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會世界氣象館

上海世博會世界氣象館

世界氣象館是世博會歷史上出現的首個獨立氣象展館,總建築面積為1230平方米,與聯合國館為鄰,世界氣象館主題為“為了人民的平安和福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世博會世界氣象館添加概述  
  • 類型:獨立氣象展館
  • 總建築面積:1230平方米
  • 地區:上海
簡介,基本信息,位置與範圍,外形設計,造型構思,平面布局,主題設計,設計理念,展覽內容,展示亮點,展館事記,確認參展,簽署契約,世界氣象組織,

簡介

世界氣象館位於浦東,與聯合國館為鄰,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這個命名為“雲中水滴”的展館外觀採用亮白色膜結構,形如雲狀,膜布上均勻布滿噴霧點。當噴霧全部開啟時,整個展館宛若一朵漂浮在霧氣中若隱若現的白雲。如果此時陽光高度角恰好小於42度,遊客就可以在世博園區內欣賞到“霧中彩虹”。該建築設計充分融入了節能減排的理念,建築採用的鋼結構和膜結構材料可全部回收再利用,外層膜結構和霧狀噴泉設計可以起到降溫、節能、環保的作用,堪稱“會呼吸的皮膚”。該展館內部以“雲中漫步”概念為主線,進入世界氣象館,參觀者仿佛搭乘“穿雲飛船”置身於雲層中,一路漫步“氣候變化雲廊”,領略“雲頂觀象”奇觀,觀測“小球大世界”實時變化、體驗“世博氣象台”科技實力,展望“未來之家”的優質氣象服務。
世界氣象館效果圖世界氣象館效果圖

基本信息

2008年5月9日,世界氣象組織正式簽署上海世博會參展契約,成為簽署參展契約的首個國際組織。
主題:為了人民的平安和福祉
特色:4D影院、世博氣象台、氣候變化長廊  位置:浦東B片區西部B02街坊內
世界氣象館效果圖世界氣象館效果圖

位置與範圍

世界氣象組織館位於浦東B片區西部B02街坊內.
世界氣象組織館鄰近軌道交通13號線世博園站,距浦東世博軸約600米,西側與聯合國館為鄰。
世界氣象組織館總用地面積2200平方米。
世界氣象組織館總建築面積1230平方米。

外形設計

氣象館的展示內容與建築物外觀進行一體化設計,以達到最充分的體現自建館特色和優勢。
在整體建築設計上:將充分考慮到節能減排,氣象館的建築將是一個“會呼吸的皮膚”,即以人的“皮膚”來比喻“牆體外層”,使整體建築不僅能防風、防雨, 世界氣象館
而且還要能透氣,使用節能的方式,降低空調使用率,使展館成為一座會呼吸的建築。

造型構思

從氣象概念出發,以“雲”為構思的基本出發點。以四個大小各異、方向不同的白色的扁圓球體相結合,形成的組合體從各個角度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一朵雲。
亮白色的膜結構造整個建築外形,簡單輕便,節省材料,符合臨時建築定位,又有展覽建築需要的亮麗外觀。
膜布上均勻布滿點,當噴霧都開啟時候,整個建築呈現一團雲霧的效果,如果陽光高度角小於42度,在中間步行廣場上的觀展遊客,面向氣象館,還可能看到包圍建築的彩虹。東北部設咖啡廳,咖啡廳外膜採用透明膜,讓咖啡廳可以直接借“特鋼大舞台”等景觀,且不會引進過多的太陽輻射。

平面布局

展館南側作為觀展人流主入口,設室外、室內等候區。北側作為貨運出入口,兼作VIP出入口。
場地周邊為淺水池布滿,建築“漂浮”在水池中央,3個出入口各有一條道路。門口到用地邊界為順滑坡道連線,滿足無障礙通道的要求。

主題設計

設計理念

將以樹立世界氣象組織、中國氣象局致力於提高氣象防災能力和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努力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的能力和貢獻為主要形象的展覽主 世界氣象館
線,用展館主題“為了人民的平安和福祉”來契合2010年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

展覽內容

從等候區進入入口通道,由坡道上二樓,通過“氣候變化長廊”,體驗球幕4D電影,“小球大世界”、“全球綜合觀測系統演示”、“氣象衛星模型展示”等展項,進入一層的“世博氣象台”,一樓展廳的西北方向為出口方向,為“未來氣象與生活”展示區,這是最後一個展示內容。
觀展完畢,遊人可以選擇靠右的出口通道出館,或者往左進入咖啡廳休息,或者購買紀念品,咖啡廳可直接出館。

展示亮點

(1)4D影院―將拍攝以展示世界氣象科技創新,為人民的福祉和社會進步服務,為大力提升公共氣象服務水平和氣象防災減災能力,為現代城市氣象業務發展為主形象的4D影片,通過三維立體的圖像加上真實的動感以及“風雨雷電”的體驗來增加趣味性。
(2)世博氣象台――將建成一個“世博氣象台”。這個氣象台是世界氣象組織的“多災種早期預警系統”示範項目成果的套用,參觀者可以親身體會這種“多災種早期預警理念”將給城市防災減災帶來新的促進,因為它不僅是一個生動的展品,更將在世博期間真正業務化運轉,現場為世博會提供及時、精細的氣象預報和服務。
(3)氣候變化長廊-將以“全球氣候變化與城市的責任”為主線,參觀者可以詳細了解到全球氣候變化給城市、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巨大影響和危害,通過模擬未來氣候變化可能導致的災難,給參觀者以心靈的震撼。從而向參觀者推薦和倡導一種健康綠色的城市生活方式,呼籲參觀者從身邊小事做起,節能減排,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展館事記

確認參展

世界氣象組織於2006年12月14日確認參展。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已決定參加2010年上海世博會展覽,並將率先在上海實施城市環境氣象和綜合災害早期預警兩個國際示範項目。

簽署契約

世界氣象組織正式簽署上海世博會參展契約,成為簽署參展契約的首個國際組織。
2008年5月9日正式簽署上海世博會參展契約,成為簽署參展契約的首個國際組織。
上海世博會世界氣象組織展區總代表、中國氣象局副局長許小峰與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局長洪浩分別代表雙方簽訂《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參展契約》。
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常務副市長楊雄出席簽字儀式。
2009年03月03日,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世界氣象館正式開工並公布設計方案,世界氣象組織也是唯一一個確定自建館的國際組織。世界氣象館展區總代表、中國氣象局副局長許小峰,上海世博局副局長黃健之出席開工儀式,並為場館模型揭幕。 [1]

世界氣象組織

世界氣象組織的前身為國際氣象組織,創建於1873年。1947年在華盛頓市舉行的45國氣象局局長會議決定將非政府間機構——國際氣象組織改為政府間機構——世界氣象組織(WMO)。其宗旨是促進觀測站網的國際合作及情報的快速交換,促進觀測的標準化及氣象套用於農業、航空、航海等人類各項活動,促進業務水文與氣象的密切合作和加強氣象有關領域的研究和培訓。世界氣象組織公約於1950年3月23日生效,宣告世界氣象組織的正式誕生,1960年世界氣象組織將公約生效日3月23日定為“世界氣象日”。1951年12月20日世界氣象組織成為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世界氣象組織現有會員160個,其中國家會員155個,地區會員5個(包括香港)。
世界氣象組織的機構包括:世界氣象大會、主席團、執行理事會、區域協會、技術委員會、秘書處等。中國屬第二(亞洲)區域協會。國家氣象局長鄒競蒙分別於1987、1991年召開的第十、第十一次世界氣象大會上當選為世界氣象組織主席至今,現任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為奈及利亞奧巴西(Obasi)教授。
世界氣象組織活動計畫有:世界天氣監視網計畫、世界氣候計畫、科研和發展計畫、水文和水資源計畫、技術合作計畫、區域計畫、教育和訓練計畫、氣象套用計畫以及長期規劃。為促進國際氣象科學技術的發展,世界氣象組織設有國際氣象組織(IMO)獎、青年科學家研究獎、伏爾薩拉獎和諾貝爾熱爾貝-默姆獎。
中國為世界氣象組織的創始國之一,早在1874年就派專家參加了國際氣象組織召開的國際海洋氣象會議。隨後許多氣象專家曾先後擔任國際氣象組織執行委員會及技術委員會的委員工作。中國代表參加了1947年在華盛頓市召開的45國氣象局長會議,並在世界氣象組織公約上籤字。世界氣象組織作為聯合國的專門機構之一,執行聯大決議,於1971年11月26日就中國在該組織的代表權問題在世界氣象組織會員中進行通信表決,於1972年2月24日通過決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表為世界氣象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我國積極參加了該組織的各項業務活動,如世界天氣監視網計畫、世界氣候計畫、全球大氣試驗、水文與水資源計畫及技術合作計畫等。國家氣象中心已成為世界天氣監視網全球電訊系統中具有自動化能力較強的區域電訊樞紐和區域氣象中心。我國已有400個氣象站列入全球氣象站網,我國也從世界氣象組織獲得有關技術裝備和獎學金資助,促進了我國氣象事業的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