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頸椎不穩症

下頸椎不穩症是位於頸2~3椎節以下的頸椎椎節不穩定,本病可視為頸椎退變的一個過程,在臨床上常見,且其病情相差甚大。下頸椎不穩症的臨床表現差別較大,從輕度的頸部不適到根性放射痛,甚至癱瘓等。此主要取決於頸椎不穩的程度、椎管矢狀徑大小的差異、受累椎節的高低、硬膜囊的矢狀徑及發病速度快慢等的不同。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骨科
  • 常見發病部位:頸2~3椎節以下的頸椎椎節
  • 常見病因:頸椎退行性變,外傷與勞損,咽喉部炎症等所致
  • 常見症狀:頸部不適、僵硬感、活動不便及疼痛等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併發症,治療,預後,

病因

其發病原因與上頸椎不穩症不同,上頸椎不穩症的發病以先天性因素為主,而在下頸椎不穩症,後天性因素則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
1.退行性變
自機體生長發育停止後即開始退行性變過程,意味著各組織將朝著推動自身形態與功能退化的方向發展。
2.外傷與勞損
頭頸部的突發性外傷與頸部的慢性勞損均可引起椎節不同程度的鬆動與失穩,尤其是當外力引起椎節超限活動時,椎節韌帶易出現撕裂征,並可直接引起與頸椎退變早期或中期相類似的後果,尤其是椎節移位明顯及椎管狹窄者。
3.咽喉部炎症
主要是咽喉局部及上呼吸道的炎性反應很容易引起椎節周圍韌帶及關節囊的鬆弛,以致加重椎旁肌肉受累,導致肌肉無力,從而可以更進一步地加劇頸椎的不穩。
4.其他
包括頸椎的先天性畸形、在治療中過度的大重量持續牽引、不恰當的手法操作、不適當的頸部鍛鍊以及其他凡是可以引起頸部肌肉萎縮的傷患等,均可引起或加重頸椎的失穩。

臨床表現

下頸椎不穩症的臨床表現差別較大,從輕度的頸部不適到根性放射痛,甚至癱瘓等。此主要取決於頸椎不穩的程度、椎管矢狀徑大小的差異、受累椎節的高低、硬膜囊的矢狀徑及發病速度快慢等的不同。其臨床特點及影像學表現有著明顯的差別。因此在X線片上顯示典型的頸椎不穩者,臨床上可以毫無症狀。而對於椎管明顯狹小或是硬膜囊發育較大者,即便是少許的鬆動也可引起嚴重症狀甚至是脊髓或脊髓前中央動脈受壓(或刺激),表現出神經症狀。臨床上較多見的症狀有:
1.頸部症狀
主要表現為頸部竇椎神經的刺激症狀,以頸部不適、僵硬感、活動不便及疼痛等較為多見。有80%以上的患者感到頭頸放在什麼位置都不舒服。
2.根性症狀
當不穩的椎節在椎節移位時引起根管狹窄,由於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而引起輕重不一的根性症狀。
3.椎動脈供血不全症狀
主要是位於橫突孔內的第2段椎動脈因椎體間關節移位引起鉤椎關節變位時受到刺激或壓迫所致。
4.脊髓症狀
主要是椎節移位後椎體邊緣刺激或壓迫脊髓前方或脊髓前中央動脈(或其分支溝動脈)所致。此組症狀較少見,但後果嚴重應引起注意。

檢查

1.X線平片
除常規的頸椎正位、側位及斜位片外,主要拍攝過伸及過屈動力性側位片,可清晰地顯示出椎節移位的方向及程度,並應加以測量。此種改變最早出現,並明顯早於MRI影像所見。
2.MRI檢查
對伴有脊髓症狀者,應爭取同時行MRI檢查以判定脊髓有無受累及其程度等。由於當前磁共振技術尚無法清晰地顯示椎節內的脫水性改變,只有當椎節病變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方可顯示,因此,MRI檢查不能作為早期診斷的依據。
3.其他
對伴有明顯椎動脈症狀者,尤其是擬行正規治療前應酌情行椎動脈磁共振(MRA)或DSA檢查。一般勿需CT及脊髓造影檢查。

診斷

1.病史
除外傷史外,主要是頸椎長期處於過屈或過仰狀態。
2.臨床特點
以頸部症狀為主,視受累組織不同,亦可有根性或脊髓症狀,但較少見。
3.影像學所見
表現為椎節的鬆動與不穩,尤其是頸椎X線側位動力片上更為明顯,MRI檢查有助於診斷,亦有助於與頸椎椎間盤突出(脫出)症及骨質增生頸椎病相區別。

鑑別診斷

主要與頸椎椎管狹窄症、急性頸椎髓核突(脫)出症及骨質性頸椎病等相區別。經仔細的臨床與影像學檢查,一般鑑別均無困難。

併發症

壓迫脊髓嚴重者可並發截癱。

治療

1.包括牽引、頸圍、理療及其他療法,並注意預防各種好發因素。對非手術療法久治無效並已明顯影響工作、生活者,則可酌情行手術治療。一般施以椎體間界面內固定或植骨融合術即可,療效均較好。
2.其中對屬於頸椎病某一病理生理階段者,仍應按頸椎病處理,包括手術療法,一般均可在原發病得到治療的同時使椎節得到穩定。

預後

單純性或原發性椎節不穩者預後均佳;但繼發性者預後視其原發病而異,其中椎管矢狀徑明顯狹窄者的預後較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