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河鄉

三里河鄉

三里河鄉環繞確山縣城四周,鄉政府位於三里店,總面積144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256個自然村,總人口46661人。三里河鄉充分發揮環城近郊區位優勢,以發展現代農業為目標,以建設日光溫棚和標準化生豬養殖小區為重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三里河鄉
  • 下轄地區:馬莊村、蓮花村、宋莊村
  • 政府駐地:三里店
  • 郵政區碼:463299
  • 地理位置:環繞確山縣城四周
  • 面積:144平方公里
  • 人口:4.7萬
行政區劃,工業經濟,城市化建設,農業發展,新農村建設,文化建設,基層建設,計生工作,特色村屯,

行政區劃

2012年,管轄18個村委會:馬莊村、蓮花村、宋莊村、趙莊村、八里岔村、尚莊村、秀山村、中店村、劉莊村、南泉村、北泉村、老臧莊村、後樓村、董莊村、盤龍村、周灣村、羅崗村、貫山村。

工業經濟

三里河鄉黨委政府一班人牢固樹立“發展高於一切,實力決定一切”的理念,立足本鄉區位優越、交通便利的優勢,搶抓東西合作帶來的大好機遇,確立了“工業興鄉,工業富鄉,工業強鄉”的發展思路,把招商引資上項目發展工業列為鄉黨委、政府重中之重的中心工作。 該鄉通過層層召開動員會、舉辦專題報告會、到發達地區參觀等形式,解放乾群思想,轉變乾群觀念,樹立“無工不富”理念,聚合了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力量;通過建設城東工業集聚區,完善基礎設施,制定優惠政策,最佳化投資環境,打造招商平台,形成了項目聚集的“窪地”;通過目標驅動、關係聯動、重獎激勵等措施,形成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招商引資局面;通過建立招商項目庫,製作招商光碟、宣傳畫冊,成立招商信息中心,藉助東西合作平台,多形式、多途徑推介該鄉區位、交通、環境、政策和園區優勢,引來了八方客商;通過整治企業周邊環境,淨化企業經營環境,嚴厲打擊干擾項目建設的違法行為,營造出了親商、安商、富商的社會氛圍。
三里河鄉三里河鄉
隨著紅山里糧油加工、鑫瑞高科、三陽鋁業、華泰藥業等超千萬元項目的落地,項目帶動戰略在該鄉開花結果,並實現了由農業大鄉向工業大鄉的跨越。2008年1-8月,已引進項目16個,引資2.3億元。

城市化建設

城中村改造工程是三里河鄉黨委、政府積極回響縣委、縣政府打造花園城市號召,開展的一項艱巨的任務,其中最熱點的問題就是拆遷問題。在拆遷中,三里河鄉黨委、政府用和諧拆遷打造陽光政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愛民路北段拆遷改造工程是確山縣2008年12項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工程之一,需動遷居民120戶,拆遷房屋面積18000平方米,拆遷改造區域面積32000平方米,拆遷面積之廣,情況之複雜,任務之重在確山縣前所未有。在拆遷過程中,該鄉堅持以民眾利益為根本,積極探索推行和諧拆遷安置模式,實現了拆遷工作順利,被拆遷民眾滿意,社會公眾支持的多贏局面
三里河鄉三里河鄉
堅持“惠民拆遷”,爭取民眾支持。一是按照拆遷方案,被拆遷戶均可得到較高的現金補償收入,購置只收取建築成本價,且配套完善、手續齊備、能自由買賣的安置房。二是鄉政府出資統一規劃了建設用宅基地,是農戶的,除安置房外,另可享受宅基地安置。三是對困難拆遷戶,採取一事一議的政策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四是同步啟動了牛莊安置小區建設,儘快讓被拆遷戶搬進新居。該小區總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現已成為一個環境優美、設施完備、時尚典雅,洋溢著的現代氣息的居民新區。
堅持“依法拆遷”,維護民眾權益。一是科學制定政策。在學習借鑑先進地區成功做法,總結本地拆遷經驗的基礎上,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出台了《愛民路北段房屋拆 遷改造計畫和補償安置方案》。二是嚴格執行政策。拆遷全過程堅持以政策為衡量尺度,“一把尺子量到底”。三是健全監督機制。在拆遷辦設立了舉報箱,公布了舉報電話,全程接受民眾監督,並積極邀請人大、紀檢監察、檢察、信訪等部門對拆遷工作進行跟蹤監督。
三里河鄉三里河鄉
堅持“陽光拆遷”,贏取民眾信任。為了取信於民,愛民路拆遷工作全程“陽光”操作:一是“陽光”現場管理。在拆遷現場實行詳細的公示制度,切實增強拆遷工作的透明度。二是“陽光”拆遷政策。做到“三個充分、兩個到位、一個嚴格”:即讓拆遷戶有充分理解消化拆遷政策的時間、有充分的協商過程、有充分的搬遷準備;堅持拆遷政策宣傳到位、拆遷安置補償標準落實到位;嚴格執行補償標準,絕不讓第一個簽定協定的少得一分,也不讓最後一個簽定協定的多占一毫。三是“陽光”拆遷評估。拆遷辦按照拆遷估價規程的要求,堅持做到在拆遷現場進行公開評估結果,讓每個住戶知曉全部的補償價值情況,有效保證了拆遷評估價值的公正性和真實性。
通過紮實細緻的工作,這次拆遷得到了絕大多數民眾的理解和支持,沒有發生一起強拆事件,從而減少了拆遷成本,加快了拆遷進度。
三里河鄉
加速城建進程,創優發展環境。三里河鄉採取多元化投資、市場化運作、滾動式發展的辦法,籌措資金2000多萬元,實施了政府搬遷工程,改變了該鄉“進城無城”的面貌,以政府新址為中心,具有現代氣息的小城鎮初具雛形,彰顯了良好形象,最佳化了招商引資環境;高標準建成了汽車客運東站、夏莊農貿市場、金河廣場、工業集中區小遊園、城東機動車停車場和建材市場等一批市政精品工程,不僅完善了縣城功能,而且為縣城順利通過省級衛生縣城驗收,作出了積極貢獻。

農業發展

2006年以來,三里河鄉黨委、政府緊緊圍繞新農村建設的目標要求,搶抓政策機遇,創新工作舉措,堅持點面結合,發展現代農業,整治村容村貌,培育先進文化,建設文明新村,取得 了顯著成效。
三里河鄉三里河鄉
發展現代農業,建設高效園區。2007年以來,該鄉充分發揮環城近郊區位優勢,以發展現代農業為目標,以建設日光溫棚和標準化生豬養殖小區為重點,整合項目資金,集中人力財力,積極建設高效農業示範區。
他們先後選派100多名思想解放、懂經營、會管理、頭腦活的鄉村幹部、個體大戶和致富能手到開封通許、山東壽光、陝西楊陵等地參觀學習,率先發展日光溫棚和生豬規模養殖;鼓勵鄉機關幹部在新農村示範區參股投資或租地獨立經營養豬場或日光溫棚,解除了部分農民對發展規模養殖和溫棚經濟的種種顧慮。二是獎勵扶持,激發熱情。該鄉出台了發展高效農業獎勵扶持政策,即每建一個標準化養殖小區,鄉負責協調一年貼息貸款20萬元,獎勵農戶6萬元,獎勵村5000元;每建一個標準化溫棚小區,鄉負責協調貼息一年貸款20萬元,獎勵農戶3萬元,獎勵村5000元;每建一座標準化雙膜拱棚,獎勵農戶500元, 獎勵村100元;新育園林花卉集中連片50畝,或造林苗木集中連片100畝,鄉獎勵農戶3萬元,獎勵村5000元。2007年兌現獎金66萬元,極大地激發了農戶發展高效農業的熱情,調動了村幹部帶領村民發展高效農業的積極性。三是公司管理,協會保障。該鄉成立了金陽光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為發展高效農業戶提供產供銷、資金、技術、信息一條龍服務。同時,該鄉還成立了養殖協會、蔬菜協會、花卉協會,組建經紀人隊伍,確保高效農業健康發展。該鄉已建標準化養殖小區33個、養豬場330座,出欄30000餘頭,實現產值5000餘萬元;建標準化日光溫棚60座,拱棚120座,黃瓜、番茄、辣椒等反季節蔬菜效益良好;百畝高檔花卉園、160畝淡水養殖小區正在建設中。
三里河鄉三里河鄉

新農村建設

三里河鄉黨委、政府多措並舉引導乾群整治村容村貌,建設宜居家園,打造文明新村樣板。一是綜合整治農村環境,積極創建衛生村組。該鄉先後投入財政資金180餘萬元,動員乾群捐資100餘萬元,用於創建村環境的綜合整治,先後整治村組幹道25條60餘公里,硬化路面15000 平方米,新修排水溝12條4000米,維修排水溝16條3800米,清淤10000米,治理農村“五亂”1200處(起)。後樓村、劉莊村被命名為“省級衛生村”。二是實施整村推進,建設文明新村。該鄉爭取項目和幫扶資金200多萬元,鄉財政出資50多萬元,動員受益民眾捐資30餘萬元,鄉機關幹部出義務工2000多個,對後樓和劉莊兩個村民組的村容村貌進行了全面整治、美化。三實施沼氣工程,建設生態家園。2006年以來,該鄉引導農戶發展沼氣,在機關幹部、學校教師、企業老闆中廣泛開展了“建沼親情”活動,該鄉戶用沼氣池已達5370戶,沼氣入戶率已達36%,“一池三改”率已達75%,推廣沼氣熱水器1000多台。
三里河鄉三里河鄉

文化建設

2007年,該鄉堅持以文化建設為抓手,豐富民眾精神生活,培育新型農民,促進鄉風文明。一是大力發展牆體文化,激勵農民建設新農村。在16個行政村村委所在地分別規劃布 置了新農村建設文化長廊,印製14000張“新農村、新農民、新風尚”彩色噴繪發放張貼到戶。二是組建文化宣傳隊伍,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鄉財政先後出資5萬餘元,獎勵扶持蓮花、後樓、八里等村組建文化宣傳隊伍,舉辦文化活動。三是加強文化陣地建設,培養造就新型農民。該鄉多方籌資,高標準建起12個村文化大院,16個農民文化健身廣場,為農民休閒娛樂提供了好去處;新建“農家書屋”12個,添置農村實用科技圖書20000餘冊,光碟5000多張,並免費向農民借閱、出租。如今,在該鄉農民比創業致富,比文明誠信,比家庭和諧,比遵紀守法,比奉獻公益,比幫弱助困已蔚然成風,全鄉上下處處呈現出風清氣正、欣欣向榮、平安和諧的好局面。
三里河鄉三里河鄉
三里河鄉黨委高度重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出台了實施意見、辦法及獎勵政策,大力實施了“農村文明信用工程”,紮實開展了“道德儲蓄”活動,廣泛開展了“文明農戶”、“文明村民”評選活動,民眾性的文化活動和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豐富多彩。2005年6月14日,該鄉蓮花村舉辦的“豐收樂——和諧蓮花農民文化節”吸引了省、市多家主流媒體前往報導。2005年,三里河鄉政府機關被命名為市級文明單位,後樓村被評為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蓮花村被評為全省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2006年初,後樓村和蓮花村又被定為市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村。

基層建設

三里河鄉黨委堅持以黨的建設為總抓手,以發展鄉域經濟、建設小康社會、構建農村和諧社會為目標,團結帶領全鄉人民,解放思想,務實重乾,拼搏進取,勇創一流,取得了驕人的業績,使全鄉的綜合經濟實力躍居全縣第一名,進入全市前十名行列。 加強自身建設,樹立良好形象。三里河鄉黨委按照“團結、民主、廉潔、高效、一流”的目標,切實加強黨委自身建設,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強化宗旨意識,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利益觀、政績觀;增強學習現代科技、文化、法律和社會知識的自覺性、主動性,不斷提高執政、決策水平和駕馭市場經濟、應付複雜局面的能力。鄉黨委成員時時以身作則,處處率先垂範,營造出了奮發向上、幹事創業的工作氛圍。
三里河鄉三里河鄉
加強隊伍建設,提高黨員素質。一是全面加強教育培訓。該鄉充分發揮鄉黨校和村支部活動陣地的作用,每年堅持分期、分類、分層次對全鄉黨員進行教育培訓,組織黨員學習理論、黨章和業務知識,提高黨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二是積極推行了設崗定責管理模式,加強了對無職黨員和流動黨員的管理。三是通過開展“爭先創優”、“黨員聯戶”、“結對幫扶”等主題實踐活動,為廣大黨員提供了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平台
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增強黨組織的活力。一是深入開展黨建“三級聯創”活動,努力創建“五好”鄉鎮黨委和“五好”農村黨支部。2004年,三里河鄉黨委被縣委命名為“五好”鄉鎮黨委,後樓村黨支部被省委組織部命名為“五好”農村黨支部,被市委表彰的還有紅旗村黨支部、蓮花村黨支部。全鄉16個農村黨支部80%以上達到縣以上“五好”標準。二是大力推進“雙強”工程。通過制定規劃,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廣泛選拔,精心培育,嚴格管理,大膽任用,多管齊下,幫扶引導,整頓後進,該鄉16個村90%的村支部書記、65%的村幹部、40%的農民黨員達到“雙強”標準。

計生工作

確山縣三里河鄉計生協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緊緊圍繞全鄉育齡民眾的種、養、加三大支柱產業,加大信息服務工作力度,初步建成了以電腦信息、遠程電話諮詢服務為主的信息服務體系。全鄉16個計生協會都建立了信息服務站,初步形成了以鄉為中心、村為主體、村民組為延伸的農業信息服務體系
手機簡訊發布。隨著農村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廣大育齡民眾使用手機的越來越多。據統計,該鄉農村手機用戶已達1000多部。為使育齡民眾這個龐大的手機用戶群能更便捷地獲得種、養、加信息,2007年,該鄉計生協與鄉網通分公司、移動分公司合作建成了育齡民眾手機簡訊信息服務平台。邀請縣鄉農業專家和信息員,結合農時季節,採集、整理實用的種、養、加信息,編輯成簡訊,面向全鄉農村育齡民眾手機用戶發布。簡訊的內容主要有:實用技術的連續發布;計生政策、法規、農產品價格行情、市場供求信息;農時信息。截至目前,全鄉共發布各類手機簡訊800多條,涉及用戶2400多戶。
熱線電話諮詢。三里河鄉在16個村計生協會開通了種植技術、畜牧獸醫、土壤肥料和溫棚管理等4條服務熱線,邀請了業務精通、了解全鄉農業生產情況的專家為服務熱線諮詢員。村民遇到問題,隨時撥打熱線電話,即可直接與專家溝通,獲得個性化服務。
現代網路搜尋。三里河鄉計生協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依託,以網際網路等現代信息傳媒為載體,在各村建立了農業信息網站。同時,各村計生協信息服務站設立了信息公示欄,按照“看得懂、記得牢、實用強”的要求,編寫農業信息,定期更新內容,讓無條件通過手機和電腦獲得信息的育齡民眾及時得到信息。村民在生產過程中遇到難題,可在網上找辦法,尋“處方”。

特色村屯

確山縣三里河鄉後樓村位於確山縣城南5.5公里,107國道西側,全村有25個自然村,27個村民組,987戶,3380人,面積11平方公里,耕地5840畝。後樓村黨支部、村委會堅持以建設文明和諧的小康村為目標,積極帶領乾群改善農村、農業基礎條件,引導農民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建設農村精神文明,全村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人民民眾安居樂業,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康村、文明村。
在農業生產中,村“兩委”積極帶領民眾種植優良品種,農業生產連年取得大豐收。1994年,村“兩委”從省農科院引種小麥8329良種進行試種取得成功後,在全村推廣4000畝8329良種,獲得大面積豐收,出現了眾多高產典型,個別戶畝產達1200斤以上。1998年,村“兩委”引進的“梅營一號”紅薯高產品種在當年大旱的情況下,有些戶的產量仍達萬斤以上。1999年,村“兩委”引種的“澄海一號”玉米品種,春玉米產量突破700公斤,夏玉米產量達450公斤以上。2001年,村“兩委”引導民眾種植的“9023”優質小麥3000畝,平均畝產550斤。在村“兩委”的引導和帶領下,種植優良品種、發展“一優”、“雙高”農業已成為後樓村民眾的自覺行動。
由於水源充足,該村民眾在沿河地帶紛紛發展養殖業。牲畜糞便流入河中,給魚類提供豐富餌料,形成了養殖業的良性循環。後樓村已發展100頭以上養豬大戶24戶,1000隻以上養雞大戶32戶,50隻以上養羊大戶28家,20頭以上養牛大戶16家,10畝以上水面養魚戶12家。2004年,後樓村牛存欄500頭,生豬出欄12000頭,山羊出欄6000多隻,雞、鴨、鵝存欄20萬隻,魚上市12萬斤,養殖業實現產值1000多萬元。其中,年創利5萬元以上大戶發展到20多戶。後樓村擁有100萬元資產的養殖戶達12戶,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後樓村民眾有種植西瓜的傳統和歷史,但連年種植易死苗。為克服這一難題,2001年,村“兩委”從鄭州果林研究所請來魏同教授到村里辦學習班,講西瓜嫁接技術,解決了種植難題後樓村每年種植西瓜3000畝以上,產值達400多萬元,僅此一項,人均增收1000多元。2003年,該村種植的早熟嫁接西瓜3500畝,都趕在了汛期之前上市,畝均收入達1500元以上。如今,西瓜種植已發展成為該村的品牌農業,其產品因品質優叫響豫、鄂、皖、湘四省,每到收穫季節,四面八方的商販爭相前來搶購。
走近後樓村,村莊樓房林立,汽車來回穿梭,工廠熱鬧非凡,一派都市氣象,出門坐公交,下地騎摩托,說話用手機,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在後樓村民眾富裕的同時,後樓村黨支部也贏取了一個又一個榮譽。1998—2003年,該村先後被駐馬店地區(市)授予治安模範村、奔小康示範村、畜牧發展示範村、計畫生育工作先進村、村民自治先進村。2002年,村團支部被團中央授予“五好紅旗團支部“稱號。2000、2004年,村黨支部被省委組織部授予農村五好黨支部稱號。2004年,村黨支部被駐馬店市委授予十佳紅旗村黨支部。2005年,後樓村被中央文明委評為創建全國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