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趾鶉

鳥綱是三趾鶉科動物的統稱,亦稱“水鵪鶉”。形似鵪鶉而較小,缺後趾。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三趾鶉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鶴形目
概述,特徵,分布,分類,黃腳三趾鶉,棕三趾鶉,

概述

三趾鶉
button quail
鳥綱,三趾鶉科動物的統稱。形似鵪鶉而較小,缺後趾。亦稱“水鵪鶉”。
我國較常見的有黃腳三趾鶉和棕三趾鶉等。
三趾鶉

特徵

鶴形目(Gruiformes)三趾鶉科(Turnicidae)15種體圓的小型鳥類的統稱。分布都限於舊大陸溫暖地區多灌叢的草原。羽色暗淡,體長13∼19公分(5∼7吋),翅短而圓。蹲伏迂迴地竄過草地,飛行力弱,飛行時呼呼作響。常單個或成對行動,可能和真正的鶉類會合成群。雌鳥較雄鳥大且色型較鮮明,由雌鳥進行求偶表演和營巢。雄鳥很少鳴叫,負擔抱卵和育雛。在一個繁殖季節里,雌鳥與幾隻雄鳥交尾,產卵後馬上離去。孵化期12∼13天,是所有早成鳥中孵化期最短者。幼雛出殼兩周內即能獨立生活,這期間即兩次換羽,6∼7周齡即達成體大小,不到3月齡就可繁殖。

分布

條紋三趾鶉(Turnix sylvatica,即林三趾鶉)分布最廣,產於西班牙的南部、非洲、東南亞到菲律賓;體長15公分(6吋),有條紋,上體淺紅灰色,下體色淡,具橙色胸部塊斑,兩脅有黑點。雌雄相似。紅背三趾鶉(T. maculosa)與之近似,分布於澳大利亞-巴布亞地區。普通三趾鶉(T. suscitator,即棕三趾鶉)分布於印度和印度以東,繁殖期的雌鳥喉部變黑。最北方的種(分布自印度到中國東北)是黃腳三趾鶉(T. tanki),也叫印度三趾鶉或中國三趾鶉。非洲乾旱平原的百靈三趾鶉(Ortyxelos meiffrenii)外形更像百靈而不像鶉,翅膀比三趾鶉長,飛行力較強,體長約13公分(5吋)。

分類

黃腳三趾鶉

一、【物種名稱】黃腳三趾鶉
【拉丁文名】Turnix tanki blanfordii
【物種特徵】
體長15-18㎝,頭頂黑褐色,頰黃色。北部羽毛主要為黑、赭、灰三色相雜。翼羽淡黃,綴有黑色斑點。胸部淡紅,兩側亦有黑點;腹部白色。食性似鵪鶉。
夏季在我國東北、河北、山東和長江中下游一帶繁殖;秋遷華南以及泰國、越南等地越冬。

棕三趾鶉

描述:體小(16厘米)的黃褐色鶉樣鳥。雌鳥體略大,頦及喉黑,頂近黑,頭部灰白色斑駁。雄鳥頭頂多褐色,臉頦具褐色及白色紋,胸及兩脅具黑色橫紋。雄雌鳥的上體褐色斑駁,胸及兩脅棕色。虹膜-棕色;嘴-灰色;腳-灰色。
叫聲:雌鳥求偶叫聲為持續數秒的krrrr聲,常夜間鳴叫。
分布狀況:亞種blakistoni為留鳥,見於華南的熱帶地區及海南;rostrata在台灣,plumbipes在雲南西南部至怒江以西及西藏東南部。在海平面至海拔1500米的適合生態環境下為地方性常見。
分布範圍:印度、日本、中國南部、東南亞、菲律賓、蘇拉威西、蘇門答臘、爪哇、巴厘及小馬來諸島。
習性:單個或成對於開闊多草地。人近時跳起,貼地低飛20餘米又遁入草中。
國家保護等級:未列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