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走

下走

下走,典故名,典出《漢書》卷七十八《蕭望之列傳·蕭望之》。原為自稱的謙詞,後亦指走卒,供奔走役使的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走
  • 詞目::下走
  • 拼音::xià zǒu
  • 注音::ㄒㄧㄚˋ ㄗㄡˇ
基本信息,詳細釋義,

基本信息

解釋:原為自稱的謙詞,後亦指走卒,供奔走役使的人。

詳細釋義

典源
漢書》卷七十八《蕭望之列傳·蕭望之》
望之、堪數薦名儒茂材以備諫官。會稽鄭朋陰欲附望之,上疏言車騎將軍高遣客為奸利郡國,及言許、史子弟罪過。章視周堪,堪白令朋待詔金馬門。朋奏記望之曰:“將軍體周召之德,秉公綽之質,有卞莊之威。至乎耳順之年,履折衝之位,號至將軍,誠士之高致也。窟穴黎庶莫不歡喜,鹹曰將軍其人也。今將軍雲若管晏而休,遂行日仄至周召乃留乎?若管晏而休,則下走將歸延陵之皋,修農圃之疇,畜雞種黍,俟見二子,沒齒而已矣。如將軍昭然度行,積思塞邪枉之險蹊,宣中庸之常政,興周召之遺業,親日仄之兼聽,則下走其庶幾願竭區區,底厲鋒鍔,奉萬分之一。”望之見納朋,接待以意。朋數稱述望之,短車騎將軍。言許、史過失。
唐·顏師古注引應劭曰:“下走,仆也。”張晏曰:“吳公子札食邑延陵,薄吳王之行,棄國而耕於皋澤。朋雲望之所為若但如管晏,則不處漢朝,將歸會稽,尋延陵之軌,隱耕皋澤之中也。”
師古曰:“下走者,自謙言趨走之役也。”
譯文
蕭望之、周堪數次推薦有名的儒生和優秀人才來任諫官。會稽鄭朋私下想攀附蕭望之,就上疏說車騎將軍史高派遣賓客到郡國裹做壞事謀求私利,還談到許、史兩家子弟的罪行。皇帝把奏章交給周堪看,周堪上奏讓鄭朋在金馬門等待命令。鄭朋給蕭望之上書說:“將軍親身實踐周公、召公的德政,具備孟公綽的才質,擁有卞莊的威嚴。到了六十歲的時候,身居重臣之位,官職達到將軍,實在是士的最高成就呀。田野黎民沒有不歡喜的,都說將軍是國家的人才。現在將軍追求的目標是管仲、晏子呢?還是廢寢忘食勤於政事的周公、召公呢?如果像管仲晏子就罷休了,那么在下就要像季札那樣回延陵山野之中,修整農田,養雞種黍,等著讓兩個兒子有所成就,我就這樣到老得沒牙齒吧。如果將軍光明正大超越常行聚集心思,堵塞邪氣歪風的危險小路,宣揚中庸的正常政治,振興周公、召公的遣業,親自日夜操勞,兼聽各種意見,那么在下願意竭盡區區之力,磨鍊鋒芒,貢獻萬一之力。”蕭望之接納了鄭朋,盡心地接待他。鄭朋則屢次稱讚蕭望之,貶低車騎將軍,說許氏、史氏的過失。
釋義
(1).自稱的謙詞。
宋書·何尚之傳》:“若止於四銖五銖,則文皆古篆,既非下走所識,加或漫滅,尤難分明。”
柳宗元 《答元饒州論政理書》:“祁大夫不見叔向,今而預知斯舉,下走之大過矣。”
趙震元 《為袁石寓(袁可立子)復開封太府》:“此敝省所繇興來暮之歌,下走因以增仰止之思者也!”
徐特立 《國文教授之研究》:“下走濫竽教育事業,常病教授無方。”
(2).走卒;供奔走役使的人。
南朝 齊 孔稚珪 《上新定法律表》:“將恐此書,永墜下走之手矣。”
葉適 《司馬溫公祠堂記》:“至於深衣幅巾,退然山澤之間,誠意至義,不敢加一豪於嬰兒下走。”
吳熾昌客窗閒話·呆官》:“為大令親隨,何等親密,反求管門,是下走之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