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關口戰鬥

三關口戰鬥

1943年(民國三十二年)7月,在抗日戰爭中,中國八路軍山東濱海軍區部隊在諸城縣對偽“皇協軍”的戰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關口戰鬥
  • 時間:民國三十二年
  • 控制:諸城至日照間的山區
  • 又稱:赤木口
簡介,具體介紹,嘉靖寧夏新志,主要通道,三關口明長城,

簡介

1943年6月,山東濱海軍區第13團及第6團第3營、第4團第4連挺進日(照)莒(縣)以北開闢濱北根據地,至7月上旬,控制了諸城至日照間的山區。日偽軍為將八路軍逐出諸日山區,於15日向八路軍進攻,偽“皇協軍”張步雲部第5旅由北向南,日軍由南向北,對八路軍實行南北夾擊。八路軍主動撤出一些地區。日偽軍認為目的已達,乃分別撤退。偽軍張步雲部第5旅撤至三關口地區。濱海軍區決定乘張部不備將其殲滅。17日晚9時,第13團各營按指定路線向三關口進發,18日凌晨,第1營進至三關口以北。第2營和第3營也分別進至三關口南面和西南面。4時許,戰鬥打響,偽軍倉促應戰,亂作一團。八路軍在第13團團長指揮下,迅速占領制高點,從東、西北和西南構成交叉火力壓制偽軍,偽軍傷亡慘重。隨後;第1營從東北、第2營從南、第3營7連從西南同時突入村內,同偽軍展開白刃格鬥,村內守軍大部被殲,偽旅長被擊斃。清晨,有一股偽軍向東撤退,被第2營和迂迴到三關口以東的第1營迎頭痛擊,大部被殲。9時許,戰鬥結束。此戰,八路軍共斃偽軍112人,俘588人,繳獲輕機槍5挺、步槍388支、電台1部。
三關口戰鬥三關口戰鬥

具體介紹

三關口又稱赤木口,位於賀蘭山中部,東北距銀川約40公里,銀川巴彥浩特的公路正由三關口而過。 賀蘭山一脈相承,十分陡峭,但到三關口處陡然平緩下來,關口地勢十分開闊,此關自古即為阿拉善高原進入寧夏平原的重要通道,明王朝十分注意三關口的防務。據載:僅一次修關就派了4000多名軍夫。平常這裡駐守一名游擊將軍,統千軍以防之。

嘉靖寧夏新志

《嘉靖寧夏新志》載:三關口為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都御史楊守禮、總兵官
任傑修築,從東向西設關三道。頭道關為主關,南北與長城主體城牆相連線,夯土城牆起於北側山上,過關後向南蜿蜒而去。過頭道關順公路向西約2.5公里即為二道關,今僅關口南側的山頭上殘存一座夯土墩台。過二道關順路向西,山谷漸趨狹窄,約2.5公里後,便僅為兩壁相夾一道,十分險要,此處便是第三道關。修銀巴公路時,此關的最後一些遺址也被廢掉了。
三關口戰鬥三關口戰鬥

主要通道

三關口做為內蒙古阿拉善高原通往寧夏平原主要通道,歷史上曾有很多戰事發生在這裡。成吉思汗第三次攻打西夏時,就是把三關口做為突破口的。當時三關口稱克夷門,是西夏重要屯兵之地,在這裡,蒙古軍同西夏軍展開大戰,最後驍勇善戰的蒙古軍攻占此關,兵鋒直指西夏都城中興府。明代這裡更是烽火不斷。到了清朝同治年間,在遍及西北的回民反清鬥爭中,三關口也是回民起義軍與清軍屢次爭奪的戰場。

三關口明長城

三關口明長城位於永寧縣西北邊境的賀蘭山東麓,距銀川市40公里,此關是寧夏與內蒙古阿拉善左旗的交界地,銀川至巴彥浩特公路穿關而過,這裡山脈蜿蜒曲折,地形雄奇險峻。
明朝蒙古韃靼瓦刺等部經常從內蒙古阿拉善台地進入賀蘭山赤木口(今三關口
),直驅中原,明統治者為了邊防安全,特於三關口築長城。據《寧夏古長城遺址》記載,這段長城是明成化年間1465-1485年修築,是西長城的一部分,南起今青銅峽市的大壩堡,北入永寧縣境內。從寧夏由里往外,設頭道關、二道關與三道關。據史書記載,明嘉靖十年(1531年)寧夏襝事齊之耗“萬金”修築了南起大壩堡,北連三關口,長達80公里的長城,後被風沙填平。嘉靖十九年寧夏巡撫楊守禮重新奏築修葺了舊有邊牆,增築了三關口以北長城。
三關口戰鬥三關口戰鬥
當年修築長城時,這裡多沙礫,少土壤,於是軍士們遍剖諸崖谷,得到土壤數處,又因無水,做水車百輛,到關口20多公里的平吉堡取水,與土壤、礫石相拌,夯築而成,堅固異常。
頭道關,中間關門已蕩然無存,此地山勢開闊,是“緩口可容百馬”之處。關口兩側拐彎處,各築一做跨牆方墩台,高出牆面2米,頂部見方3米,南北關牆與長城連線,北關牆順山樑向西延伸,南關牆施向東南,殘牆高7米,基寬6米,頂寬3.2-3.5米。牆頂兩側築有較薄的女牆,女牆殘高50-70厘米,寬25-30厘米。
二道關,頭道關向西6公里為二道關,關口南側有一座20多米高的山頭,山頭上沒有墩台,見方11米,高8米,用黃土夾沙礫夯築,台西南角有腳窩可登頂,墩台與西南山峰之間殘存有長1公里的城牆,殘高2米。
三道關東距二道關2公里,此關兩山相夾,山谷狹窄,一水中分,山險壁峭,地形十分險要,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築關時曾依山而砌有石質長城和深溝各一道。現今已闢為大道,但仍不失險峻之姿。
昔日三關口一帶綿延縱橫的長城墩台烽火台左右連屬,實有西控大漠咽喉要道之險。
今日三關口雖已經殘掾斷壁,但不失當年雄奇險峻,蜿蜒壯麗,仍可想像到當年金戈鐵馬,烽火狼煙的戰爭場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