
登上頂峰前必須長時間地等待
失敗讓你成為越打越轉的陀螺
理想是靈魂生活的棲息地
追求不可能實現的事即為瘋狂
無奮鬥不人生
明天是魔鬼的座右銘
禁慾是對意志的故意破壞
人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
在無望完成之事中也要訓練自己
詩意地棲息——論幸福
生活在此刻
唯一能從人那裡奪走的只有現在
完美只存在於想像之中
用記憶挽留逝者的價值
藝術是一朵不結果實的花
本性的召喚
認識自己是離苦得樂的唯一途徑
自戀是因找不到愛自己的適當方法
幻想只會折磨人的心智
靈魂先於身體衰退是令人羞愧的事
幸福的悖論
自私源於心理貧乏,無私源於心理滿足
嫉妒是心靈的毒藥
過度興奮的生活會使人筋疲力盡
孤獨是偉大人物的高雅氣質
心智的成熟——論愛的真諦
情操駕馭友誼
朋友:一個靈魂孕育在兩個軀體裡
傷害我們的是我們對事情的看法
分享:通向天堂的通天塔何時重建
尋找最適宜的位置
肉與靈的糾纏
肉慾的滿足無法讓靈魂長久安寧
充實與空虛是愛情的正反兩面
並非所有的愛情都有完美的結局
情侶只有脫離情網,才能相愛
驅走心中冷漠
人生短暫,愛的時間有限
我們每個人都與父母有緣
最強烈的愛源於絕望,最深沉的痛苦源於愛
寬恕:你就是世界

序言

你還在為死亡而恐懼嗎?
你還在抱怨命運為何如此不公嗎?
你仍在為你的人生煩惱嗎?
你總是在思索活著的意義嗎?
你的夢想被現實摧毀了嗎?
你是否始終追求幸福而不得?
你是不是正處於愛的旋渦中而無法自拔呢?
你是否仍對你的未來感到困惑、迷茫呢?
對於人生中的這些大問題,沒有人能夠給出明確的答案,因為它本身是沒有答案的。
在如今這個時代,人們似乎都只願接受那些直接的和現成的答案,沒有終極答案的問題總讓人感到有些不舒服、不自在。然而,事實原本就是如此。人是不同的個體,外在世界也是不確定的。千差萬別的個體生活於不確定的世界之中,要想找到確切的答案,並非易事。
既然這樣,我們是不是就應該這樣漫無目的、不求甚解地活下去呢?
人生是一條路,每個人都必然要行走於這條路上,可是路的終點在哪裡呢?人生之路的目標又是什麼呢?
人生的這條路是通向死亡的,死亡是人生的一個終點,人生是一個向死而生的過程。可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把死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而是要更好地、更高地去生。人的生命過程就是在死亡的觀照下一步步進行選擇和行動的過程,並從中獲得價值,彰顯意義。
那么,我們如何才能更好地生活呢?
前提是我們必須充分、深刻地認識自己。也許你會覺得這個問題很可笑,我怎么會不認識自己呢?只有我才是最了解自己的呀!
你錯了,人生中的很多煩惱、困惑的根源都在於我們不能夠充分、深刻地認識自己。因為不了解自己,我們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樣的生活,也不知道我們要去向何方,落棲何處,所以我們煩惱、困惑、矛盾、迷茫……
本書揭示的就是隱藏在現實世界表象下的真實,讓你正確、深刻地認識自己,同時,也促使你對自己的人生做一次深入的思考。
生活,不僅僅是生下來、活下去,還有對生命價值與意義的追尋,本書就是著意引導你權衡物質與精神的需求、教你面對人生的得與失、把握近在咫尺的幸福、坦然地面對生與死的考驗。
暢遊于思想領域,與哲學一路同行,你將學會如何思考、澄清和論證自己所相信的東西,然後以一種全新的、清醒的面貌投入現實生活中繼續前行。
人生是無盡的,我們不曾真的死去,也從未真的出生。人生有許多階段,時間不是我們所看的時間,而是一堂接著一堂等待我們學習的課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