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猶蚌鶴舞

上猶蚌鶴舞

上猶蚌鶴舞是一種古老的傳統舞蹈。起源於北宋的荊楚地區,明末清初時就已在上猶盛行,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蚌鶴舞”以“鶴蚌相嬉”為主題,融音樂、繪畫、舞蹈等多種藝術於一體,並加進了鯉魚燈舞作陪襯,形成一種包括燈藝、燈舞的綜合藝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猶蚌鶴舞
  • 起源年代:北宋
  • 起源地區:荊楚
  • 性質:傳統舞蹈
歷史傳說,傳承與發展,文化保護,

歷史傳說

“蚌鶴舞”表演源於一個傳說故事——“蚌鶴相爭,漁翁得利”。鶴與蚌相互爭鬥,演員走八字步,而漁翁則向鶴和蚌挑逗,漁翁在挑逗的過程中,還邊逗邊唱。把“蚌鶴相爭,漁翁得利”的傳說故事用擬物的方法進行舞蹈表演,舞蹈步伐多以四方步為主,演、唱結合。以嗩吶和鑼鼓為音樂伴奏。

傳承與發展

上猶縣是千年古邑,歷史悠久,具有十分豐富的客家文化資源。其中最富上猶特色的當屬燈彩舞——“蚌鶴舞”。每到重大節日期間,當地民間藝人便提前趕製鯉魚、鶴、河蚌等道具,然後走鄉串村去演出。當“蚌鶴舞”展現在人們眼前時,整個表演隊伍像一條五彩繽紛歡騰的河;像一股鑼鼓嗩吶熱鬧的潮;像一片爆竹煙花喜慶的海,令人嘆為觀止,所到之處人聲鼎沸,似歡樂的海洋。
“蚌鶴舞”是前人留下的優秀客家文化遺產,是客家人在長期生產生活過程中傳承和發展的一種獨特的傳統民俗文化表現形式。“蚌鶴舞”是客家傳統的燈彩節目,是客家古老燈節風俗在遷徙途中的延續和發展,同中原文化傳統一脈相承。它以精美的河蚌、白鶴、鯉魚藝術造型,清新素雅的舞姿為人們喜聞樂見,是上猶縣客家地區民俗史、文化史的一個縮影。“蚌鶴舞”屬俚俗民舞,但其淡雅質樸的表演風格,讓人耳目一新,在觀賞中感受文化內涵。“蚌鶴舞”多為“姓氏龍燈”,原是為了炫耀家族勢力,人丁興旺等。作為一種文化形式,從譜系發展看,它不是單一的,而是群體性的文化傳承譜系,所以通常都是在本姓氏傳承。現傳承下來的有黃氏、郭氏、劉氏、胡氏、溫氏等。後來逐漸淡化了姓氏色彩,融入了祈福、驅邪、展示威武強盛、喜慶娛樂等豐富內涵,體現了客家人對和諧、文明、進步的追求和嚮往。
“蚌鶴舞”表演由河蚌、鯉魚、仙鶴、漁翁、茶童、船妹、牌燈和鑼鼓彩亭組成,其表演融合音樂、繪畫、舞蹈等多種藝術,一般由二三十人組成。“蚌鶴舞”的伴奏樂隊以民族吹奏樂和打擊樂組成,吹奏樂有鑼鼓、嗩吶等。每組鑼鼓由兩支嗩吶和鈸鼓組成。
“蚌鶴舞”表演在鑼鼓的伴奏下開始,演員首先以道白和演唱形式唱述“蚌鶴相爭,漁翁得利”的寓言故事,然後河蚌和仙鶴以小碾步由舞台兩邊入場。河蚌仙子頭梳古時小姐頭,身穿水紅色繡花女摺子,腰系短裙,腳穿彩鞋,身披用竹材製作的繪有花紋的彩色蚌殼,在嗩吶和鑼鼓配合下,悠閒地張開殼來緩緩走動;仙鶴童子則頭梳雙辮,身穿白色打衣,系腰帶,腳穿麻窩子鞋,身披由竹、紙編制的丹頂鶴,半蹲前行,身子不停左右搖擺,作覓食狀;漁翁則在最後入場,在場邊手持漁竿,手拎著魚線做釣魚狀,隨著伴奏聲的增強,仙鶴緩緩地靠近河蚌,漁翁在一旁挑逗著讓仙鶴與蚌爭鬥起來,結果鶴的長嘴被蚌夾住,漁翁輕而易舉地捕獲了河蚌和仙鶴。在表演過程中還不時穿插煙火表演,動作變化多樣,如滾龍纏腰、五龍抱柱、天女散花等。

文化保護

進入21世紀,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蚌鶴舞”等傳統文化受到巨大衝擊,生存環境發生急劇變化,隨著民間藝人年齡老化和相繼去世,傳承後繼乏人,傳統技藝不斷凋零,年輕人外出務工增多,龍獅表演隊伍逐年縮小,這種人走藝絕的現象使“蚌鶴舞”處於瀕危的狀態。

針對傳統文存在的問題,上猶縣對“蚌鶴舞”進行保護性搶救,由縣政府牽頭,文化局組織實施,以縣文化館為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導小組成員負責有關保護工作。該縣制訂五年計畫,把“蚌鶴舞”的保護納入各級政府經濟社會發展計畫和年度工作目標,與經濟發展一同考核,並實行責任追究。
2013年初,“蚌鶴舞”保護領導小組完成普查、登記、圖像、照片等資料的建檔工作,同時聯合體協、鄉鎮舉辦培訓班,培養“蚌鶴舞”傳承人群,扶持尚存老藝人和主要傳承人,重建“蚌鶴舞”活動隊伍,進一步鞏固“蚌鶴舞”保護和發展的基礎工作。成立“蚌鶴舞”普查工作隊,召集客家文化研究人士進行挖掘,培育10個“蚌鶴舞”重點村,組織民間藝人進行製作,同時抽調人員進行表演培訓,組建了業餘表演隊伍。同時出版“蚌鶴舞”有關資料,再現客家文化發展史,形成地方品牌、做大客家文化產業。努力提升民俗民間文化與旅遊觀光業的結合度,開闢旅遊專線,大力發展“蚌鶴舞”文化產業,提高知名度,擴大宣傳面。通過一系列的保護措施,“蚌鶴舞”這一獨特的文化現象已得到有效地保護、傳承和發展,通過以老帶新,傳承人數逐年增加,表演隊伍已有20餘支,“蚌鶴舞”現已成為上猶城鄉各地節日裡民眾樂享的文化盛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