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灘·1843:中國在此轉身

上海灘·1843:中國在此轉身

《上海灘·1843:中國在此轉身》雖以“上海”為題,講的卻是“開放”。因為開放,所以能夠做到兼收並蓄,東西方制度和文化由是可以相互融合,從而取長補短,將其中的精華發揚光大。而這也是上海得以興起的一個重要原因。

基本介紹

  • 書名:上海灘·1843:中國在此轉身
  •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 頁數:221頁
  • 開本:16
  • 作者:卞君君
  • 出版日期:2013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30811883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卞君君編著的《上海灘1843(中國在此轉身)》雖以“上海”為題,講的卻是“開放”。因為開放,所以能夠做到兼收並蓄,東西方制度和文化由是可以相互融合,從而取長補短,將其中的精華發揚光大。而這也是上海得以興起的一個重要原因。
中國已今非昔比,成為世界格局中一支重要的力量,然而這個國家仍然有一種百年前那種“懼怕開放,懼怕融入世界”的心態,這可能是一切表面的危機背後,更令我們為之擔憂的境況。從這個角度講,本書能夠借上海的百年發展讓我們重新正視“開放”之於中國未來的價值和意義,則善莫大焉。

圖書目錄

城市的源起
一 海上來“客”
(注定結局的開始)
二 炮響埠開
(骯髒的鴉片貿易)
三 發現上海
(“阿關士德”號來了)
四 荒灘“特區”
(租界的物種起源)
西風東漸;洋人的改造;
基督的聖徒
一 法美虎狼
(領事館的開場戲)
二 大清木馬
(清政府與流水官)
三 海關被竊
(一塊砧板上的鹹魚)
四 洋教之徒
(最中國的神父們)
五 房地產熱
(上海灘頭炒地皮)
被改變的城市、文化、社會
一 銀行矗立
(金融的草莽時代)
二 洋行買辦
(在夾縫中走鋼絲)
三“阿拉”是誰
(誰是城市的主人)
四 黑幫大哥
(革命“有功”的江湖)
融合,燎原的星火
一 報業繁茂
(“申報紙”的大變局)
二 海派濫觴
(東方的西方切口)
三 說“洋涇浜”
(小河的滄海桑田)
四 革命星火
(花園裡的革命吶喊)
後記
參考文獻

後記

從我的故鄉嘉善,到與浙江省接壤的上海市楓涇小鎮,開車只需10分鐘便到了。如果沿著滬杭高速繼續往東行駛,40多分鐘後就可以駛進徐家匯一條以嘉善為名的馬路。從嘉善路到外灘,只需捷運兩站路。
這就是我和上海的距離,這樣的距離在高鐵時代幾乎是可以忽略不計了。
2013年4月30日,一個假日,我陪家人登上了黃浦江畔的東方明珠塔,在離地350米處鳥瞰上海灘。江面上船隻往來,對岸樓宇林立,身後是浦東最為繁華的陸家嘴CBD商務區,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心和建造中的上海中心大廈……一幢幢拔地而起、高聳人云的摩天高樓,猶如劃破天空的經濟利器,堅毅、挺拔、神秘,散發著濃郁的城市荷爾蒙。
站在這幢標誌著上海改革開放與新時代肇始的建築里,耳畔是身邊的人們發出的陣陣喧囂聲,眼前的景色瀰漫著盛世的繁華感覺。此時,也許沒有人意識到,他們腳下的土地,在170年前發生了驚天巨變:因為一場骯髒的鴉片戰爭、一紙喪權的賣國協定、一張昏庸的租地章程,西方殖民者肆無忌憚地在上海灘畫圈占地,隨後,東西方文化在這片“十里洋場”發生了劇烈的撞擊,以及綿長的融會。
上海,這座城市的歷史不是被圈在博物館裡的,而是散落在各個角落中。在南京路、淮海中路、武康路……還有天平社區那些精雅的別墅、石庫門背後,隱藏著無數動人心魄的故事。這些故事一定比世界上其他城市裡邊的故事更為離奇、曲折,因為這裡的奇蹟大多是外來的、不知背景且神秘的。
當西方淘金者和避難者,與中國封建的傳統的社會生態相鄰而居,外來的傲慢、貪婪、自由,和本土的拘謹、狡黠、抗爭難分難解。這中間,又夾著傳教士、官員、報人、革命者、黑幫分子……或沒頭沒尾,或悵然若失的故事,這些恰恰是上海這座城市吸引我,讓我尋覓並講述那些故事的一個重要原因。
考察近代中國,上海是一個絕佳的切入口,這也是本書寫作的初衷之一。外灘的“萬國建築博覽群”,在晨鐘暮鼓裡展示著時光lit的痕跡,每個角落只要輕輕一撣,就能揚起一片厚重的歷史塵灰。但世間的殘酷在於,某些歷史片斷,總是會被選擇性地遺忘,最後淹沒在時間的風塵之中,宛若浮光掠影。探尋這個城市的起源DNA,就像挖掘埋封於地下百年的文物,它們帶著滿身歷史的泥土味撲面而來,讓人有種窒息感。
感謝多年來支持、鼓勵我寫作的吳曉波老師,他的師友之言總會讓我有醍醐灌頂之感;感謝浙江大學出版社的編輯胡志遠、何瑜,以及王留全、屈波、余燕龍、葉贊等“藍獅子”眾多弟兄姐妹,你們的無私幫助讓我確信,擁有真摯友情的人生是幸福的。
當然,我還要感謝我的家人。已然年邁的父母,常常是燒一桌最好的菜,等候著他們的兒子回家;岳父母則用最為淳樸的慈心,幫我照顧著他們的女兒和外孫;感謝妻子陸月鳳和兒子卞一帆,因為我的工作而未能履行的為夫、為父責任,你們的最大諒解和你們的支持是我每一本書的寫作動力。
最後,必須要感謝當下手捧《上海灘·1843》的你,你們就像閃亮的星星,給我帶來了一片璀璨的星空,點亮我的雙眸。

序言

1843年上海的開埠,標誌著中國東西方融合的正式開啟,也讓當時的清王朝真正具備了一個面向世界的視窗。在之後的一百多年間,這座太平洋西海岸的小縣城逐步發展,幾經枯榮起落,終於成為中國最具世界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城市。
今年恰逢上海開埠的一百七十周年,諸多以“上海”為主題的圖書紛紛面世,而在其中,君君的這本書無疑是“感乎中,發乎外”。本書雖以“上海”為題,講的卻是“開放”。因為開放,所以能夠做到兼收並蓄,東西方制度和文化由是可以相互融合,從而取長補短,將其中的精華發揚光大。而這也是上海得以興起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書中,論述“開放”,讓我印象為深的有兩點,摘錄於下,雖是管中窺豹,但也足以見出作者的初心。
首先,“開放”意味著國外較為先進的商業制度進入本地,對傳統的規則進行改造,使之更加適應商業化社會的發展。在書中,作者借上海這個舞台,描繪了諸多這種新對舊、西對東的同化與改造。在房地產領域的“道契”制度,便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根據書中的記述:“道契”的出現,一方面顛覆了中國傳統的“地契”概念,使產權變得明晰,從而便於產權交易;另一方面,它有效地隔絕了公權力對私有財產的覬覦,更好地保護了私有產權。也因如此,道契一出,“得到了租界內華人‘地主’們的贊同,紛紛請求將自己的地契更換成‘道契’,甚至連租界外的地主也要求換髮這種產權明晰的新式權證”。也是在道契制度形成以後,房地產業開始成為上海城市化過程中最重要的產業之一。可見,一個行業的大發展,背後必須要有制度的支持和保障。
其次,“開放”意味著允許多元價值觀的存在,允許爭論和異見,思想上的自由爭鳴是社會發展的大前提。上海自開埠後便是東西方文化的交融之所,各種思潮的碰撞、交鋒,使上海的文化異常地活躍和繁榮,從而造就了上海的品格。而作者在書中,哀嘆這種以上海文化為代表的爭論、自省意識的衰落。例如,他談及“公共空間”:
對於“公共空間”的理解,中國老百姓側重於“公共使用”,卻在“公共管理”方面意識薄弱。姚公鶴在《上海閒話》嘆道:“嗚呼,教育不普及,又曷怪公益心之薄弱耶!”自20世紀初以來,針對民眾公德問題的反省,一直沒有停過。但這種內省在中國很多歷史教科書中一概不見了,在民族主義高漲的洶湧浪潮中,愛國主義教育籠罩了一切。
他繼而在更大的層面上加以評論:
由此可見,一個國家的興衰與成敗,不僅取決於它的政府能否制定和實施正確的戰略和政策,同時還取決於是否能承認現實,自我剖析、自我反省的勇氣。如果一個政權不能正確認識歷史,連反省的勇氣都沒有,還能指望它真正與時俱進嗎? 這其中的弦外之音,關注時政的讀者自然能心領神會。
從根本上講,“開放”意味著先進制度、先進文化對落後制度、落後文化的改造和征服,但問題是,落後的制度和文化往往意味著巨大的權力尋租空間,因此既得利益集團會千方百計地阻撓“開放”。對今日的中國而言,這一點不是值得溫故的歷史,而是需要直面的現實。
一百七十年前,中國的國門被叩開,被迫開闊眼界,被迫進入世界一體化進程,而當一百七十年後,中國已今非昔比,成為世界格局中一支重要的力量,然而我們國家仍然有一種百年前那種“懼怕開放,懼怕融入世界”的心態,這可能是一切表面的危機背後,更令我們為之擔憂的境況。
從這個角度講,本書能夠借上海的百年發展讓我們重新正視“開放”之於中國未來的價值和意義,則善莫大焉。
客觀而言,君君寫作此書,並不具備優勢,他並不是史學專業出身,也沒有城市研究的背景,於他而言,操作這個選題,本就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若一般人或早已知難而退,但他查閱文獻資料無數,著實下了一番苦工。君君對近代政治、歷史頗有志趣,此書也是以“上海”為切口,來展現他對中國近代歷史變化演進的一個觀察和思考。無論如何,這都值得鼓勵和嘉許。其中或有訛誤,或有漏疏,終歸瑕不掩瑜。
是為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