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探三疑教學法

河南省西峽縣以楊文普為首的團隊探索了多年的“三疑三探”教學模式,只有四個教學環節:設疑自探——解疑合探——質疑再探——運用拓展。“三疑三探”的好處就在於緊扣了一個“疑”字和一個“探”字。“疑問疑問,有疑便問”,有了疑問才會思考,才會探索,所以課堂的開始首先要提出問題,用問題來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和興趣。當然問題也不是一次提出,在課堂教學中要不斷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一波剛落,一波又起,環環相扣,持續推進課堂教學的進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探三疑教學法
  • 外文名:Santansanyi pedagogy
  • 性質:教學方法
  • 地區:河南省西峽縣
創立者,基本概念,特徵,基本模式,意義,特點,價值與推廣,

創立者

河南省西峽縣的楊文普2003年,從教體局調到教研室當主任。教研室作用發揮的好壞直接關係著全縣教學質量的優劣。楊文普深感肩上擔子沉重。他深知,今日之學生即將來之公民,而將來所需要的公民,即今日應當養成的學生。因此,培養能適應未來社會挑戰和競爭的合格公民,應成為當代教育的重中之重。然而,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灌輸式”教育模式始終置學生於被動地位,學生的積極性很難被調動起來,更不用說張揚個性、培育創新意識了。
面對新課程改革,如何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楊文普認為,關鍵是要改進教學方法,把課堂還給學生,探索能引起學生興趣的教法。於是,從04年開始,楊文普帶領教研室人員到基層蹲點同基層教師一同備課、授課摸索經驗。實踐中,他們根據新的課改理念和要求,大膽改革,變由教師傳授為主為由學生提問為主。他們認為,學生學“答”最多是“青出於藍而止於藍”,而學生學“問”,才能做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汲取以往好的教學方法的基礎上,經過將近一年的實踐積累,他們逐步探索出了一套通過學生疑探結合解決問題的新的教學模式,即“三疑三探”教學模式。

基本概念

是從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出發,依據新課標的要求和學生的認知規律,讓學生學會主動發現問題,獨立思考問題,合作探究問題,歸納創新問題,勇於評價問題,同時養成了學生敢於質疑、善於表達、認真傾聽和不斷反思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了他們的組織、表達、思維等方面的能力,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學習,思考、探索、創新,快樂,全面體現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實現了教與學方式的徹底改變,走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推進課堂教學的改革之路。

特徵

特徵是變傳統的接受型為思考型,其先進性主要體現在不是只看到了知識本身的客觀性、確定性,而更重要的是看到了知識與人的關聯性,創設了以人的生命自由、和諧發展為根本立場的教育場所。

基本模式

“三疑三探”教學模式的操作流程包括四個環節,即:設疑自探—解疑合探—質疑再探—運用拓展。
第一步:“設疑自探”。這是課堂的首要環節,也是課堂導入的過程,即圍繞教學目標,創設問題情景,設定具體問題,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學自探。
這一環節一般涉及三個步驟。①創設問題情景。上課剛開始教師就要通過生活實例、社會熱點、口頭(肢體)語言、音像資料、實驗操作等方法,迅速點燃學生思維火花,儘快形成問題氛圍,使學生生疑,同時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②設定自探問題。根據學科特點,針對不同課型,自探問題可以由教師圍繞教學目標直接出示,也可以先由學生髮散性提出,然後師生歸納梳理後提出,若問題還沒有達到目標要求,教師再補充提出,無論採用哪種方式,教師都要明白:自探問題的“主幹”就是本節課學生應掌握的學習目標,是引導學生自學課本的提綱,問題設定的是否準確、簡明和恰當是一節課成敗的根本。③學生自探,也就是學生針對自探問題學習文本,自主探究,這裡要讓學生做到三個明確:一要明確本次自學內容或範圍;二要明確自學的方法,例如看書,是邊看書邊類比回憶,還是邊看書邊練習(操作);三是明確自學的要求,即用多長時間,應達到什麼要求,屆時如何檢測等。
第二步“解疑合探”。是指通過師生或生生互動的方式檢查“自探情況”和共同解決自探難以解決的問題。這裡要解的“疑”既包括設疑自探中所設的“疑”,也包括自探中派生出的新的疑問。這裡的“合探”一般包括三種形式①提問與評價。操作辦法是學困生回答,中等生補充,中等生或優等生評價。讓學生學會表達、學會傾聽、學會思辨、學會評價主要在這一環節培養和體現。②討論。通過提問檢查,如果學困生答對了,說明這個問題全班都解決了,不需要在此浪費時間,立即轉入下一個問題。如果中等生也難以解決,則需要討論,難度小的問題讓同桌討論,難度大的問題小組討論,小組討論要定主持人,定先後發言順序。③是講解。通過討論學生仍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要予以講解、點撥。講解的原則是“三講、三不講”,“三講”即講學生自學和討論後還不理解的問題,講知識缺陷和易混易錯的問題,講學生質疑後其他學生仍解決不了的問題;“三不講”即學生不探究不講,學生會的不講,學生講之前不講。
以上兩個環節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可以在同一堂課中反覆出現,如設疑自探—、解疑合探—、設疑自探二、解疑合探二……等等。
第三步:“質疑再探”。是指在基本完成本節學習任務的基礎上,教師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敢於質疑,甚至標新立異、異想天開,勇於向課本、教師以及其它權威挑戰,讓不同學生針對本節所學知識再次提出更高層次的疑難問題,再次進行深入探究並且引導學生自己解答,從而達到查漏補缺、深化知識、發散思維、求異創新的目的。如果說一開始的“設疑”是“走進教材,用好教材”,這裡的“質疑”就是“走出教材,超出教材”,這是一個深化和拓展知識的過程,也是從課本知識向實際套用升華的必由之路,是引導學生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過渡的關鍵環節,還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最佳時期。
第四步:“運用拓展”。是指師生圍繞學習目標,針對本節所學知識,分別編擬基礎性和拓展性問題,讓學生訓練運用,並在此基礎上反思歸納本節知識。此環節一般有三個方面內容:①讓學生圍繞本節所學知識編擬一些基礎題和一些拓展延伸性習題,教師通過巡視選擇有價值的展示給全體學生練習使用。②教師編擬一些基礎性試題,作為本節教學任務的“底線”,要求學困生展示,中等生評價;基礎性習題解決以後,教師再出示帶有拓展性質的習題,讓中等生展示、優等生評價。③反思歸納。也是對本節所學內容的梳理,是對整個探究過程的回放和體會,具體操作是學生先說教

意義

“三疑三探”教學模式 對基礎教育改革有著獨特的指導意義。首先實現了“教學”到“教學生學”的思想轉軌,突出了學習方式由學生單一接受到發現創新的根本轉變;其二是構建多元有效的評價機制,提供自主發展的自由空間,讓學生自信地釋放潛能;其三是促進教師由文化的傳承者走向創新人才的催生者,由教育理論的消費者走向先進教改思想的構建者,由個體發展走向團隊成長;其四是創設了高遠的育人目標,即每節課都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為培養未來社會所需要的合格公民服務。
“三疑三探”教學模式的重要意義還在於,變少數人的“修成正果”為面向所有人的“普渡眾生”。楊文普說,抓好一個班容易,但抓好一個學校就難,要想抓好一個區域更難。而西峽的“三疑三探”就是要實現一個區域的突破,變一個班好,一個學校好,為整個區域都好。可以說,西峽已經初步實現了這一目標。
“三疑三探”教法在現實中的影響是深遠的,不僅教師感受到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習興趣濃厚了,創新意識增強了,而且一些家長也反映,學生回家提問的問題多了,有時逼得家長也必須不斷學習提高自己。楊文普說,這正是西峽在全縣推行“三疑三探”教法的目的,就是要逼著教師學,引導學生學,教育家長學,進而推動全民學。這是建設學習型社會的必然選擇。

特點

“三疑三探”教學模式最突出的特點在於:以培養學生的設疑探究能力、思維創新能力為目標,巧妙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學生大膽質疑,積極回答問題,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品嘗到學習的樂趣。同時,把教師苦教,學生苦學,變成教師樂教,學生樂學,最大限度地解放了教師,解放了學生。這一模式充分體現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同時也恰到好處地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真正踐行了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教師的責任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這一偉大的教育思想,同新課標的要求是一脈相通的。

價值與推廣

-“三疑三探”教學法正在西峽大地全面開花結果。
2007年,全縣中招各科平均80分以上2561人,占考生總數的52.6%,各科平均90分以上考生831人,相當於全市其它6個非課改實驗區的總和。
2007年,全縣高招本科進線人數1269人,是2003年3.1倍,增幅連續三年居全市第一,且保持先進位次。
2006年,全市高招文理科前10名,西峽占7人;2007年全市文理科前5名,西峽占4人。
近年來,在南陽市組織的優質課競賽中,西峽都囊括了國小、國中、高中各學科一等獎。西坪一中校長李清鋒、城區二小教師吳焱分別作為全省國中、國小惟一代表,到西安、成都參加全國賽課,均榮獲國家一等獎,他們的課被製成教材配套光碟面向全國發行,教研員趙惠榮獲全省“十佳教學能手”第一名……
“三疑三探”教學模式作為教學改革的一個鮮活的發明成果,已經成為西峽教學改革與創新的一張 “名片”,在業內產生了強烈反響。《中國教育報》、《教師報》、《教育時報》、《河南教育》等紛紛發表文章予以報導。《教育時報》記者褚清源評論,“‘三疑三探’教學模式是西峽教育教學的創新成果,是課改進行時的‘西峽經驗’,它是全新的,在全國都是獨創,如果持之以恆堅持下去,必將在全國教學改革方面掀起一場革命。” 《中國教育報》的一位專家說,“西峽以先行者的姿態走在全國課改的前列,西峽的‘三疑三探’教學模式,培養的是適應未來挑戰,創新未來社會的高素質的合格人才,這一點立意之高,眼光之遠,是值得我們欽佩的。”也因此,新年伊始,楊文普被《教育時報》作為課改專家特邀嘉賓作客鄭州,他嶄新的課改理念和課改經驗使在場專家震驚不已。
“三疑三探”教學模式已經叫響中原大地。去年以來,河南洛陽、新鄭、漯河、南陽、陝西商州等省內外30多個市縣先後組團前往學習取經。
面對已經取得的成績,楊文普卻表示, “三疑三探”教學模式還不是盡善盡美,他們將繼續實踐、發展和完善,使之更加成熟,讓西峽這一品牌變成河南經驗,最終走出中原,影響全國,在更廣闊的天地結出更多更美的奇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