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義村(山東省武城縣老城鎮三義村)

三義村(山東省武城縣老城鎮三義村)

雲南省玉溪通海縣九街鎮三義村位於衛運河東岸,鎮政府駐地南部,舊時稱為“南屯”。耕地面積131公頃,人口1762人。

“花槓舞”又稱“抬花槓”,是由民間宗教活動“大姑出遊”演化而成的民間傳統舞蹈,自古至今流傳在武城縣及衛運河兩岸的周邊縣份,富有濃郁的燕趙民間風情,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屬於珍貴的民族文化藝術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三義村
  • 外文名稱:San yi village
  • 地理位置:衛運河東岸
  • 面積:耕地面積131公頃
  • 人口:1762人
  • 耕地面積:131公頃
花槓舞起源於明朝弘治年間。據傳明弘治年間武城一帶連年乾旱,稼禾不生。某年農曆四月十八日,人們突見城東“娘娘廟”里出現了一位仙姑,腳踏祥雲升於半空,手提花籃邊走邊撒,所到之處萬物復甦,稼禾生芽,果樹開花,然後在南屯上空落下不見蹤影。人們奔走相告,認為這是王母娘娘派她的女兒前來拯救這方生靈來了。民間認為,仙姑是“王母娘娘”的大女兒,於是在南屯修了座大姑廟,內有“大姑”塑像,從此祭祀香火不斷。
“抬花槓”原是由人們抬著花籃去祭祀“大姑神”的一種儀式衍生而來。傳說“大姑神”愛花,人們便抬著花籃在“大姑廟”前表演各種舞蹈動作,表達對大姑神的敬仰,並博得她的歡心。由於南屯系武術之鄉,抬杠人大多有武術功底,表演動作集舞蹈與武術於一體,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表演形式。為了祈求“大姑神”的保佑,人們便把每年農曆四月十八日定為“大姑”回娘家的日子,稱為“大姑出嫁”或“大姑出巡”。到清代乾隆年間,抬花槓發展到鼎盛時期,樂隊規模越來越大,演出活動也由南屯波及到整個縣城及周邊地區。“抬花槓”已摒棄了原來宗教儀式的表演方式,舞步動作及表演套路也得到進一步規範,高者為師,傳承有序,形成了武城抬花槓民間藝術。
每逢農曆四月十八日“大姑出遊”的日子,南屯村的花槓隊便與東屯的架鼓隊結合在一起演出。飲馬莊的扎彩匠負責扎制花槓、栩栩如生的大姑神像及“大姑出巡”所用的紙人、紙馬、紙鬼神、紙船彩車等。出巡隊伍集合在大姑廟前,由族長在大姑神像前焚香叩首,恭請“大姑起駕”。東屯村架鼓隊開路,幾十面、多則上百面大鼓與鑼、鈸、鐃等,在手鑼引領下,“72番鼓點”震天動地,和諧悅耳。後邊緊隨南屯村18副花槓,彩車推著的紙人、紙馬和抬著行進的大姑神像,最後面是紙船形狀的彩車。凡“大姑神”所巡之處,居民安樂,禾穀豐熟,百物生長,萬事興隆。各村族長們都竟相請大姑神到本村一巡,致巡接連四、五天不斷。隊伍每到一個村莊,花槓便撂場表演,抬杠人各顯其能,競獻舞蹈、武術技藝。各村的善男信女們,將香燭紙馬放進彩船里,出巡完畢,人們把大姑神像抬至娘娘廟前,將紙人、紙馬及大姑神像一起“傳送”(即焚化),寓意為大姑回了娘家。
1950年代以來,抬花槓藝術也與龍燈、獅舞等其他民間藝術形式一起出現在春節、元宵等節慶場合。1979年,武城縣文化館對“抬花槓”進行發掘整理和藝術加工,並搬上舞台,在德州市文藝匯演中獲優秀節目獎。同年,赴省匯演獲山東省優秀節目獎。1984年,中國舞協將“抬花槓”錄相保存。1992年,收入由中國ISBN中心出版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成為國家藝術學科重點研究項目;在中國瀋陽國際民間文化藝術匯演中榮獲優秀節目。1996年,參加山東省委宣傳部、文化廳舉辦的齊魯民間廣場藝術展演,榮獲“黑牡丹獎。2006年12月,“花扛舞”被評為省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