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陽集鄉

三陽集鄉

三陽集鄉,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轄鄉,位於進賢縣北部、鄱湖南岸,是環鄱城市群的重要節點、對接南昌的橋頭堡。屬典型的濱湖丘陵地區,國土面積54平方公里,轄10個行政村、110個自然村,總人口約3.6萬餘人(均為漢族江右民系)。三陽集鄉境內遺存豐厚,有始建於唐朝、傳承佛教嬋宗文化的南溟寺,有傳承自然歸真道教文化的萬壽宮,建於元朝泰定年間的藕塘珠子塔更被列為省級保護文物。三陽集鄉被譽為“連線贛東北、對接長三角”的交通大動脈。

三陽碼頭曾是洪都郡府通往長江的江南商埠。離縣城30公里,距南昌僅25公里,已納入南昌半小時經濟圈。生態資源豐富。境內湖泊河流縱橫交錯,綠色植被豐富,森林覆蓋率高,空氣一流、水質一流。尤以水面、山林資源為甚。鄱陽湖水系旁支的井湖、南舍湖、馬咀湖、藕塘湖汊等廣闊水面,總面積達2萬畝,盛產各種淡水魚蝦;擁有560畝原始林地、18000畝綠色林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三陽集鄉
  • 外文名稱:Sanyangji Township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
  • 下轄地區:趙埠村、三陽村、石山村等
  • 政府駐地:三陽街
  • 電話區號:0791
  • 郵政區碼:331711
  • 地理位置:進賢縣北部,江西省中部偏北
  • 面積:52.1平方公里
  • 人口:3.2萬(2013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南冥寺、珠子塔
  • 機場南昌昌北國際機場
  • 火車站進賢站
  • 車牌代碼:贛A
  • 行政代碼:360124205
歷史沿革,地理區位,行政區劃,資源,經濟,第一產業,第二產業,教育醫療,第三產業,交通通訊,人才資源,基礎設施,主要景點,交通,

歷史沿革

清同治年間重修的《進賢縣誌》載:南陽、洞陽、武陽合流於二十七都之南,故名三陽。解放前大部份屬趙埠鄉,解放後屬進賢縣長四區,1958年設三陽公社,1984年設三陽鄉,1985年更名為趙埠[Zhaobu]鄉。1997年,面積53.9平方千米,人口2.7萬,轄西上、石山、荊陵、鳳凰、上埠、趙埠、北坑、大嶺、艾家、鐘家、柳林、中結、藕塘13個行政村,鄉政府駐趙埠街。2005年趙埠鄉更名為三陽集鄉。

地理區位

三陽集鄉東瀕軍山湖,東南隔軍山湖的塗家湖漢與七里鄉毗鄰,西與前坊鎮共享馬咀湖,北隔青嵐湖、金溪湖分別與南昌縣的幽蘭鄉、徑口鄉相望,距進賢縣城26公里,離省會南昌市僅25公里,距昌北機場50公里。

行政區劃

轄趙埠村、三陽村、石山村、荊陵村、鐘家村、北坑村、大嶺村、艾家村、藕塘村、鳳凰村等10個行政村,110個自然村和趙埠街、三陽街兩個集貿市場。鄉政府駐趙埠街。
代碼
[代碼]360124205:~200趙埠村 ~201石山村 ~202荊陵村 ~203北坑村 ~204鐘家村 ~205大嶺村 ~206艾家村 ~207藕塘村 ~208鳳凰村 ~209三居村 ~210西上村。

資源

境內物產豐富,自然風光旖旎,文化底蘊豐厚,工業污染少,水資源相當豐富。水面主要有鄱陽湖水系旁支流面積達11000餘畝,並盛產各種淡水魚和鮮蟹。全鄉有耕地42900畝(其中水田27562畝,旱地15338畝),原始林地面積560畝,2003年返耕還林17500畝,內湖泊8527畝。

經濟

三陽集鄉已納入江西省昌九工業走廊、昌九景金三角和環鄱陽湖經濟區。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和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戰略的實施,以及長江經濟帶在全局地位的提升,沿海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江西逐步在中部地區崛起,而三陽集鄉區位優勢日益顯現,投資價值也與日俱增。
2007年,全鄉實現國民生產總值1億5983萬元,同比增長11%;財政總收入達338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81萬元,同比增長77%;完成固定資產投入500萬元,同比增長20%;引進契約外資500萬元,實際引資650萬元,利用內資194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600元,同比增長8%。

第一產業

該鄉屬典型農業鄉鎮,以種水稻、油菜、大豆為主,花生、棉花、芝麻、紅薯、蔬菜等次之。因三面臨水,盛產魚蝦,素有“魚米之鄉”之稱。境內湖漢眾多,盛產魚蝦,特別是“軍山湖大閘蟹”馳名中外。每到夏秋時節,魚肥蟹黃。慕名前來三陽就地品食魚蟹的外地遊客絡繹不絕,極大地帶動了三陽餐飲業和旅遊業的發展,為三陽集鄉經濟發展注入了一支新的活力。2005年糧食總產14600噸,油料產量2452噸,蔬菜種植面積3270畝、年產4570噸,生豬出欄27100頭,家禽337000羽,鮮蛋970噸,水產品7886噸。2005年,全鄉國民生產總值46658萬元,工農業總產值24180萬元,地方財政收入55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320元。
2007年,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和資源整合,農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畜牧家禽、水產養殖業快步發展,經濟農作物產值占種植業產值比重提高到55%,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得到提升,經濟領域進一步拓寬。

第二產業

2007年,個私民營經濟蓬勃發展,湧現出了象三陽碧水莊園、大理石廠、彩瓦廠、香業廠、糖果廠、水晶燈飾加工廠、節能磚瓦廠、特種水產養殖和花卉苗木基地等一大批民營企業,為全鄉經濟發展注入了源頭活水。

教育醫療

到2008年,全鄉共有中學1所,14所國小,2所幼稚園,在職中國小教師160名,離退休教師40名,有在校學生3000餘人。全鄉已形成以趙埠醫院、三陽醫院及各村衛生所為一體的醫療服務網路,添置了大量的現代化的醫療設備,醫療水平有了質的飛躍。

第三產業

金融
有銀行、信用社等金融服務機構,保險機構齊全,可以為客戶辦理各種信貸、保險等業務。趙埠、三陽兩街辦有檔次較高、設施齊全的賓館、酒店,美容美髮店等服務業,為顧客提供周到的服務。
旅遊業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開展以來,三陽集鄉依託南昌近郊區位優勢和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生態農業和旅遊觀光農業,增加農業附加值,幫助農民增收,為新農村建設夯實了殷實的物質基礎。在發展生態農業的同時,該鄉還藉助“軍山湖大閘蟹”品牌效應,以招商引資為抓手,積極做好“水”字文章,大力發展水上娛樂、水中垂釣、水上餐飲等旅遊服務業。2006年,由外商投資1000萬餘元在昌萬公路旁興建的集餐飲、垂鉤、娛樂、休閒為一體的“三陽碧水莊”生意十分紅火,每天接待遊客不下200餘人,成為南昌市民的“休閒旅遊後花園”。
到2007年,三陽新區各類水產特色飯店已發展到30多家,常明國際有限公司也已落戶該鄉荊陵太子廟,並投資2000餘元興建會展型賓館。2007年,該鄉繼續實施“大開放主戰略”,啟動三大旅遊開發項目工程:一是在昌萬公路北面興建一座“海鮮美食城”,二是依託“六九漁堤”瀕臨軍山湖獨特風光,打造“螃蟹一條街”,三是開發“三陽萬壽宮”旅遊景區,實行產業集聚,項目集群,形成規模效應,輻射帶動了全鄉農民增加收入,有力地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深入開展。

交通通訊

到2008年,該鄉除石山村外,基本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全鄉水泥路面硬化達42公里。全鄉有:座排灌站(“六九”堤排灌站)、77座灌溉站、56座門塘。全鄉已開通程控電話4000多門,100%的自然村已通電話,全鄉90%家庭通有線電話。境內電力供應十分充足。100%家庭通電燈,95%居民通路燈。三陽街100%居民通自來水、90%居民通有線電視。通訊設備先進,實現了電話交換程控化、長途傳輸數位化和行動電話覆蓋全鄉。網際網路及互聯寬頻網早已在2001年底開通。

人才資源

以下數據均截止到2008年底:
①黨員情況:全鄉有754名黨員、16個黨支部和52個黨小組。其中農村黨員598名、機關黨員156名;男黨員655名、女黨員99名;具有大專以上學歷黨員5名、中專學歷黨員31名、高中學歷黨員114名、國中學歷黨員210名、國小學歷黨員4的名、文盲黨員11名。
②鄉政府機關人員情況:鄉黨政班子成員15位、正科級幹部3名、副科級幹部12名,一般公務員(含享受公務員待遇)10名。在職事業編幹部25名,聘請契約職工8名,鄉政府機關具有大學本科學歷13人,大專學歷18人,中專學歷16人,高中學歷6人。

基礎設施

加強了自然村公路硬化建設。全鄉76%自然村實現了環村公路水泥硬化,整修了部分自然村生產機耕道;加強了水利設施建設,更新了3座電排灌站設備,開挖了10座門塘,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用水條件,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新建了石山、鐘家、趙埠、大嶺等村委會辦公大樓,提前完成了村委會辦公大樓新建工程,徹底解決了村委會無點辦公問題;加強了學校硬體建設,改造中國小校危房面積1500平方米,改善了全鄉辦學條件;完成了鄉敬老院擴建工程,新增敬老院住房面積2880平方米,基本保證了全鄉孤寡老人集中供養;加強了鄉衛生院和村衛生所基礎設施建設,新建了荊陵、鳳凰等部分村級衛生所,添置了醫療衛生硬體設備,提高了全鄉醫療服務水平;加強了鄉文化廣播站和村文化活動室硬體建設,添置了有線電視設備,擴大了有線電視覆蓋面;同時,還加大了民兵、婦女、體育、老協、共青團、宗教等社會事業投入,促進了全鄉各項事業全面協調發展。
——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我們按照新農村建設20字方針要求,結合實際,整合資源,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紮實推進各試點村新農村建設。全鄉11個試點村全部完成了環村公路、村莊主幹道和入戶便道水泥硬化工程,共硬化道路13.6公里;有5個試點村完成了改水工程,全鄉新農村建設共改水450戶;有4個試點村完成了村莊道路和庭院綠化工程。鄉村面貌煥然一新,老百姓生活質量明顯提高,農民生活品味進一步提升。
——民生工程紮實有效。我們把關注民生作為全年工作的重要任務來抓,從人民民眾最關心、最迫切、最需要的利益問題入手,切實辦好了六件實事。一是整合農技教育資源,舉辦了三期農業技術培訓班,提高了農民就業本領。成立了勞務輸出服務機構,建立了農村富餘勞力信息庫,為外出務工農民提供就業信息,進一步拓寬了農民外出務工渠道;二是加強民政工作,進一步完善了社會救助體系。擴大了農村困難群體最低生活保障範圍,實行應保盡保,提高了最低生活保障補差標準,全年共發放最低生活補助金80萬元。添置了敬老院設備,改善了敬老院服務條件,新增集中供養老人36名。大力發展社會慈善事業,積極應對雨雪冰凍自然災害,按照“九保一平安”要求,全力做好了抗寒救災工作,通過開展“一幫一”結對幫扶活動,切實解決了受災民眾生產生活等方面的實際困難,共發放救濟16.8萬元。三是認真落實農村義務教育政策。督促各中國小校全部實施免學雜費,對困難家庭學生增免教科書費,切實解決了困難家庭孩子上學難問題。四是加大了教育、衛生、文化、體育事業投入,擴大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範圍,全鄉農民參合率達到95%以上,全年共為農民報銷醫療費用126萬元,切實解決了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主要景點

境內人文景觀、自然景觀豐富。始建子唐朝、歷經20世紀90年代初修復的南滇寺香火不斷,古香古韻的寺院建築和悠久的佛教文化,吸引八方香客紛至沓來,“黑夜導航的傳說”為南滇寺平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依鎮傍水的三陽萬壽官風光嫣施,是歷代遷客騷人遊覽勝地,自然歸真的道教文化令游入流連忘返;建於元朝泰定年間的藕塘塔下村珠子塔被列為省級保護文物,具有一定史料價值;星羅棋的湖泊河流把三陽點綴得五彩斑斕,炯娜多姿。

交通

三陽新區是三陽集鄉的商業重鎮,是進陽公路(進賢——三陽)和昌萬公路(南昌——萬年)交匯處;水上運輸經鄱陽湖,直通長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