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丘氏總祠

上杭丘氏總祠

上杭丘氏總祠,原名上杭丘氏宗祠,坐落在福建省上杭縣城關解放路206~208號,建於清嘉慶十九年(1814),比稔田李氏大宗祠早建20多年,屬清代中晚期建築,該祠占地約6000平方米。早年為海內外丘氏(邱氏)裔孫紀念客家丘氏開基始祖丘三五郎的宗祠。屬典型的清代古建築,也是最具特色的客家古建築之一。屬土樓圍屋式結構兼有客家民居“三堂出水”的建築風格。該祠占地約5000平方米,坐北朝南,連進四大棟,四周圍房,配房為二層建築計100餘間。

“丘氏總祠” 也是清朝著名的抗日保台愛國志士丘逢甲創辦“上杭縣師範傳習所”所在地,是福建省最早的民立師範,是上杭歷史上第一所培養師資的學校。2006年,丘逢甲師範傳習所舊址(即上杭丘氏總祠)被列為福建省重點涉台文物。2018年9月7日,上杭丘氏總祠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上杭丘氏總祠
  • 地理位置:福建省上杭縣
  • 開放時間:清嘉慶
  •  原名:上杭丘氏宗祠
上杭丘氏總祠,坐北朝南,連進四大棟,四周圍房,配房為二層建築計100餘間。屬土樓圍屋式結構兼有客家民居“三堂出水”的建築風格。其砌牆的每塊青磚均有“丘祠”字樣。牆體用“一眼一斗式清水空斗牆”工藝砌成,此種牆體及工藝如此考究的古建築在閩西比較罕見。上廳有石柱四根,中廳、下廳有石柱八根,採用花崗岩雕鑿而成。每根石柱直徑均在40厘米以上,最高的石柱近8米,雕磨精細且每對石柱腳都有區別,大小不一,雕刻有葵花、寶石花、直條紋飾等圖形。中廳、下廳還有拱形石門4個,工藝細膩牢固。專家稱,如此高大精細的石柱、石拱門建築現已存數不多。上廳、中廳的“三合土”地板,質量十分牢固,至今197年仍平整無紋,無明顯凹陷,地板上的八角花紋仍十分清晰。整座建築雕樑畫棟,廳內牆裙雕有雲、雷、花卉、龍、鳳、蝙蝠等各種圖案,有的窗欞用“三合土”築成“福”、“喜”字形,木質菱形、工字形拼花門扇仍相當完好。
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上杭丘氏總祠,由丘三五郎公後裔集資共創建於清嘉慶20年(1815年),總祠主神位為三五郎公考妣神位,中宮上祖配氏名位有繼龍、從龍、夢龍三兄弟神位,以及入配先祖考妣萬餘名神位。
丘氏總祠位於上杭縣城瓦子街中段,與孔廟隔街相望,這是一幢建於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的客家土樓,是曾任督察御史丘道隆的故宅。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丘氏族人將宅改建為“丘氏總祠”,奉祀客家丘氏始祖三五郎公:總祠占地6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3093平方米,分上、中、下三廳:前有進士牌坊,大廳左右及後面是100多個房間組成的上下兩層磚木結構圍屋,每塊磚都印有“邱祠”兩字。丘氏總祠是上杭乃至閩西至今保存較為完整的古建築,其造型之宏大,結構嚴謹,製作精美,質量堅固,是典型的客家古民居建築風格。
上杭丘氏總祠曾是福建省最早的民立師範——“上杭師範傳習所“舊址,著名的抗日保台愛國志士丘逢甲,對上杭的教育事業十分關心,適杭時,倡議廣設新學,培養愛國、強國、科學救國人才。1905年,遣學生來杭,在上杭丘氏總祠創辦“上杭縣師範傳習所”,開設國文、英語、算學、史地、植物等課。這是上杭歷史上第一所培養師資的學校,為興辦新學培養了骨幹力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