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岳頭村

上岳頭村

上岳頭村(古稱:象鶴頭)地處文成縣公陽鄉南面,東經120.214619北緯27.721144,位於紫華山主峰山腳,主峰形狀像一隻鶴頭,主峰兩翼還有積穀、九龍、龍井、雷公、白石岩、九峰等十來座海拔700~900多米的山峰,就像鶴的兩隻翅膀張開來,圍出了一塊面積約十個平方公里的小盆地來,因此得名“象鶴頭”村,也就是現在“上岳頭村”,因當地方言“上”和“象”、“岳”和“鶴”讀音相同,久而久之,就把“象鶴頭”叫成“上岳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上岳頭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溫州市文成縣
  • 人口:1056人
  • 耕地面積:583畝
  • 林地面積:2183畝
上岳頭村簡介,行政區劃,地理位置,氣候特徵,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礦藏資源,人口民族,政治,綜述,第一產業,歷史文化,地方特產,風景名勝,著名人物,村委會簡介,自然村介紹,上岳頭,上塘垟,旁岸三坦屋,烏岩亭,朱山坑,馱平山,氏族根源,葉氏,老葉排行,嫩葉排行,陳氏,陳氏排行,地圖信息,

上岳頭村簡介

村委會駐地上岳頭,由上岳頭、上塘垟、旁岸三坦屋、岩頭亭、朱山坑村5個自然村,以及馱平山、上塘山等13個村民小組組成。317戶,人口1000多,耕地583畝,林地面積2183畝。根據國家扶貧遷村有關規定,2008年朱山坑村合併至上岳頭村,2009上岳頭村扶貧遷村安置點建設開工,2010年完成。

行政區劃

地理位置

上岳頭村(古稱:象鶴頭),地處文成縣公陽鄉南面,東經120.214619北緯27.721144。上岳頭村背靠紫華山,山上森林植被茂盛、奇峰疊起、怪石嶙峋、曲徑通幽、終年鬱鬱蔥蔥,自然景觀眾多,山間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九星宮(明清時期奉聖旨建造的九星宮,文革被毀,1999年重建)和紅軍挺進師訓練基地遺址,“龍井”、“龍潭”、“紅楓古道”、“雞冠坑瀑布”等風景點;山下村莊布局錯落有致、稻浪飄飄、小橋流水、鳥語花香、風光旖旎;村內有發源於紫華山的上塘坑、保岙坑、象鶴溪等三條支流匯入公陽溪,水資源很豐富;象鶴溪上建有石板橋、橋樓、石釘步等傳統建築,建有多座水壩連灌溉村內近600畝的農田。

氣候特徵

上岳頭村,土地肥沃、氣候溫和、年光照長、雨量充沛,屬亞熱帶氣候,很適宜農作物生長

植物資源

上岳頭村,種植水稻、番茹等糧食作物為主,也種植茶葉、紅柿、米仁、油菜、毛竹、鐵皮石斛、覆盆子等經濟作物,尤以種植的紅柿、米仁在文成縣乃至溫州市內聞名。

動物資源

上岳頭村,以養殖豬、牛、羊、驢、兔、狗等家畜,以雞、鴨、鵝等家禽;森林覆蓋率80%以上,野生動物各類繁多,野豬、野兔、羚羊、喜鵲、斑鳩、麻雀、松鼠、穿山甲、眼鏡蛇、烏梢蛇、草花蛇、五步蛇、竹葉青、石蛙、溪斑魚、鯉魚、鯽魚、溪蟹等動水、陸野生動物 。

礦藏資源

主要礦產資源有白瓷礦和多個品種的花崗岩。

人口民族

上岳頭、上塘垟、旁岸三坦屋、岩頭亭、朱山坑村5個自然村,以及馱平山、上塘山等13個村民小組組成。317戶,人口1000多,漢族

政治

村委會駐地上岳頭,由上岳頭、上塘垟、旁岸三坦屋、岩頭亭、朱山坑村5個自然村,以及馱平山、上塘山等13個村民小組組成。

綜述

村內317戶,人口1000多,漢族,根據國家扶貧遷村有關規定,2008年朱山坑村合併至上岳頭村,2009上岳頭村扶貧遷村安置點建設開工,2010年完成。

第一產業

生活農業種埴和鄉村旅遊經濟。

歷史文化

上岳頭相傳已有1500多年的悠久歷史,隋唐以前就開始有人在這裡居住、耕種、繁衍生息。現有史料可查到的是郭姓居民。據《瑞安縣誌》記載:“郭公陽神,唐末人,郭令公(即郭子儀,公元679-781年,今陝西省華縣人,祖籍山西太原,唐朝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賜謚忠武,追贈太師)裔孫,逸其名,官閩守。避黃巢亂,徙居紫華山中。

地方特產

上岳頭村,土地肥沃、氣候溫和、年光照長、雨量充沛,屬亞熱帶氣候,很適宜農作物生長,曾長期是文成縣雜交水稻的制種生產基地。村民多以種植水稻、番茹等糧食作物為主,也種植茶葉、紅柿、米仁、油菜、毛竹、鐵皮石斛、覆盆子等經濟作物,尤以種植的紅柿、米仁在文成縣乃至溫州市內聞名。

風景名勝

上岳頭村背靠紫華山,山上森林植被茂盛、奇峰疊起、怪石嶙峋、曲徑通幽、終年鬱鬱蔥蔥,自然景觀眾多,山間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九星宮(明清時期奉聖旨建造的九星宮,文革被毀,1999年重建)和紅軍挺進師訓練基地遺址,“龍井”、“龍潭”、“紅楓古道”、“雞冠坑瀑布”等風景點;山下村莊布局錯落有致、稻浪飄飄、小橋流水、鳥語花香、風光旖旎;村內有發源於紫華山的上塘坑、保岙坑、象鶴溪等三條支流匯入公陽溪,水資源很豐富;象鶴溪上建有石板橋、橋樓、石釘步等傳統建築,建有多座水壩連灌溉村內近600畝的農田。

著名人物

上岳頭村,鄉賢輩出,是一處“風水”福地,湧現出了陳步雲將軍等歷史名人,上岳頭陳氏族譜和史料都有記載:清朝陳步雲(1773-1850),字錫鑣,別號錦堂。曾祖父陳順卿是縣學生員,祖父陳迪生是國子監生,父親陳國柱並以陳步雲貴。七歲父病故後,家道中落,由母木太夫人撫養長大,現公陽上岳頭村人。陳步雲二十一歲時,以武功投效軍伍,入瑞安營左標為守兵……後因戰功逐漸升遷,任過溫州、福寧、金門、定海、瓊州、廈門水師總兵,誥授武顯將軍。
紅軍挺近師在浙南活動、戰鬥期間,劉英、粟裕曾多次帶官兵到上岳頭村,並在紫華山上的九星宮駐紮、訓練、休整。當時還有十幾位青年跟隨粟裕將軍開赴皖南前線參加新四軍,其中就有七位犧牲在戰場上,解放後被追認為革命烈士,“九星宮”也被文成縣批准為革命根據地遺址;原浙南平西區地下黨領導人、平陽縣委書記鄭海嘯的女兒鄭明德,(1925-1942年,15歲入黨,有浙南“劉胡蘭”之稱),1941年7月16日,因在一次戰鬥中腿部中彈受傷轉移到公陽,藏在上岳頭村山上的番茹地里,被叛徒出賣而被捕,1942年6月27日在平陽英勇就義,犧牲時年僅16歲。

村委會簡介

2010年12月,上岳頭村支部換屆選舉,陳永川當選村支部書,陳永亮當選副書記,葉蔡芬當選委員。
現任村委書記:陳永川
副書記:陳永亮
委員:葉蔡芬
駐村鎮幹部:葉升東
現有黨員40名,預備黨員2名

自然村介紹

上岳頭

原叫“象鶴頭”,因村後有山像白鶴的頭,與中村隔溪相望。住民陳姓,遷自卓岙,後遷入葉姓20戶、施姓5戶、孔姓遷自平陽。共83戶,316人。

上塘垟

在上岳頭南。住民有陳、葉、施三姓,施姓4戶,陳、葉姓各9戶,共22戶,95人。

旁岸三坦屋

在上岳頭隔溪對面。初建三座屋,故名。住民陳姓,後遷入林姓氏1戶,共35戶,132人。

烏岩亭

在上岳頭東北山坳,為公陽、平各交界地,也叫“岩頭亭”。住民陳姓,分自上岳頭,有14戶,78人。

朱山坑

先為朱姓人住,村在坑邊,故名。住民陳姓分自上岳頭,有75戶,297人,後遷入葉、胡各2戶,戶口詳行村。

馱平山

葉姓住居為多,公陽始祖仁捷公後裔,40戶,150人,葉氏抱養翁姓,4戶30人。

氏族根源

葉氏

先世住南陽楚縣,漢葉望徙居丹陽句容,晉蒼梧太守葉儉遷松陽,唐末,始祖葉仁捷仕唐展前都押衙,避五季亂,由松陽徙居紫華山,傳至6世,分老、嫩葉。公陽屬嫩葉派下,自始遷祖至“聲”字行,已傳41代。

老葉排行

仁正仲瑛任但致志百千萬元崇寶福永魁敦義仰文雅肅正宇宙泰寧國家昌祚時際昇平聖威旅莘家子延明希高顯承錦術序奕世有增維邦孔賢。

嫩葉排行

仁千百萬億宗表享長慈祥愷悌忠孝廉貞寬惠恭儉安寧秉彝賦性敦睦存誠高風逸韻遐邇騰聲。

陳氏

始祖陳知事於元末明初由卓岙遷居公陽柏岙(即象鶴頭)自始遷祖至“家”字行,已傳23代。

陳氏排行

知明克存子惠朝廷孔一國世安邦奕啟承永振丕方家傳巨獻學肇正匡侯維論元宰式領從。

地圖信息

地址:溫州市文成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