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平谷地震

三河—平谷地震

1679年9月2日(清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中國河北省北部燕山地震帶發生大地震。震中位於河北省大廠縣夏墊鎮。此震是中國東部人口稠密地區影響廣泛和損失慘重的知名歷史地震之一,是北京附近歷史上發生的最大地震。震級估計為8級。

基本介紹

  • 名稱:三河—平谷地震
  • 時間:1679年9月2日已時
  • 地理位置:震中位於河北省大廠縣夏墊鎮
  • 震中經緯度:40.0°N,117.0°E
  • 震級:芮氏8級
  • 震中烈度:Ⅺ度
  • 傷亡人數:不詳
  • 英文名稱:Sanhe Pinggu earthquake
簡介,形成,影響,

簡介

據史書記載,以河北省三河縣和北京市平谷縣的災情最重,震中烈度為Ⅺ度,破壞面積縱長500千米 ,北京城內皇宮有多處損壞。據《乾隆三河縣誌》記載:“巳時地震,從西北至東南,如小舟遇風浪,人不能起立,城垣房屋存者無多,四面地裂,黑水湧出,月余方止,所屬境內壓斃人民甚眾。”《民國23年平谷縣誌》記載:“七月平谷地震極重,城鄉房屋塔廟蕩然一空,遙望茫茫,了無障隔。”據統計三河縣地震死亡2677人,平谷縣死亡1萬餘人。

形成

從地質構造上看,該區處於燕山隆起帶與華北平原沉降區之間的過渡帶,北北東向同近東西向的二組斷裂在此交匯,地質構造複雜。華北地區大地震的重複期約300年。1976年的唐山地震發生在此震以後的297年,與此復發期的估計是吻合的。從公元1000年左右到1679年三河-平谷8級大震發生,該地區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7次,兩次較強的地震是1057年北京南郊的6.75級地震和1484年居庸關-帶的6.5級地震。距三河-平谷地震區最近的-次強震是1665年4月16日通縣的6.75級地震。三河-平谷8級地震發生之後一個月內發生強餘震10餘次。其中9月3日、9月5日及9月29日4次強餘震估計震級均在6級左右。主震三個月以後,餘震強度才逐漸減弱,有感餘震延續了一年多。
三河—平谷地震三河—平谷地震

影響

三河—平谷地震(Sanhe Pinggu earthquake)震中烈度:Ⅺ度。烈度V度區包括北京、河北、山東、河南、山西等省全部;內蒙古、遼寧、江蘇、安徽、陝西、甘肅、吉林等省部分地區。災情:極震區面積達1800平方千米。其中三河縣死亡3000人,平谷縣死人60%~70%。重災區10餘縣,北京也是重災區,全城死亡480餘人,房屋倒塌12798間,損壞18028間。輕災區包括延慶、房山、新城、昌黎、定縣、天津等20餘縣市。
總共死亡人數不詳。構造上位於東西向陰山—燕山隆起帶與北北東向華北平原沉降帶的結合部位,地震發生在大廠凹陷西部邊緣,巨觀震中位於北北東向具有長期劇烈活動性的夏墊斷裂帶上。強震是在地殼原有斷面上的再破裂,可能為右旋走滑正斷層;三河—平谷地震是在北東東向區域主壓應力作用所形成的構造格局基礎上,由於局部附加應力場的作用,導致在特定地區的應力釋放而產生的。
三河—平谷地震三河—平谷地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