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周期性

地震周期性

一個地區經過地震活動頻度相對較高時段以後,總是要經過地震活動頻度相對較低、強度相對較弱的平靜時期,這種地震活躍期和平靜期交替出現的特點,被稱為地震周期性(earthquake periodicity)。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震周期性
  • 英文:(earthquake periodicity)
  • 定義:地震活躍期和平靜期交替出現的
  • 拼音:dizhenzhouqixing
簡介,依據,歷史數據,地震活動特點,

簡介

一定地區內的地震活動有相對平靜和顯著活動相互交替轉換的現象,這種平靜期與活躍期交替出現的現象,稱地震活動的周期性。即在某時期內地震少且強度低,而在另一時期內地震多且強度高。前者是地震活動平靜期,該時期內以能量積累為主;後者為地震活動的活躍期,該時期以能量釋放為主。

依據

一定區域內一定時期的地震活動特性。包括地震的時間、空間分布特點、地震頻度地震強度及震源特徵等。研究地震活動性,主要是根據地震觀測系統測定的(或歷史資料中記載的)地震發生的時間、空間位置震中位置和震源深度)和頻度、強度(震級震中烈度)等基本參數,研究這些參數之間的相互關係。

歷史數據

早期的地震活動性研究側重於描述地震的地理分布和分析地震活動的區域特徵。20世紀中葉以後,提出了地震預測的研究課題。人們為了尋找大地震的前兆,在地震活動性研究中也著重分析考察大地震前後中小地震的時空圖像。表示地震活動隨空間的分布,最簡單的方法是將已發生的各次地震根據它們的地理坐標,按照各自的震級以一定的符號標示在地圖上。這種平面圖稱為震中分布圖。表示地震活動隨時間的分布,最簡單的方法是在時間軸上按照各次地震的發震時刻畫出一系列豎線,用豎線的高度表示震級。這種坐標圖叫做M-t圖。也可以將地震的震級換算成地震釋放的彈性波能量(能量可以求和),用能量(和)來作平面圖和坐標圖。一定區域內在一定時期發生的大小地震數目是不相同的,較小的地震發生較多。用最小二乘法可以得出一個統計關係式:
lgN=a-bM式中a和b是常數,M是震級,N是在M±△M小區間內發生的地震次數。可以看出,當震級M增大時,頻度N即減小。對於全球大板塊邊界上的地震,b約為1.0;對於大陸板塊內部的地震,b約為0.7~0.8。b值也可能隨時間而變化,這也是地震活動性研究的內容之一。

地震活動特點

地震活動在時間軸上分布的一般特點是起伏性和準周期性。一定區域內地震活動的活躍期和相對平靜期常交替出現。地震的發生沒有嚴格的周期性,但有準周期性或稱重複性。例如中國1679年的三河、平谷地震和1976年的河北唐山地震同屬燕山震帶,時間相隔297年,而對實際資料的統計表明,華北全區地震活動存在300年左右的準周期性漲落。因此可以說,中國華北地區的大地震重複期約為300年。在小的時間尺度上同樣存在地震活動的起伏性。在某些大地震發生之前,中小地震的活動頻繁,繼而突然平靜,因此所謂的密集-平靜現象被認為是大地震的一種前兆。
地震活動的空間分布有很大的不均勻性。從歷史大地震的事實可知,某些地區和地帶有很高的地震活動水平,而另一些地區地震活動相當微弱。過去多次發生強烈地震而平時中小地震又比較密集的地帶稱為地震帶。全球共有5個大的地震帶。在小的空間尺度上同樣存在地震活動的不均勻性。在某些大地震發生之前,在未來大地震震中的周圍,中小地震常密集地發生,形成環狀,而中心部分形成空區。也有的地區,中小地震的發生常排列成條帶狀,或者有兩個同時出現的條帶互相交叉,而未來的較強的地震可能發生在兩個條帶的交叉點附近。有些地區,大地震的震中在一定時期內形成網路狀分布,未來大地震將可能發生在網路結點的空缺部位;在另外一些地帶,地震活動傾向於按一定方向的遷移。這些地震活動圖像反映區域構造應力的發展過程,也可能為地震預測帶來某種信息。
進入20世紀,全球地震活動逐年變化,淺源地震和深源地震的活動在50年代有一個顯著的下降。因此20世紀下半期的地震活動水平比上半期顯著降低,但仍有起伏。1976年是全球也是中國地震活動的高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