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夏征農民族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

上海夏征農民族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

上海夏征農民族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簡稱夏征農基金會)成立於2008年5月30日。是由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原中顧委委員、中共上海市委原書記,夏征農同志個人捐贈及其他社會捐贈創立,並藉助夏征農同志的崇高威望命名的,從事公益活動的社會組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夏征農民族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
  • 創辦時間:2008年5月30日
  • 創辦人:夏征農個人捐贈及其他社會捐贈
  • 創辦地點:上海市
基本信息,宗旨,業務範圍,創立過程,財產的管理和使用,收入來源,財產管理,大事記,影響,創始人介紹,

基本信息

本基金會的名稱是“上海夏征農民族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
本基金會屬於非公募基金會。
本基金會的原始基金數額為人民幣200萬元,來源於夏征農個人捐贈及其它社會捐贈。
本基金會的登記管理機關是上海市社會團體管理局,業務主管單位是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
本基金會的住所在上海市。

宗旨

在黨和國家有關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指導下,藉助夏征農同志的崇高威望,團聚社會力量,支持和促進文化及教育事業,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推動民族文化的傳承和教育,為實現習近平同志提出的打造上海文化大都市的目標,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努力奮鬥。

業務範圍

本基金會公益活動的業務範圍是:接受海內外捐贈,資助民族民俗民間文化教育項目和貧困教育工作者、學生,支持革命老區文化教育事業等。具體內容有:
組織資助、獎勵政府資助、獎勵範圍以外的具有創新價值和特殊貢獻的民族民俗民間文化及教育項目或相關單位、個人;
幫助中國內地貧困文化及教育工作者及貧困家庭學生完成民族民俗民間文化及教育項目或學業;
支持貧困地區尤其是革命老區在發展民族民俗民間文化及教育事業過程中遇到的特殊困難;
發現、資助、獎勵在民族民俗民間文化及教育領域有突出貢獻或明顯優勢潛力的青少年;
接受海內外熱心民族民俗民間文化及教育事業的政府、組織和個人提供的資金、財產捐贈及無償技術援助;
接受黨和政府委託或指定開展的與民族民俗民間文化及教育事業相關的各類扶持、資助項目;
與有志於參與中國民族民俗民間文化及教育事業的機構開展合作交流活動;
黨和政府允許並與上述宗旨相符合的其他活動。

創立過程

2007年,原上海市委書記、革命老人夏征農老同志已是104歲的高齡。老人家為中國的革命事業和教育事業奔忙畢生,那時,他雖然已經臥病在床,卻仍然牽念著祖國的民族教育,希望能為振興中華民族文化貢獻自己最後的力量。104歲的夏老親自執筆向上海市委撰寫申請報告,希望成立夏征農民族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以將他振興民族文化的諸多計畫落到實處。
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對夏老的倡議非常重視,並三次批文表示熱情支持。俞書記責成上海市委宣傳部部長王仲偉親自監督辦理。在各級領導的指導與協助下,基金會於2008年5月30日順利成立。市委領導邀請中央老領導習仲勛同志處原秘書,上海市市委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任基金會秘書長,專門負責基金會的主要工作。

財產的管理和使用

收入來源

定向募集所得的資金和財產收入;
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自願捐贈;
利息收益;
政府的資助、撥款或由政府委託管理的資金;
其他合法收入。
本基金會接受捐贈,應當遵守法律法規,符合章程規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動的業務範圍。

財產管理

本基金會的財產及其他收入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侵占、私分、挪用。
本基金會根據章程規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動的業務範圍使用財產;捐贈協定明確了具體使用方式的捐贈,根據捐贈協定的約定使用。
接受捐贈的物資無法用於符合本基金會宗旨的用途時,基金會可以依法拍賣或者變賣,所得收入用於捐贈目的。
本基金會財產主要用於:
(一)章程規定的業務範圍;
(二)基金會的日常運轉、管理及籌資費用;
(三)理事會決定的其他費用。
本基金會的重大募捐、投資活動是指:
接受100萬元(含)以上的捐贈活動;對外投資額100萬元(含)以上的投資活動。
本基金會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則實現基金的保值、增值。
本基金會每年用於從事章程規定的公益事業支出,不得低於上一年基金餘額的8%。
本基金會工作人員工資福利和行政辦公支出不超過當年總支出的10%。
本基金會開展公益資助項目,應當向社會公開所開展的公益資助項目種類以及申請、評審程式。
捐贈人有權向本基金會查詢捐贈財產的使用、管理情況,並提出意見和建議。對於捐贈人的查詢,基金會應當及時如實答覆。
本基金會違反捐贈協定使用捐贈財產的,捐贈人有權要求基金會遵守捐贈協定或者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捐贈行為、解除捐贈協定。
本基金會可以與受助人簽訂協定,約定資助方式、資助數額以及資金用途和使用方式。
本基金會有權對資助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受助人未按協定約定使用資助或者有其他違反協定情形的,本基金會有權解除資助協定。
本基金會應當執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依法進行會計核算、建立健全內部會計監督制度,保證會計資料合法、真實、準確、完整。
本基金會接受稅務、會計主管部門依法實施的稅務監督和會計監督。

大事記

2007年11月-4月夏征農同志向市委寫信,提出自己多年夙願:要拿出自己一生所得稿費的一部分設立一個資助我國民族文化教育事業的基金會。夏老的這個夙願得到了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等市委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視,並責成有關部門負責籌備。
2008年4月18日上海健生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向我會捐贈價值50萬元人民幣的學生冬服。
2008年5月17日基金會與上海音樂學院、上海市慈善基金會聯合主辦了“共飲一江水同援一家親——上海文化名人賑災義演義捐晚會”,並當場捐贈了十萬元的學生冬服,晚會共為災區募得人民幣60多萬元。
2008年5月30日基金會正式成立。
2008年6月30日,基金會理事會召開第一次會議。會議由上海市市委宣傳部部長王仲偉主持。會上,經民主選舉了理事會具體名單及職務,確立了基金會內部組織構架,確定了基金會發展的大方向以及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度的工作構想。
2008年7月17日基金會與甘肅省絲綢之路協會共同協辦“海納百川絲路重光”甘肅書畫名家展。
2008年7月11日基金會理事長夏曉梅、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俞惠煜等赴江西老區考察希望國小學生學習和生活狀況,決定選擇10所希望國小作為試點,幫助他們建立圖書室。12日,江西省省委書記蘇榮熱情接待了基金會各位領導。
2008年9月基金會與上海民族民俗民間文化博覽會組織委員會等共同舉辦民族2008上海民博會。
2008年10月4日基金會創始人夏征農老同志因病救治無效,溘然長逝。

影響

該基金會將會同社會力量,開展興教助學,資助貧困學生,獎勵為民族文化教育事業作出貢獻的先進單位、個人和優秀學生,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資助和促進民族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

創始人介紹

夏征農同志1904年1月生,江西豐城人,1926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革命工作。1927年參加“八一”南昌起義。1928年任復旦大學共青團支部書記。1929年被捕入獄。1931年春任共青團江蘇省委宣傳部秘書,隨又調至共青團中央宣傳部,主編《海上青年》雜誌。1933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1938年任新四軍政治部統戰部副部長兼民運部部長。1941年任蘇中區軍政委員會秘書長,後又兼任一師調查研究室主任。1944年起,先後任新四軍蘇中公學教育長、政治部主任、校長。1946年春任華中建設大學副校長。1947年任安東省軍區政治部副主任。1948年任濟南特別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市委副書記。1950年調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先後任委員、宣傳部副部長、部長。1954年先後任山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副書記、書記處書記。1958年被下放任萊蕪縣委書記處書記兼城關公社黨委第一書記。1960年春任濟南市委第四書記,主持日常工作。1961年調中共中央華東局,任宣傳部副部長、部長。“文革”時期遭受迫害。1978年任復旦大學黨委第一書記,兼市社聯主席。1979年至1983年任上海市委書記。1983年至1993年先後任上海市委思想工作小組組長、市文聯主席。
夏征農同志是黨的八大代表,十二大列席代表,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特邀代表,在黨的十二大上當選為中顧委委員,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委副主任,《辭海》、《大辭海》主編。
夏征農同志為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事來奮鬥了八十二個春秋。“八一”南昌起義後,他作為復旦大學共青團支部書記,主辦進步刊物,引導青年學生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堅決鬥爭。後擔任《讀書生活》、《太白》等雜誌編輯,積極宣傳革命真理。參加“左聯”後,成為後期領導人之一,曾主編《新認識》雜誌。抗戰時期,他先後在南昌地區和新四軍政治部從事抗日宣傳和上層統戰工作,為對敵鬥爭取得廣泛的民眾基礎作出了艱苦不懈的努力。他較長時期擔任黨和軍隊幹部教育培養、地方黨委的領導工作,充分發揮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為擴大革命武裝力量做了大量艱苦細緻和卓有成效的工作。新中國成立後,他始終堅持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在“反右傾”、“文革”中遭受衝擊和迫害,但他始終堅持真理,堅定信念。在擔任復旦大學黨委第一書記期間,以強烈的政治敏銳性,積極組織師生開展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堅決擁護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解放思想,旗幟鮮明地發表了“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等重要理論文章。擔任市委書記期間,堅持思想上的撥亂反正,發揚民主,為上海思想理論文化工作的恢復、發展不遺餘力。在74歲高齡擔任《辭海》主編後,以非凡的政治勇氣和膽略,為《辭海》的編纂奠定了正確的的方向,確保了新中國首版《辭海》為建國三十周年獻上了文化厚禮。在98歲高齡時欣然出任我國第一部特大型綜合性辭典----《大辭海》主編,實踐“有限餘年仍足惜,完成最後一篇章”的宏願,為推動黨的理論宣傳、文化建設等方面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