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回頭路(典故)

不走回頭路(典故)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1984 年 1月28日,鄧小平到中山視察,攀登羅三妹山時意喻深遠地道出了“不走回頭路”名言。這句話傳出中山,傳遍全國,傳至全世界,成為中國堅定改革開放的最強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不走回頭路
中山話語,走向春天,

中山話語

1984年1月28日,鄧小平的一句“不走回頭路”,不僅讓人們看出了這位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自信,也給改革初期處於憂患狀態的中國民眾帶來了自信。
1984年1月28日,廣東中山,鄧小平一大早就攀登羅三妹山。下山時,由於山路難行,隨行人員建議從原路返回,鄧小平當時說了一句:“我從來不走回頭路!”
當年陪同鄧小平的廣東省原省長梁靈光在回憶中說到,1984年,鄧小平同志的首次特區行,“拯救”了改革開放。“不走回頭路”,表達了鄧小平的決心,也顯示了鄧小平的氣魄。
在中山期間,有一天清晨,80歲高齡的鄧小平腳蹬輕便皮鞋,不用拐杖,更無需攙扶,輕鬆從容地走過653級石階,從羅仙姑山東南坡登頂。在靠近山頂的一處平台上,鄧小平眺望山下一片熱鬧的溫泉賓館和遠處生機勃勃的田園、村莊……下山時,陪同人員考慮到西南坡比較陡峭,且是尚未完工的沙石泥土路,不大好走,建議他從上山的路返回。鄧小平堅定地說:“往前走,我這個人從來不走回頭路!”一句“不走回頭路”的警世諍言,像平地炸響的一聲春雷,迅速傳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從此,羅仙姑山更加聲名遠播。
為紀念這個重要的歷史事件,三鄉鎮政府在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採納廣州市設計院專家們的獨到建議和方案,興建了羅三妹山主題公園。這座落成於2011年1月28日的公園,以當年鄧小平登山的路徑為主線,依山勢點綴著刻有鄧小平經典話語——“發展才是硬道理”、“讓一些人先富起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等語錄碑文,建造了“摸著石頭過河”景觀橋等多個景點。在鄧小平當年敞開中山裝外衣駐足眺望遠方的地方,矗立著霍英東家族捐贈的鄧小平青銅塑像。這座由三鄉籍雕塑家鄭澤輝創作的、高2.8米重3噸的鄧小平塑像,睿智而慈祥,似乎在諄諄告誡每一位登山者:只有堅定不移地走改革開放的道路,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能走回頭路,往回走死路一條!

走向春天

“不走回頭路”,意味著要遠離閉關鎖國的老路,面向世界開放。向世界開放,建立經濟特區,是鄧小平“不走回頭路”思想中的閃光點。1979年,中央授權廣東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之後,深圳、珠海和汕頭等經濟特區紛紛成立,招商引資蔚然成風,改革開放春雷陣陣。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面對這一偉大事業,鄧小平堅定推進改革開放,他信心百倍地指出:“已經從各方面證明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要繼續實行,不能走回頭路。”
“不走回頭路”,成了改革開放的誓言!
“不走回頭路!”這句話已經成為鼓舞億萬人民改革開放鬥志的流行語,中山市原市委書記謝明仁說:“它代表了鄧小平的堅毅與決斷。他老人家創辦經濟特區,策劃改革開放,深得人心,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勢,沒有理由走回頭路。”
“不走回頭路”是改革開放闊步前進的動力源泉!
新時期,鄧小平不僅引領中國的改革開放“不走回頭路”,而且還勉勵後來者也要堅定前進的步伐,遠離老路和邪路,“不走回頭路”。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1992年的春天,88歲高齡的鄧小平視察深圳、珠海和廣州等地,奏響春日凱歌,這是他最後一次到廣東視察。在參觀中,他要大家:“膽子要大一點。”可以看出,在他所引領的偉業中,不會因為碰到挫折,就動搖改革開放的信念,就走回頭路。鄧小平強調:“如果我們走回頭路,會回到哪裡?只能回到落後、貧困的狀態。”
鄧小平“不走回頭路”的思想在新時期得到了薪火相傳。江澤民說,沒有發展,我們就不可能實現現代化,也就不可能保持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胡錦濤指出,我們要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做到思想上堅信不疑,行動上堅定不移,決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決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面對複雜的國內外形勢,我們黨以成熟的態度認識事,以正確的措施處理事,以周密的行動善後事,從而使我們不走錯路、彎路、岔路,更不走回頭路。
改革大潮湧動神州,開放之風吹遍中華,環視華夏,政通人和,國泰民安。實踐證明,在鄧小平“不走回頭路”思想的指引下,改革開放的道路越走越寬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