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伊村(浙江省金華市湯溪鎮下伊村古村落)

下伊村(浙江省金華市湯溪鎮下伊村古村落)

下伊村又稱古城下伊,位於浙江省金華市湯溪鎮西部,距金華城30公里,村莊住房面積500餘畝,耕地面積1700多畝,560戶1600多人的大村莊。村莊歷史有700多年,元至正(1335—1345)大間,村祖伊恭為龍游縣尉,樂古城山水之勝,田土之沃,遂卜居焉。”下伊人因此就以“古城下伊”自稱。保留了很多明清時期古建築。根據考古發現,從9000年前新石器時代開始,青陽山就有人類居住,加之有古城牆遺址,再綜合文獻記載和湯溪歷史,“古城”有可能是4000年前姑蔑國遺址。2017年下伊村入選浙江省首批省級傳統村落。

2018年1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擬將下伊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019年6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將下伊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伊
  • 外文名:xiayi
  • 別名:古城下伊
  • 人口:560戶(1600多人)
  • 方言:湯溪話
  • 土地面積:500餘畝
  • 耕地面積:1700多畝(2002年記載)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行政類別:村
  • 所屬地區:華東,浙江,金華,湯溪
  • 機場:金華義烏機場
  • 火車站:湯溪站,金華站
  • 電話區號:0579
  • 郵政區碼:321075
  • 地理位置:金華西部
  • 歷史:始於宋朝(1335—1345)年間
基本概況,村莊歷史,地理位置與名稱,民俗文化,考古與古建築,

基本概況

下伊村,人稱古城下伊,位於金華市湯溪鎮西部,距金華城30公里,村莊面積500餘畝,560戶,1600多人。
伊氏家族源遠流長,北宋乾德二年甲子參知政事兵部侍郎呂餘慶撰記,伊氏始祖受辛公為第一代,宮授少典君,當時稱伊恭氏,後改伊氏到漢伊氏五十六代先祖伊范開始編寫氏行序,稱太原伊氏。元至大間(1308年),伊氏第八十九代伊恭任龍丘(游)尉,外游至現下伊村地段,見此處樹木蔥翠,綠水環繞喜伊地,故卜居於此,稱古城下伊,伊恭被奉為下伊始遷之祖。下伊村可謂歷史悠久,距今已有700多年。

村莊歷史

伊氏家族源遠流長,北宋乾德二年甲子參知政事兵部侍郎呂餘慶撰記,伊氏始祖受辛公為第一代,宮授少典君,當時稱伊恭氏,後改伊氏到漢伊氏五十六代先祖伊范開始編寫氏行序,稱太原伊氏。元至大間(1308年),伊氏第八十九代伊恭任龍丘(游)尉,外游至現下伊村地段,見此處樹木蔥翠,綠水環繞喜伊地,故卜居於此,稱古城下伊,伊恭被奉為下伊始遷之祖。下伊村可謂歷史悠久,距今已有700多年。
下伊村有著700多年的歷史文化,自始遷之祖伊恭創基業於下伊村以來,伊氏祖先出過很多偉人並留下許多文化遺存,代表性的有伊氏九十七代伊惠,字文馨,號子溪,後人尊稱華廿六太公,那時伊惠在福建泉州當永春知縣,任同安縣事。他為官清廉,深得民心。嘉靖年間,時遇饑荒,百姓流離失所,伊惠不顧個人安危,下令開倉賑災,同時還免費施粥施藥,救萬民於水深火熱之中。後來伊惠的事跡被報知皇上,龍顏大悅,特御賜《甘露流芳》金匾予以嘉獎,這份榮耀至今還存在下伊村午御門的牌樓上。

地理位置與名稱

據村族譜記載:
1、村域、坐落、地址
下伊村即湯溪縣之伊上莊和伊下莊,在湯溪縣西鄉距縣城七華里。東至金華縣城六十里,西至龍游縣城四十里,南至遂昌縣一百二十里,北至蘭溪縣四十里。
2、下伊村四至
下伊東至山下周二里,南至東祝村鄉政府所在地二里余,西至派溪童、派溪李兩村,北至山下邵外壩以厚大溪為界,正北是上竹園村,原是伊下莊,也是循吏鄉第八保所屬,現改屬羅埠區,東北至山下陳村。
3、下伊溪、堰
下伊村西厚大溪亦叫塔石溪,湯溪南源出自大茗坑、岱上、山坑、銀嶺、蒙坑、大坑口、天雷坑長約十餘里叫塔石溪。吳中牛塢里、張坑、東店、蘇坑過塘頭、黃康、後塢畈、百善、妙康、高堂、荷花形、大埠口、中鋪經陳家塔過下塢、小埠口、蘇村、里門殿、石埠頭過黃麻山又叫石溪。鞍門嶺經黃岩孔、烏壠、蔣畈折陶寺、山口殿過厚大村經貞姑山、白鶴殿口、王村、上徐、夏家、蔣村又稱越溪。下經湯塘、派溪童、下伊、派溪李亦叫派溪。派溪李經下伊古城山、金鉤潭,再過五都錢會莘畈溪順流漖江匯衢江流入東海。
4、山系
屬仙霞嶺山脈,自遂昌之青雲嶺東北經縣界為水牛背山,從山塘下村止為葛公嶺金雞山,北為交椅山,後珠山,城北為雞心山西逾浴塘壠為湯塘山,又西北為社壇山,分支為擂鼓山,二為梅家山,三西北為金盤山,至稻家壠口止,西北行為九旋墩山,為鐵甲山至大壠山晚稻壠口止,一西行為白鶴山,又北至青陽山,西北古城山止,此山在下伊北邊有古城遺蹟,倚厚大溪有金鉤潭,東北野鴨壠、晚稻壠,西為大畈。
土墩(即九旋墩山),遵照祖訓,不種植糧食、樹木,視它為風水寶地。
丁家山在山下周村南,原為不毛紅泥山,荒蕪無收益,一九八零年開發種植茶葉,一九八六年改種黃桃(後改種柑桔,現在被金西開發區徵用,面積為13318平方米)。
5、壠田土名
山背壠田以大壠田為多,上、中、下大壠面積有200餘畝,從九旋墩壠下到水塔路上稱上大壠,明仙塘、八西山、江西壠、稻家壠中間的山地在它壠內;長棟腳路下是中大壠,大楓樹下、十礦墳的地與它相鄰;到黃家大墩路作下大壠,它與大壠山凹、梅花楹相接。這些田的用水靠大塘、上西方塘和下四方塘。
社壇山壠田亦叫九旋墩壠,有前山頭、野鴨塘塍、鳳凰塘、荷花塘、簸箕塘,最下方是晚稻壠,現已建水庫。
後山、經堂後、山夾口至山頭殿後一帶為黃泥山地,小壠叫新開壠,架角壠、雀兒丿L壠、古城腳一帶也是黃泥山地江西壠田的水塘最多,有六口如古井塘、野貓墩塘、小塘之名。鬼哭壠、梅江壠與江西壠相鄰。
6、畈田土名
大畈有上陳畈、東塘塍、西塘塍、三坪頭、苦竹山頭、西石楹、門前大畈、寺前畈:過溪是上溪灘、和尚堰、白殿壠、羅店、高畈、涼亭腳、朱村畈、大楊篷、小楊篷、季村畈。
還有山下邵田、棟里田、四石楹田、外壩田、苦竹山頭田、半掘山下、大明橋、山刺園下、晚稻壠壠口田、官山口田、三坪豆田、靠全盤山下的貓兒橋田。
7、旱地土名
大墳頭後、大楓樹下、後山(已改田)、殿後、山下邵塽地、木禾園、社壇山、前山頭、水塔壠、上溪灘、羅店、皂園、白殿壠、將台腳、高畈。
8、山場土名
下伊現有梅家山、官山、五股山、大壠山、半掘山、齋堂山、鐵角山、鳳祝山、青陽山、古城山、簸箕山、白鶴山、社壇山、水塔山、郎家山、山刺園山、瓦灶頭、八面山,這些山不高,系黃土丘陵,墩有九旋墩、野貓墩、黃家大墩。原來還有山區:金牛頭、百念畝山、塔元山,土改時未及時上報而遺失。
伊氏家族源遠流長,北宋乾德二年甲子參知政事兵部侍郎呂餘慶撰記,伊氏始祖受辛公為第一代,宮授少典君,當時稱伊恭氏,後改伊氏到漢伊氏五十六代先祖伊范開始編寫氏行序,稱太原伊氏。元至大間(1308年),伊氏第八十九代伊恭任龍丘(游)尉,外游至現下伊村地段,見此處樹木蔥翠,綠水環繞喜伊地,故卜居於此,稱古城下伊,伊恭被奉為下伊始遷之祖。下伊村可謂歷史悠久,距今已有700多年。

民俗文化

下伊保稻節(六月初一)
稻作文化“活化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清朝年間,有一年太平軍從龍游過來攻打湯溪,打到湖鎮時正是稻穀孕穗的季節。清朝守將因糧草不足,抵擋不住,派兵到湯溪縣邊界的東祝鄉一帶割稻苗飼馬,並稱:想要保住稻苗,就派出人到湖鎮幫襯打仗。百姓們都慌起來,以幾個膽大的人為首,連夜將毛竹削尖做成竹槍、竹劍等武器,準備幫助打太平軍。在五月廿五和六月初一兩日,分兩批人集中在小龍橋頭(今蕭家橋頭)和道士橋頭(今派溪童村頭)。在集中的兩日,家家戶戶用好酒好肉為男人送行。這期間,有十幾個太平軍扮成清軍混過湖鎮來到東祝鄉一帶,跟當地百姓宣傳:太平軍是窮苦大眾,是專門殺富濟貧的隊伍,勸大家不要為清政府賣命。大家起先有些不信,正好這些人裡面有幾個龍游湖鎮人,在東祝鄉一帶還有親戚。在他們的宣傳下,很多人都參加了太平軍。結果清兵大敗,連主將也被殺死了。後來太平軍進入東祝鄉,真的沿路打開地主糧倉救濟貧民百姓,而且軍紀嚴明,雖然兵馬甚多,卻沒有損壞田間的稻苗。後來下伊人就六月初一定為保稻節。
保稻節反映的是一種以農為本的農桑文化,其基本內容主要包括:一是敬神、祭神。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人們認為多變的自然現象是由上天神靈控制的,農業生產的不穩定性經常使人處於焦慮的等待中。所以,村民們要舉行盛大祭祀儀式。二是在稻田間築高台,放上油鍋,點上燈,吸引飛蛾殺蟲。在長者率領下,眾人在稻田間轉圈插旗,驅趕稻瘟神,活動要進行數天。業內人士指出,保稻節中的築高台點燈引蟲有其科學內涵,過去只種單季稻,農曆六月初,正好是單季水稻抽穗灌漿之際,又是二化螟三化螟產卵繁殖高潮之時,築台、點燈、殺蛾,能起到極好的作用。
下伊擺勝(正月十五)
擺勝是金華湯溪一帶特有的祭祀酬神禮儀,老百姓通過獻供祭品的儀式來祈福,供品有五花八門,文物、字畫、編織、雕刻、刺繡等,以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安居樂業,並感謝上蒼和祖先的庇護。說起湯溪的正月風俗,民國版《湯溪縣誌》記載:“是月賽會最盛,其尤著者為下伊之十五、黃堂之廿六。凡會場陳設賽品,各極富麗。有裝高蹺台閣,扮演故事以助擺勝者,而架列巨豬十百,謂之勝豬,或重至四五百斤尤為特色。”一些具有獨特手藝的民間藝人也從四面八方趕來,並以精湛的手藝表達祝福和祈願。

考古與古建築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外宣布“在金華開發區下伊村的山下周、青陽山一帶發現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經考古確認,年代相當於上山文化晚期,距今9000年左右。”一重大考古發現的訊息後,由於青陽山遺址與山下周遺址,同處青陽山上,村黨支部和村兩委開始意識到對地方歷史文化遺存保護的重要性,在加大對村中古建築保護力度的同時,還設立了下伊村鄉村博物館,對村民撿拾到的陶缶、磁片、石器等各種文物進行集中保管和展示。從新石器時代開始,青陽山就有人類居住,加之有古城牆遺址,再綜合文獻記載和湯溪歷史,“古城”有可能是4000年前姑蔑國遺址。”
在下伊村中明清古建築眾多,一度由於保護意識不強或拆或損,所幸如今保存下來的還有不少,而且保存較好。比如,思任堂、藩臣堂、恆德堂、貽谷堂、莘禧堂、六德堂、雨台屋,還有許多在“土改”時分給農戶居住的民居。據介紹,村里一些老房子的建造年代,在族譜里都有明確記載,每一個名稱都代表了先人們的一種期許。現存最古老的房子是建於1414年的思任堂。建於1601年的貽谷堂,當地人稱“鐵皮門”,這座明萬曆年間的建築,柱礎棟樑,粗大壯碩,恢弘壯觀,現為村老年活動室。建於1700年的六德堂,有著時代特徵明顯的深浮雕。一個叫八字門小廳的老房子,可以看到金華獨有的建築構件“貓兒梁”,這是東陽幫匠人具有代表性的構建,將實用與審美進行了完美結合。
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列宿堂前,一個磚仿木結構斗拱門坊,建於明嘉靖年間。磚仿木結構斗拱的門坊本就較為少見,其背後還有一個歷史。400多年前,擔任福建永春知縣的伊惠公為官剛正清廉,處處為民著想,深受百姓愛戴,他的事跡感動了當時的皇上,御筆“甘露流芳”四字金匾。門坊上這四個字歷經歲月變遷,仍赫然如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