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市黃河河務移民管理局志

三門峽市黃河河務移民管理局志

《三門峽市黃河河務移民管理局志》是三門峽市黃河河務移民管理局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門峽市黃河河務移民管理局志
  • 作者:三門峽市黃河河務移民管理局志編纂委員會
  • 出版社:方誌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年12月
  • ISBN:780192830X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包括水利樞紐工程建設、水庫移民、三門峽庫區治理、財政管理、黨群工作、人物等章。

作品目錄

封面
三門峽市黃河河務移民管理局志
著作權頁
編纂委員會
供稿人員名單
故縣水庫盧氏區移民村分布圖
圖片
1.1997年5月21日,水利部副部長周文智(左六),黃委副主任座景林(左四)到三門峽庫區檢查防汛工作。
2.1997年5月21日,財政部副部長李延齡(左六),河南省副省長張以祥(左四)在市領導張蘭印(右四)、焦家德(右一)陪同下到三門峽庫區檢查防汛工作。
3.2005年6月18日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葉冬松(右四)在市長李文慧(右一)等市領導陪同下到庫區馮佐檢查黃河防汛工作。
4.1992年7月7日黃委主任亢崇仁(右四)、國家防總辦公室副主任張志彤(左二)在副市長雷克叉(右一)陪同下到三門峽庫區檢查防汛工作。
5.2003年6月18日,黃委主任李國英(右二)在時任市委書記中振君(右一)陪同下,檢查黃河防汛工作。
6.1998年10月,時任水利部移民局局長李天碧(前排中),副局長唐傳利(前排左)等驗收三門峽水庫移民一期規劃項目。
7.2001年5月22日,水利部移民局局長唐傳利(左)、副局長黃凱(右)到澠池檢查工作。
8.黃委移民局局長楊建設(右二)來三門峽檢查工作。
9.省移民辦主任李連棟(左三)在副市長趙光超(左一)陪同下到澠池南村移民後靠點檢查工作。
10.省移民辦副主任蘇清禮(中)在移民家中座談。
11.2002年世行檢查團團長張朝華(右三)、省移民辦副主任王長春(左三)到澠池檢查移民生產開發工作。
1.時任市委書記孫善武(右二)到風景區防浪工程工地檢查工作。
2.2001年5月時任市委書記申振君(右二)到移民住戶了解移民安置情況。
3.市委書記連子恆(左二)陪同省委常委,高教委書記劉春良(左三)到靈寶東古驛查看塌岸情況。
4.1997年時任市長孔玉芳(右二)到義馬移民電廠工地檢查工作。
5.2004年6月22日,市長李文慧(左一)、副市長趙光超(右一)在會興檢查防汛工作。
6.2002年7月黃委紀檢組組長馮國斌(左二)、市委副書記李建中(右二)到三門峽庫區檢查防汛工作。
7.市領導李建順(右一)到風景區防浪工程工地檢查工作。
8.時任副市長張高登(左二)到靈寶馮佐檢查防汛工作。
9.2005年5月副市長趙光超(左三)到三門峽庫區檢查防汛工作。
10.2006年副市長喬心冰(左二)到靈寶馮佐工地檢查搶險工作。
11.世行檢查團團長古納(右一)到義馬檢查移民安置工作。
三門峽水庫大壩
窄口水庫大壩
故縣水庫大壩
小浪底水庫大壩
1999年6月,澠池縣仁村移民搬遷
2001年7月市移民辦在澠池縣樂村舉辦養豬培訓班
澠池縣澗北養牛場
澠池縣班村移民十里舖新村
義馬移民製藥廠
澠池澗北移民新村
三門峽市中央直屬水庫移民遺留問題處理規劃實施管理培訓會議
盧氏范里鄉蔣渠新修移民村道路
陝縣小城村移民人畜飲水水塔施工現場
靈寶市周家灣移民人畜飲水工程
陝縣橋頭村移民蔬菜大棚
靈寶市賀村移民學校
省移民辦領導檢查移民道路建設
盧氏縣山河口大橋
附圖
工程初驗
防訊備石一角
工程管理新貌
集團式土工布袋水中進占施工
2003年7月,靈寶稠桑裁彎疏導試驗工程施工
陝縣七里工程
湖濱風景區工程
靈寶東古驛丁壩工程
靈寶雞子嶺工程
治理後的蒼龍洞小流城一角
靈寶馮佐塌岸
2003年1月黃河凌情
首條漿砌石構築式防汛道路——楊家灣防汛道路
防汛演練
靈寶楊家灣工程中段搶險
領導班子成員
工作會議會場
研討會與會人員合影
對口幫扶盧氏縣潘河鄉清河村
組織離、退休幹部參觀工程
市河務移民局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動員大會會場
在職職工合影
職工文體活動
市河務移民局創建省級文明單位動員大會會場
家屬樓一角
市河務移民局辦公樓
凡例
黃河三門峽水庫潼關至大壩庫區圖
三門峽水庫河南庫區移民村分布圖
小浪底水庫三門峽市淹沒區及移民規劃安置示意圖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章 水利樞紐工程建設
第一節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
一 工程決策、規劃與設計
二 工程建設
三 工程改建
四 工程運用
第二節 故縣水利樞紐工程
一 工程決策、規劃與設計
二 工程建設
三 工程驗收
第三節 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
一 工程決策、規劃與設計
二 工程建設
三 工程驗收
第四節 窄口水庫
一 工程決策與建設
二 工程驗收
三 工程運用效益
第二章 三門峽水庫庫區環境
第一節 地質地貌
一 地形地貌
二 工程地質
三 庫區地震
第二節 氣候
第三節 水文及泥沙
一 水文站布置
二 徑流、泥沙
第四節 水質
第五節 濕地自然保護區
一 核心區
二 緩衝區
三 實驗區
第六節 名勝古蹟
一 亞武山
二 荊山黃帝陵
三 鼎湖灣
四 函谷關
五 周總理視察大營紀念館
六 高陽山景區
七 溫塘神水
八 三門峽黃河公路大橋
九 陝州風景區
十 寶輪寺塔
十一 虢國博物館
第三章 水庫移民
第一節 三門峽水庫移民
一 移民概況
二 前期準備
三 移民遷安
四 移民經費
五 靈寶縣城搬遷
六 陝縣縣城搬遷
七 遺留問題處理
八 其他
第二節 故縣水庫移民
一 移民概況
二 前期準備
三 移民遷安
四 鄉鎮及企事業單位遷建
五 專業項目遷建
六 遺留問題處理
第三節 小浪底水庫移民
一 移民概況
二 前期準備
三 移民遷安
四 規劃實施
五 移民概算及計畫執行情況
六 班村移民滯留
七 移民培訓
八 移民驗收
九 移民監理
十 監測評估
十一 《小浪底水庫移民生產開發項目規劃(2000~2004年)》編制
第四節 窄口水庫移民
一 移民概況
二 移民缺糧補貼
第四章 三門峽庫區治理
第一節 庫區特徵
一 庫段劃分
二 庫容變化
第二節 庫區塌岸塌灘
一 塌岸情況
二 塌灘情況
第三節 工程治理
一 治理原則
二 工程分類
三 工程布設
四 設防標準
五 工程結構
六 防洪工程建設
七 非工程措施建設
八 工程規劃編制
第四節 工程建設紀略
第五節 工程管理
一 管理機構
二 管理制度及管理範圍
三 工程維護
四 附屬設施建設
五 確權劃界
六 工程管理改革
七 管理規劃
第六節 工程簡介
一 雞子嶺工程
二 盤西工程
三 閿東工程
四 楊家灣工程
五 東古驛工程
六 老城工程
七 後地工程
八 北村工程
九 北營工程
十 馮佐工程
十一 城村工程
十二 辛店工程
十三 橋頭工程
十四 七里工程
十五 老君廟工程
十六 南關工程
十七 風景區工程
十八 後川工程
十九 會興工程
二十 王官工程
二十一 東坡工程
二十二 小安工程
二十三 大安工程
第五章 防洪防凌
第一節 防汛管理
一 組織體系
二 制度建設
第二節 防汛措施
一 非工程措施
二 防汛指揮自動化
三 工程措施
第三節 防洪預案編制
一 普查調查
二 預案編制
三 預案執行
第四節 河勢查勘
一 三門峽水庫河南庫區河勢階段性變化
二 三門峽水庫河南庫區河勢各年度變化
第五節 汛情
一 汛情綜述
二 典型水情
第六節 工程搶險
— 1988年東古驛工程險情搶護
二 1997年水毀工程搶護
三 1998年水毀工程搶護
四 1999年水毀工程搶護
五 2000年水毀工程搶護
六 2001年水毀工程搶護
七 2002年水毀工程搶護
八 2003年水毀工程搶護
九 2004年水毀工程搶護
第七節 防凌
第六章 水政水保
第一節 水政管理
一 管理體系
二 河道建設項目管理
三 河道采砂
四 灘涂開發
五 水政執法
第二節 水土保持
一 管理體系
二 水土流失
三 小流域治理
四 小流域治理工程簡介
五 水保規劃編制
第七章 財政管理
第一節 水利事業費
一 機構經費
二 三門峽水庫河南庫區防汛歲修經費
三 三門峽水庫河南庫區中央水利建設基金
四 三門峽市級財政專項經費
第二節 基本建設資金
一 三門峽水庫河南庫區治理項目資金
二 三門峽水庫河南庫區水土保持資金
第三節 移民資金
一 三門峽水庫河南庫區移民遺留問題處理資金
二 三門峽水庫河南庫區、故縣水庫盧氏庫區建設基金
三 小浪底水庫三門峽市庫區移民資金
四 故縣水庫盧氏庫區移民資金
第四節 其他資金
一 三門峽水庫河南庫區維護基金
二 三門峽水庫河南庫區後期扶持基金
第五節 資產管理
第六節 審計監督
第八章 機關建設
第一節機構沿革
一 地(市)機構
二 縣(市)區機構
第二節 人員隊伍
一 人員狀況
二 人員培訓
第三節 基本建設
一 辦公樓
二 住宅樓
第四節 文秘檔案
一 文秘
二 檔案管理
第五節 文明單位創建
第六節 綜合治理
第七節 多種經營
一 經營概況
二 清理整頓
三 遺留問題處理
第九章 黨群工作
第一節黨的工作
一 組織機構
二 黨員隊伍
三 思想政治工作
四 紀檢監察
第二節 群團組織
一 共青團
二 工會
第十章 人物
第一節 人物簡介
一 楊雷虎
二 李景森
三 李紹朴
四 仝孟蛟
五 喬新倉
六 趙永盛
七 王書金
八 趙治業
九 張吉堂
十 史欽周
十一 王增鰲
十二 石忠信
十三 蔡平安
十四 劉殿臣
十五 郭增義
十六 遠紅軍
十七 杜昌元
十八 盧多敏
十九 石華敏
二十 郭辛文
二十一 陳濤
二十二 張維國
二十三 王雙池
第二節 人物表
附錄
一 檔案錄
二 文錄
三 系統內在各種報刊上發表文章一覽表
編纂始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