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峪鄉

上峪鄉

上峪鄉位於鶴壁市區南部,東部與鹿樓鄉、龐村鎮接壤,西部依太行山余脈同大河澗鄉、林縣交界,南部與淇縣相連。總面積 62.4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峪鄉
  • 位於:鶴壁市區南部
  • 隸屬:鶴壁市
  • 下轄:18個行政村
  • 人口:9598人
概況,沿革,資源優勢,行政區劃,產業發展,農業建設,荒山建設,植樹造林,鄉村特色,道路養護,新農村建設,

概況

上峪鄉位於淇濱區南部。轄上峪、上莊、柴家坡、水泉、卓坡、柏尖山、桑園、白龍廟、紙坊、南山、安樂洞、朔泉、西柴廠、中柴廠、後溝、鹿廠、邪壙、老望岩18個行政村。名勝古蹟有白龍廟、青岩絕石窟和白龍潭瀑布。

沿革

1985年建鄉。1997年,面積64.2平方千米,人口1萬,轄水泉、柴家坡、上莊、上峪、中柴廠、西柴廠、卓坡、柏尖山、朔泉、安樂洞、紙坊、老望岩、白龍廟、後溝、鹿廠、桑園、邪壙、南山18個行政村。
【2010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10611200:~201 210上峪村 ~202 210上莊村 ~203 220柴家坡村 ~204 220水泉村 ~205 220卓坡村 ~206 220柏尖山村 ~207 220桑園村 ~208 220白龍廟村 ~209 220紙坊村 ~210 220南山村 ~211 220安樂洞村 ~212 220朔泉村 ~213 220西柴廠村 ~214 220中柴廠村 ~215 220後溝村 ~216 220鹿廠村 ~217 220邪壙村 ~218 220老望岩村

資源優勢

礦 產資源豐富。主要礦藏有煤炭、白雲岩、石灰岩、礦泉水等。鄉集體企業鶴壁市許溝煤礦年產原煤30萬噸,石料廠加工企業11家。上峪火山地幔景區內所開發的幔泉礦泉水經省有關部門鑑定為低納,含鍶和偏矽酸的優質天然礦泉水。 旅遊資源豐富。悠悠淇河橫穿全境,兩岸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北魏石窟,天然太極圖,白龍廟等人文自然景觀連同其美麗的傳說包含著豐厚的歷史底蘊,極具旅遊開發價值。上峪鄉加大資金投入,修建了鹿上公路、西南旅遊專線。投資7000萬元興建了太極圖生態園綜合旅遊開發項目。旅遊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已快速發展。

行政區劃

代碼:410611200
上峪鄉轄18個行政村、35個自然村,總人口9598人,其中農業人口9436人。 人口自然增長率一1.07%。。
上峪鄉轄18個村委會:上峪村、上莊村、柴家坡村、水泉村、卓坡村、柏尖山村、桑園村、白龍廟村、紙坊村、南山村、安樂洞村、朔泉村、西柴廠村、中柴廠村、後溝村、鹿廠村、邪壙村、老望岩村。

產業發展

上峪 鄉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設新鶴壁、中原崛起爭先鋒”的目標要求,求真務實,加快發展,工業有了較快發展,已形成煤炭、食品加工、汽車模具、建材等支柱產業。其中投資1.5億元的鶴壁新東方食品有限公司年產米果近萬噸,年產值近億元,成為全國及亞洲較大規模的米果生產基地。產品出口到中東、澳大利亞、北美等地區;引進技術資金、興建了天汽模具有限公司;室內光纜、室外光纜和天淇模鑄等項目建設正在強力推進。
上峪鄉上峪鄉
大力進行農業結構調整,建立了優質杏、優質核桃等乾鮮雜果示範基地1萬餘畝,已初步形成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格局;四川白鵝養殖項目作為上峪鄉的新項目、促民致富項目正在興起。

農業建設

淇濱
區上峪鄉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以科技為支撐,以市場為導向,依託資源優勢,發展特色農業,使鄉域經濟實現了規模化、區域化、專業化,全鄉人均增收達200餘元。 2005年,全鄉共投資46萬多元進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有效增強了傳統農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確保了2005年糧食增收目標的實現;該鄉堅持科技興農,全力構築科技網路,做到鄉有專業技術人員,村有科技骨幹,組有科技明白人,並成立科技協會20多個,還聘請專家和鄉土技術人員組成科技服務團進行科技服務,使農業技術入戶率達到80%,每種農作物都有1~2個當家優良品種,優良品種推廣面積達到5000餘畝;該鄉投資2萬餘元建成了鶴壁市第一家鄉鎮網站,免費為民眾提供信息;他們按照一村一品、集中連片的原則,將全鄉劃分為4個區域,分別發展林業、養殖、特色種植、旅遊觀光等產業;該鄉注重打農家品牌,創綠色效益,註冊30多萬元在白龍廟村成立了一家農家土特產包裝銷售公司,產品深受市場的歡迎,帶動了山區特色經濟的發展。
上峪鄉上峪鄉

荒山建設

淇濱區 上峪鄉荒山面積6萬餘畝,約占全鄉總面積的三分之二。該鄉出台一系列優惠政策,在全鄉範圍內進行荒山承包,調動起民眾綠化荒山的積極性,使林地面積迅速擴大,林果業收入大幅度增加。 一是先後五次組織幹部民眾到荒山承包發展較好的市縣參觀學習,開闊幹部民眾視野。二是聘請市區深入山坡荒溝進行現場指導,舉辦科技大集、散發資料,提高民眾的科技水平。三是與省農科院聯繫,測定土壤肥力,劃定苗木種植適宜範圍,引導民眾有目的地栽種。四是對上山承包荒山的民眾前3年免收承包費,對承包荒山效果較好者予以一定的物質獎勵,提供適合山區生長的優質種苗,協調占地關係,幫助民眾解決水電路等基礎設施。五是成立農家土特產包裝銷售中心,收購承包戶的核桃、柿子及其他山貨,解決民眾的銷售問題,在網上發布銷售信息,加強與外界的聯繫,使大量農家產品走出了大山。如今上峪鄉荒山綠化面積已達2.5萬畝,森林覆蓋率由原來的20%提高到40%,山區民眾人均增收達300多元。
上峪鄉上峪鄉

植樹造林

為搞
好植樹造林工作,上峪鄉採取多種形式進行大力宣傳,使退耕還林政策深入人心,做到了宣傳到位;區、鄉兩級政府統籌安排苗木供應,做到了服務到位;該鄉的退耕還林工作於2002年底順利通過了市、區驗收,並使補助糧款做到了發放到位。“三到位”使樸實的山區民眾對退耕還林利國利民、惠澤當代、福延後世有了更深的理解,消除了他們的種種疑慮和認識上的各種誤區。於是,2003年一開春,該鄉退耕還林計畫一公布,接受退耕還林任務的農戶就根據區、鄉的統一安排,紛紛來到田間地頭,植樹的植樹,培土的培土,忙得不亦樂乎。 上峪鄉有荒山綠化任務6500畝,主要圍繞全市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這一工作而展開,重點是天然太極圖景區、上峪火山地幔視窗景區、沿淇兩岸以及進入景區的鹿上公路、南山青岩寺道路兩側等。為切實搞好這項工作,上峪鄉的荒山綠化主要採取專業隊承包造林為主,繼續沿用魚鱗坑造林、植物體外輸液法等新技術,造林時實行高起點、高標準、嚴要求,以確保各區域綠化工程高質量全面完成。以青岩寺生態經濟發展示範區業主、2001年被評為河南省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四荒”治理開發示範戶李水生和有多年植樹造林經驗的秦喜明為首的兩支專業隊已投入到天然太極圖景區的綠化工作中。這對其他農戶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帶動作用。上峪鄉的退耕還林和荒山綠化等項工作正在全鄉轟轟烈烈地展開。
上峪鄉上峪鄉

鄉村特色

上峪 鄉強力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在全鄉各村選擇信譽好、積極性高的農戶作為第一批農家超市連鎖示範店,統一標準,契約管理。 一是購物間達60平方米以上,做到乾淨整潔,推行敞開式購物,為顧客創建舒適的購物環境。
上峪鄉上峪鄉
二是與裕隆連鎖超市合作,建立裕隆農家超市連鎖店,其經銷的商品90%以上由裕隆連鎖超市統一配送,並規定商品價格變動的幅度,為農民提供物美價廉的商品。
三是與農家超市連鎖店簽訂契約,杜絕經銷假冒偽劣和過期商品。該鄉已有9個村興建了農家超市連鎖店,農家超市的銷售額比原來增加了50%左右。

道路養護

上峪
鄉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山區交通強鄉,現已硬化道路66公里,道路可以說是四通八達。為加強對鄉村道路的養護,該鄉通過招聘,建立了一支由20名農民組成的護路隊伍,且實行培訓上崗,成功突破了“管理不到位、重建輕養”等養護瓶頸,使鄉村道路全部實現了“有人管、有人養、有錢養”,養護管理覆蓋率達到100%。 建立機構,實現了鄉村公路“有人管”。上峪鄉成立了由分管副鄉長任組長,各相關部門、各行政村主要幹部為成員的鄉村公路建設和養護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轄區道路養護管理工作。
上峪鄉上峪鄉
健全隊伍,實現了鄉村公路“有人養”。從本鄉實際出發,在鄉村公路沿線村戶選聘了20名農民養護員負責鄉村道路日常養護管理,且對農村公路養護員實行月檢查、季考核、半年初評、年終總評制度,獎優罰劣。
加大投入,實現了鄉村公路“有錢養”。投資13萬元購買公路灑水車1輛和垃圾清運三輪車6輛,鄉政府每年從鄉財政拿出100多萬元用於道路建設,加大管護力度,保障護路員工資發放和新建、改擴建道路維護,同時尋求財政項目支持,以更好地構建現代化路網。

新農村建設

淇濱區上峪鄉在新農村建設中著力發展新經濟,培育新農民,倡導新風尚,創建新機制,打造強班子,並以此提升建設水平,促進鄉村和諧。
一是發展新經濟。該鄉在廣泛調研基礎上,指導基礎條件較好、有發展潛力的村因村制宜,突出特色,逐步形成“一村一品”或“數村一品”的特色興村格局,拓寬了農民致富路。二是培育新農民。該鄉將“陽光培訓工程”與“巾幗星火科技培訓工程”相結合,努力培養出具有較高科學文化素質和較強就業能力的新型農民,拓寬了農民增收路。三是倡導新風尚。該鄉廣泛開展以先進文化、文明風俗、良好習慣為主要內容的“文明進農家”活動,用先進文化占領農村文化陣地,形成人人講文明、愛文明的良好風尚,並開展“十佳好村民”、“好婆婆、好媳婦”等文明評比活動。四是創建新機制。該鄉對村務事項,實行召開“四全”(即村“兩委”全體成員、全體黨員、全體村民代表)會議制,進行集體民主決策;凡是涉及重要的村務財務或民眾關心的大事都要經過村民代表會討論通過,定期在公開欄公開,接受全體村民監督。五是打造強班子。該鄉著力構建“雙強”村黨支部,以“選、培、管、樹”四位一體機制把村黨支部建設成一支衝鋒在前的隊伍。全鄉湧現出“雙強”型黨員90多名、“雙強”村支書10名淇濱區上峪鄉在新農村建設中著力發展新經濟,培育新農民,倡導新風尚,創建新機制,打造強班子,並以此提升建設水平,促進鄉村和諧。
上峪鄉上峪鄉
上峪鄉該鄉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要求,按照“政府搭台,部門推動,市場運作,講求實效,農民受益,經濟盤活”的思路,大力實施“素質工程”,狠抓免費技能培訓,全鄉呈現一個“大培訓、大轉移、農民收入大增長”的良好局面。2007年,該鄉完成免費技能培訓312人,實現轉移就業281人,轉移就業率達90%,培訓轉移就業人員當年打工收入達到285萬元。
在技能培訓工作中,上峪鄉以培養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永久型”人才為目標,制定了“培訓一個民眾、致富一個家庭、影響一個村組”的培訓宗旨,在專業設定上,把長線專業、骨幹專業和短期培訓結合起來,一切著眼於上峪鄉的經濟開發。除設定林果、養豬、肉鵝養殖等長線骨幹專業之外,還根據市場需求,開設了計算機、電子維修、美容美髮、電動縫紉、工藝品編織等“短、準、快”輔助性專業,先後培訓骨幹人才1100餘人。該鄉受培訓農民就業率達到95%以上,通過免費技能培訓的外出務工人員每年打工收入達280餘萬元,占全鄉農民純收入的1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