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河陽戲

上河陽戲

上河陽戲是懷化地區的地方劇種,流行於黔陽、懷化、芷江會同靖縣通道等地。上河陽戲內容取村小型多樣,隨意性強,貼近生活生產,就地取村,非常即興化,表演形式有一定的程式化,語言有戲腔的口語化,生活化,角色以小丑、小生、小旦“三小”為主,大型劇目裡面也有老生、老旦、書生、武旦、花臉;音樂高亢、明亮、樸實、詼諧。

2006年,上河陽戲被列為湖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11月,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河陽戲
  • 流行區域懷化地區
  • 類別:地方劇種
  • 保護現狀:湖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音樂特色,雅俗共賞,歷史淵源,相關曲目,

音樂特色

雅俗共賞

上河陽戲音樂在沅水流域特別是懷化市各縣區及湘西自治州城鄉有很廣泛的民眾基礎。儘管戲曲音樂史上有“雅曲”戰勝“俗曲”或“俗曲”戰勝“雅曲”的先例,儘管現代社會突飛猛進,各種形式的科技娛樂形式不斷地衝擊著戲曲音樂,戲曲也因為社會形態的改變而越來越受到某種勢力的漠視,然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俗曲”具備的時代性和廣泛的民眾性終將鼎盛一時。陽戲音樂的“俗”不等同於一般歌曲的“俗”,它是具有頑強生命力的“俗”,從某種意義來說,這種“俗”就是“雅”。因為只有真正“雅”的東西才能流傳下來,才能在人民大眾的心靈深處留下烙印,這也許是“雅”與“俗”的辨證關係。

歷史淵源

上河陽戲音樂的流傳有其深厚的歷史文化根源。舊時,湘西山區交通閉塞,山高皇帝遠,文化生活落後,逢年過節或是某家辦喜事、喜慶祝賀,便請來地方唱陽戲的班子搭台唱戲,少者一天一晚,多者十天半月,唱腔台詞聲聲入耳,鑼鼓喧鬧陣陣震天,由於陽戲劇目大都屬於生活小戲,貼近老百姓的生活,就像發生在他們身邊的事情一樣,因此觀眾們看起來也就覺得格外親切,如表現男女愛情交往、婚姻、反對賭博、嫖娼、抑惡揚善、尊老愛幼及一些神話傳說等貼近生活的小戲,俗稱“三小戲”(小生、小旦、小丑)與那些上演正本劇的辰河高腔、漢劇、京劇等正好相反,故舊時官場和富豪們是瞧不起唱陽戲的,認為陽戲低俗,不允許年青女孩子看陽戲,民間有“鬧洋精光唱陽戲”之戲稱,“鬧洋精光”一詞是懷化一帶的地方俗語,意為不正敬、不正統。這主要是指陽戲傳統劇目中有個別地方出現淫詞濫調和有傷風化的形體表演所置。如“小子生得黑、洗也洗不白、媽媽懷我六個月、肚子鼓起來、那天上茅廁、出來大半截、一巴掌扣去、又懷了六個月”。這是傳統陽戲《扯筍》一劇中小丑的一段道白,引起觀眾滿場大笑,像這種欠雅的台詞及形體動作在傳統陽戲中隨時可拾,也許觀眾的笑聲中有低俗粗魯的餘音,也許恰巧是這種笑聲埋下了陽戲流傳的種子,總之,陽戲餘音樂並不因為台詞的低俗而受到人民的拋棄,而是深深的紮根民間。
上河陽戲音樂民間的歡迎還有一條重要因素,即曲牌結構簡潔,普通百姓易於接受傳唱。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後期收集到的民間陽戲音樂資料來看,曲牌大多為上下句結構,五字句、七家句、十字句等形式很多。特別是上下句結婚形式的對唱,觀眾極易接受,《盤花》是陽戲的代表劇目,劇中一對男女花童的對唱,通過對各種花卉的讚頌、猜答,表現了這對花童雋永機智,妙趣橫生的動人情景。
曲調親新活潑、優美動聽、上下兩句,朗朗上口,不斷反覆,觀眾易接受。上河陽戲類似這種曲牌就有很多。正是這種“俗”的曲調,迎合了觀眾的思想、感情、樂趣和審美觀。正是這種“俗”,貼近了他們的生活,在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新中國成立後,政府組建了專業的陽戲表演團體,音樂工作者對陽戲音樂進行了收集整理,改編等工作,同時對少數傳統劇目也進行了整理,陽戲以新的面貌出現在觀眾面前,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是陽戲音樂流傳最繁榮的時代,不管是城裡或鄉下的各種文藝宣傳小分隊,在他們編排的小戲、小品或說唱節目中,幾乎都選用陽戲的曲調來演唱,演員喜觀唱,觀眾喜歡聽,可見陽戲音樂的普及性達到何種程度。

相關曲目

上河陽戲傳統曲目又《扯筍》、《潘金蓮》、《劉海砍樵》等,現代陽戲又《天木》、《斗笠彎》、《斗酒》等劇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