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黃湯

三黃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備急千金要方》卷八引張仲景方。主治①《備急千金要方》引張仲景方:中風,手足拘攣,百節痛煩,煩熱心亂,惡寒經日,不欲飲食。②《普濟方》:賊風偏猥腿風,半身不遂,失音不語。

基本介紹

  • 名稱:三黃湯
  • 別名:千金三黃湯(《金匱要略》卷上附方)、加減三黃湯(《聖濟總錄》卷十)、三黃散(《普濟方萬卷三一六)、三黃獨活湯(《校注婦人良方》卷三)。
  • 出處:《備急千金要方》卷八引張仲景方
  • 組成:麻黃、黃芪、黃芩、獨活、細辛
  • 主治:《備急千金要方》引張仲景方:中風,手足拘攣,百節痛煩,煩熱心亂,惡寒經日,不欲飲食。②《普濟方》:賊風偏猥腿風,半身不遂,失音不語。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加減化裁,附方,重要文獻摘要,各家論述,

組成

麻黃三十銖(去節),黃芪十二銖,黃芩十八銖,獨活一兩,細辛十二銖。

用法用量

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二服。一服小汗出,兩服大汗。

主治

①《備急千金要方》引張仲景方:中風,手足拘攣,百節痛煩,煩熱心亂,惡寒經日,不欲飲食。
②《普濟方》:賊風偏猥腿風,半身不遂,失音不語。

加減化裁

《備急千金要方》引仲景:心中熱,加大黃半兩;脹滿,加枳實六銖;氣逆,加人參十八銖;心悸,加牡蠣十八銖;渴,加栝樓十八銖;先有寒,加八角附子一枚。

附方

名稱:三黃湯
組成:生地、赤芍、玄參、大黃、人中黃、黃連、丹皮、滑石、甘草
主治:楊梅瘟,遍身紫塊,忽發霉瘡
出處:《醫學集成》卷二
名稱:三黃湯
組成:黃連、黃芩、黃柏
主治:赤白痢,多赤少白
出處:《袖珍方》卷一引《太平聖惠方》
製法:上銼,每服一兩,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食前溫服
名稱:三黃湯
組成:黃連、黃芩、黃柏
用法:上銼,每服一兩,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食前溫服
主治:血崩
出處:《女科切要》
名稱:三黃湯
組成:黃連、甘草、川芎、黃柏、黃芩、梔子、赤芍、薄荷
主治:咽喉諸症,初起黃紅。甚至紫黑,壅腫疼痛,慫寒發熱
出處:《喉科紫珍集》卷下
功用:泄寒
製法:燈一盞、竹葉為引,水煎,食後涼服
名稱:三黃湯
組成:大黃、黃芩、黃連
用法:上挫,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為三服
主治:服石後,石忽發動,目赤口乾,腹痛脹滿卒及
出處:《千金翼方》卷十五

重要文獻摘要

《金匱要略》:“三黃湯,治中風手足拘急,百節疼痛,煩熱心亂,惡寒,經日不欲飲食。麻黃五分,獨活四分,細辛二分,黃芪二分,黃芩二分,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一服小汗,二服大汗。心熱加大黃二分,腹滿加枳實一枚,氣逆加人參三分,悸加牡蠣,渴加栝蔞根三分,先有寒加附子一枚”

各家論述

①張氏醫通:此方《備急千金要方》雲仲景三黃湯,治惡寒經日不止,不欲飲食,全似內外虛寒之候,而方中僅用黃芩之苦寒,豈不疑麻黃輩之溫散乎?既用麻黃,復用黃芪,豈不疑表氣之閉拒乎?曷知惡寒經日不止,雖有似乎虛寒,而實衛虛不能勝邪所致;不欲飲食,亦是風熱內蘊之故;觀煩熱心亂一語,病情灼然。故方中雖以麻黃、獨活、細辛開發腠理於外;即以黃芩清解風熱於內,更慮衛虛難於作汗,乃以大劑黃芪助之,與黃芪建中之義不殊。其用黃芪之意有二:一以佐麻黃開發之權,一以杜虛風復入之路也。方後復雲,心熱加大黃,言服前藥後心中煩熱不除,知黃芩不能祛之外散,即以本方加大黃以引之下泄也。其加枳實、加人參、加牡蠣、加栝樓等法,或治旺氣,或助本元,各隨標本而施。加附子者,專佐麻黃之蒸發,助黃芪溫經,殊非陰寒之謂,與麻黃附子細辛湯同源異流;
②《法律》:此方治風入榮衛肢節之間,擾亂既久,證顯煩熱惡寒不食,邪盛正虛可知。其用麻黃為君者,以麻黃能通陽氣而開痹也;故痹非得汗不開,然內虛當慮,須用參、芪以佐之;而虛復有寒熱之不同,虛熱則用黃芩,虛寒則加附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