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馬橋強恕國小

上海馬橋強恕國小

上海馬橋強恕國小是一所九年一貫制的學校。她的始溯之地是馬橋鄉紳賢達鈕世章等人於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創辦的“吳會書院”,此乃上海八大書院之一,(原址於今馬橋幼稚園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馬橋強恕國小
  • 創辦時間:1872年
  • 類別:九年一貫制
  • 所屬地區:上海馬橋
簡介,歷史沿革,學校特點,辦學特色,

簡介

上海馬橋強恕國小,經過幾代強恕同仁的不懈努力,堅持以人為本為核心,以科研興校為抓手;堅持以“培養學生主動健康發展能力,對每一個孩子一生髮展負責”為辦學宗旨,不斷探索,逐步推進。目前學校整體辦學質量已持續穩定在閔行區前列;幾年來辦學水平被區政府督導室評估為A級一等學校;學校先後被命名為:全國新基礎教育研究基地學校、上海市文明單位、上海市素質教育實驗學校、上海市行為規範示範學校、上海市優秀家長學校、上海市雛鷹大隊、閔行區文明單位、閔行區教育科研實驗基地、閔行區教育系統後備幹部見習基地,閔行區科技特色學校、閔行區體育特色學校。

歷史沿革

甲午戰爭以後,清政府在全國推行新學,明令全國將書院改辦學堂。1899年(清光緒二十五年),由馬橋俞塘籍名人中國國民黨元老鈕永建先生將吳會書院改辦新式學堂,成為當時上海縣境內最早的新式學堂,並以“強恕學堂”為校名,從而開了“強恕”為平民教育的先河,樹了“強恕”為百姓服務的先風。“強恕”二字源於《孟子·盡心上》“萬物皆備於我矣,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創辦者鈕永建先生對此釋之為“不強人謂之恕,不自恕謂之強。”承襲吳會書院之餘緒而植根於馬橋的沃土之上,歷經一百餘年,跨越三個世紀,歷史滄桑,歲月變遷,幾代強恕人把“服務民眾,奉獻社稷”為永恆的追求。從篳路藍縷的始創者到孳孳以求的繼承者,正是此“強恕”精神激勵了幾代“強恕”同仁,為百姓培育一代又一代的子女,為國家輸送一批又一批的建設者而嘔心瀝血、鞠躬盡瘁。自學堂創辦之日起,始終視教育質量為學校生命且得以不斷延續,因此在各個歷史時期,強恕的辦學質量始終位居農村學校之前列。就學堂創辦之初,依據清政府頒布的《學堂章程》,強恕學堂的辦學水準已進入兩等國小堂之列。百年以來,自本校歷屆畢業的學生已逾萬數,校友中出類拔萃之人才不計其數,遍布海外各地、服務國內各業,因而學校的社會聲譽斐然。尤以早期師生參與辛亥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直至建國以後投身國家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形成了愛校愛鄉愛國的優良傳統,深為社會所廣泛認同和推許。
辛亥革命以後國民政府改稱學堂為學校,強恕學堂因而改稱強恕國小校。由於學校始終堅持“平民教育”的辦學理念,面向普通平民百姓的子女招生,學生數量逐年增加,使馬橋地區的兒童入學率在全上海縣為最高。1917年(民國六年)時上海縣的平均兒童入學率為19.67%,而同年馬橋鄉兒童入學率高達32.63%。到1930年(民國十九年)秋,強恕國小已發展有6個班級、256名學生、11名教員的規模,其班級、學生、教員及使用經費數在上海縣排名第三,僅低於閔行國小和三林國小。
1937年“八·一三”事變後,日軍進攻上海,淞滬戰爭爆發。整個上海慘遭日寇鐵蹄蹂躪,各國小多遭破壞而停辦,馬橋地區也未能幸免於難,強恕國小也因校舍設備俱毀於戰火,加之民眾百姓民不聊生,四處逃難,致使學生數量銳減,為此於當年十一月經上海縣教育局指令而被迫停辦。直至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由地方人士力謀修復,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春得以復員。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秋,由馬橋地方人士王宗林等捐資修葺吳會書院舊屋而創辦上海私立強恕初級中學,由張經野任首任校長。第一學期共招生兩個年級各一個班,計38名學生,其中初一15人、初二23人。此為當時上海縣域內創辦最早且唯一的一所私立初級中學。至此馬橋民眾在上海縣率先享有接受中國小教育之權利和福祉。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秋,奉上海縣政府教育科之命,改名為私立強恕初級中學。私立強恕初級中學的規模也在戰後得以恢復和發展,其時中學已發展到3個班級,學生近99人,有教職工10人。教學質量在上海縣所有中學中名列前茅而蜚聲縣境,每一屆都有相當數量的畢業生考入上海縣縣中(今閔行中學)和江蘇省重點中學松江中學(今松江二中)。
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2月強恕國小改名為上海縣馬橋鎮中心國民學校。
新中國成立以後,上海縣馬橋鎮中心國民學校又改名為上海縣馬橋國小,此時學校規模發展到9個班級,教員16人。
1952年,馬橋鎮東首有教會創辦的原達義國小裁併入馬橋國小,此後更名為上海縣馬橋中心國小,下轄10多所鄉村國小,並附設幼稚園。
1953年秋,私立強恕初級中學從吳會書院舊屋地址遷至馬橋鎮東首有教會創辦的原達義國小校舍內。到1954年學校已經擴展到有8個班,學生400多人。
1956年7月強恕初級中學改為縣立中學,並更名為上海縣馬橋初級中學,有原上海市副市長宋日昌題寫了校名。學生來自上海縣的塘灣、北橋、曹行、閔行以及松江縣、奉賢縣。共九個班級,單住宿學生有100多人,教職工26名。
1978年~1983年期間,馬橋中心國小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為上海市重點國小,更名為馬橋國小。原馬橋輔導區下屬的村校組建成以俞塘國小為中心學校的俞塘輔導區。馬橋國小有市、縣教育局雙重領導,從上海縣南片各輔導區抽調部分相對優秀的教師到馬橋任教,調整了教師隊伍的結構;又經過市教育局的安排,分批派遣教師到虹口區第三中心國小掛職培訓,提高了教師的整體素質,學校教育質量迅速達到當時上海縣的上等水準,並且形成了以德育為先,各育並進的辦學特色。對周邊各國小起到了輻射、輔導、引領、示範的作用。
1983年下半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決定停辦重點國小,因此馬橋國小和俞塘輔導區的所有村校重新合併,恢復建立以馬橋國小為中心校的馬橋輔導區,馬橋國小也因此復名為馬橋中心國小,由原上海市副市長宋日昌題寫了校名。
1987年至1992年期間,馬橋鎮人民政府擇地出資分別為中國小新建了在當時的上海縣內堪稱一流的校舍,中、國小先後於1989年8月和1993年2月由原址遷入位於北松路2258號的新校舍內。
1986年秋至1988年秋馬橋沙溪中學和馬橋荷溪中學相繼併入馬橋中學後,學校發展到22個班級、1022名學生、131名教職工、校舍建築面積達7857平方米,占地19000平方米。
1988年,馬橋中心國小發展到17個班級、784名學生、59名教職工、校舍建築面積達3906平方。加上馬橋輔導區所屬的俞塘、西村、青登、民興、吳會、鄰松、工農、聯盟、旗忠、星星、聯工11所村校,整個馬橋輔導區共有80個班級、2770名學生、164名教職工、校舍建築面積達11351平方。
1994年4月1日馬橋國小和馬橋中學分別復名為馬橋強恕國小和馬橋強恕中學,由強恕學堂創辦人鈕永建先生的侄孫台灣省台北市私立強恕高級中學校長鈕廷莊先生親筆題寫了“上海馬橋強恕國小”校名;原上海市市長、海基會會長汪道涵先生親筆題寫了“上海馬橋強恕中學”校名。
2002年2月1日為整合教育資源,提高辦學質量,經閔行區教育局和馬橋鎮人民政府商定,將馬橋強恕國小和馬橋強恕中學合併為九年一貫制的學校,定名為“上海馬橋強恕學校”。此時全校共有班級55個,國小31個班級,有國中21個班級,高中3個班級;學生1900多名;教職工220多名。強恕進入了百年歷史上規模最大、人員最多、業績最優的輝煌時期。

學校特點

百餘年來,強恕學校始終延續著馬橋數千年的古老文明,始終承襲著強恕“為平民福祉教書,為國家振興育人”的理念,形成了紮實認真的教風。百餘年來,學校始終運行在“強恕”精神之下,至今仍沿用“強恕”二字作為校訓的核心內容,以“強己恕人”四字訓誡勉勵一代又一代師生,以期“強恕”之精神永久傳承,使“強恕”之偉業承先啟後。

辦學特色

學校十幾年來,在胡文龍校長的帶領下,經過全校教職員工的艱苦努力,堅持走科研興校之路,緊緊追隨葉瀾教授的“新基礎教育”實驗研究,已形成“志高思遠,敬業愛生,心善身正,手勤事成”的強恕精神與文化,使學校的辦學質量與水平逐年提升。強恕學校目前是閔行區科技特色學校,閔行區體育特色學校,上海市物價計量信得過單位,全國“新基礎教育”實驗研究基地學校,上海市素質教育實驗學校,上海市行為規範示範校,上海市文明單位,是區內唯一一所辦學水平獲得政府督導室連續幾年評估為A級一等的國中校(九年一貫制學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