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崮村

下崮村隸屬萊城區大王莊鎮,在萊城西北30公里處,大王莊鎮西南,距鎮政府2公里。西跨勝利河與楊家莊、西上崮接壤,南與寨里鎮郗魚池、後枯河相鄰,東鄰孤山村,北靠東上崮。全村現有耕地l699畝,人口1542人。 建村年代實無考證。據傳說該村是明朝末年,周姓遷此,高姓早居。原名五龍口,後因在廣糧寺。北地形高,住行不便,西遷低處,又在東上崮南,故稱下崮。全村現有周、高、張、賀、劉、呂、孫、寧、 陳、康、李、王、胡、崔等十四姓。其中周、高、張姓居多。多數姓氏都是附近村莊遷居而來,村民不分宗族和睦相處。1966年修華山水庫時,從上造甲峪遷來張化勇、張化寶等6戶定居。1990年張德孝從上華山遷來定居。1998年崔村寶從王石門廠遷來定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下崮村
  • 所屬地區:萊城區大王莊鎮
  • 地理位置:萊城西北30公里處
  • 人口:1542人
地圖信息,

下崮村,清末屬舊寨保;民國初年屬寨里區;1950年5月屬香山區;1958年屬大王莊公社;1984年,屬大王莊辦事處;1985年屬大王莊鎮。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村民大都生活艱苦,80%的戶少吃缺穿。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村民生活才逐漸有所好轉。1954年有周長桂帶領村民自願結合成立互助組。1955年該村又建成兩個初級社——東社“和平農業社”,社長王兆芳;西社“益勝社”,社長寧日武。1956年兩社合併成一個高級社,社長寧日武,下設4個生產隊。
1957年8月,山洪暴發,下崮村遭受百年不遇的水災,沖毀房屋100多間,莊稼400多畝,有11戶房屋全部倒塌,而後逐步北移至現址。此村過去大都是旱田,自1965年雪野水庫西乾渠建成,水澆地擴大到60%。
1975年“農業學大寨”,全村老幼齊奮戰,削高填窪整平土地600多畝,使之變成肥沃良田。20世紀90年代前以種植小麥、玉米、地瓜為主,每年向國家交售十幾萬斤糧食,是全鎮納糧大戶之一。
1986年開始,村里先後在村東打深井3眼,村北1眼,村南2眼。2001年,個人投資打深井5眼,埋地下管道l萬多米。為解決吃水難,由村民集資,高長茂牽頭,總投資10萬元,安上了自來水管道,全村80%的戶,用上了自來水。
下崮人自古以來就有白天耕作,晚上紡紗、織布、條業編織的習慣,木匠、石匠、鐵匠、油坊樣樣俱有,筐、簍一度銷售到口鎮、羊里、寨里等地。油坊自1956年歸高級社,主要給國家加工豆油、豆餅。出油率在萊蕪領先。1959年賀丙建代表出席山東省糧油加工先進單位表彰大會,並受到表彰獎勵。1960年在村東南建磚瓦窯,在村西建大型石灰窯。1977年將東窯搬遷村西建大型磚瓦廠,相繼又在村東建大型磚瓦廠。1999年個人先後上洗姜機6台,購買生薑大蒜的客戶絡繹不絕。1996年村里投資30萬元,在村南河修高4米、長80多米的大橋一座。
在解放戰爭時期,許多村民自告奮勇投身革命,先後有周長業、王兆蘭,張逢山等烈士為革命捐軀。
下崮村人重視教育,崇尚科學,熱愛文藝生活。解放前,村私塾學校基本未間斷。1947年建起國小一處。1968至1979年附設兩個國中班,1980年國中班合到大王莊二中,國小仍在本村。1962年,賀安忠考入北京工業大學。1977年恢復高考後,已有50多名大中專畢業生,其中本科生12名,研究生1名。
高長水是學科學用科學的帶頭人。1983年4月被萊蕪縣政府評為科技工作先進個人。同年,被共青團省委、省農業廳、省科協命名為“全省學科學、用科學”青年標兵;1984年2月,被團中央農牧漁業部、中國科協聯合命名為“全國學科學、用科學青年標兵”;1990年12月,被國家農業部授予“農廣校學習結合標兵”稱號。1953年本村成立業餘劇團,每年在本村或附近村進行演出。1978年萊蕪市15個公社會演,賀安平自編自演“全家福”,代表大王莊公社進行演出,受到好評與獎勵。
1976年,村中通電並有了第一台投影電視。1981年全村一次購買黑白電視機10台,成為全鎮電視最多的村,2001年又成為電話村。

地圖信息

地址:濟南市萊蕪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