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似似之

不似似之,中國美學史用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不似似之
  • 類型:中國美學史用語
  • 定義:藝術形象表現生活形象的特點
例句
南朝謝赫在繪畫“六法”中已提出“應物象形”,認為藝術形象應依存於事物形象。明沈琢最早提出“似而不似,不似而似”(《畫座》)說。清石濤進一步認為,“名山許游未許畫,畫必似之山必怪。變幻神奇懵懂間,不似似之當下拜。”(《大滁子題畫詩跋》卷一)以畫山為例,認為畫山應似此山,又不盡似此山,“遺貌取神”而達到“不似似之”。這一理論反映了他們對藝術的本質特點的認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