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渡街道

下渡街道

下渡街道地處倉山區東南部,轄地內古時設有渡口,因與上游的龍潭渡口相對應,故稱下渡,街道名稱由此而來。

東至連江南路與蓋山鎮江邊村交界,南至三高路,西北兩面與臨江街道毗鄰,總面積1.307平方公里,居民8118戶,23100人。街道辦事處設於敦睦里4號,下轄藤山、下藤、港頭、港壋、銀橋5個社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下渡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下轄地區:中藤、小嶺、藤山、展進、通明
  • 面積:1.307平方公里
  • 人口:23100人
歷史沿革,基礎設施,歷史人物,工業發展,

歷史沿革

下渡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西南部從中藤至下藤一帶為藤山殘丘坡地。早在唐朝時下藤地區已有居民,南宋以後移民增多,至元代已村落連片,共有清安、清泰等10個境,是倉山最早的居民區。由於開發早,這裡還是倉山古代文化的發源地。
元朝時在清安、清泰境內建有倉山最早的書院——藤山書院。明洪武年間,學社興起,位於小嶺的聖人殿,方圓百畝,為讀書人講習之所。從宋至清代這裡出了近百位文武舉人,占倉山舉人總數十分之九以上。東北部港頭一帶河浦交錯,水上貯運便利。民國初期,一些民族資本家陸續來此興辦工業,到30年代這一帶已有造紙、火柴、鋸木、制茶等廠場20多家,工人有2000多人,是福州最大的工業加工區。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到1958年,這裡的工業產值一直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二以上。至今仍是倉山重要的工業區。

基礎設施

1989年,下渡地區僅有工人俱樂部1家,國小4所,中學1所。市政基礎建設也較薄弱,磚木結構的舊民房在住宅中所占的比重較大。現存一些明、清時期的古建築中,以明代初期鄉民為紀念兩次主政福州有功的蔡襄而建的蔡公祠最著名,至今保存完好,已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人物

下渡街道歷史上有過一些著名人物。唐代的陳靖姑因普救民間難產婦女而被尊為赤嬰保護神,後歷代帝王加封其為臨水夫人、順懿夫人、順天聖母,影響波及海外。宋至明朝的盧標、吳海、蔡瑞卿、陳紀、陳勛是倉山古代文化的代表人物,被鄉民尊為五鄉賢。近代,鄭權、林斯琛是中國同盟會福建支會的創始人,劉元棟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民國時期,有曾任中共福州市委書記孫道華烈士等人。

工業發展

街道辦事處於1958年開始創辦生產自救性質的企業,1964年共辦起手工場11個,年產值3萬元。70年代街道工業發展迅速,1972年街道工業企業增至18家,年產值超百萬元,居全市各街道第一位。《福建日報》刊登下渡街道自力更生辦工業的報導,《人民日報》作了轉載。1977年街道共有企業20家,職工2027人,年產值335萬元,利潤21萬元,仍位居全區各街道第一,並一直保持到1981年。1982~1986年,由於街道骨幹企業劃歸區工業局管轄,加上企業管理不善,產值和利潤大幅度下降,1986年底產值僅有1981年產值的55%,退居全區各街道第四位。1987年後,街道大力整頓企業,實行經濟承包責任制,生產逐步回升。1989年,全街道共有企業62家,其中街居工業企業28家,職工1400人,年產值530.23萬元,商業及勞動服務性企業共34家,職工986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