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川鎮(四川省蒼溪縣三川鎮)

三川鎮(四川省蒼溪縣三川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三川鎮隸屬於四川省廣元市,位於蒼溪北部,因洪武三年(1370年)在箭口河三溪交匯處修建了一座三宮四殿廟宇而得名三川寺。三川場鎮距離蒼溪縣城41公里,幅員面積82.6平方公里,轄19個村、2個社區、5408戶,總人口1.9萬餘人。東連新觀鄉灕江鎮喚馬鎮;西與五龍鎮相連;南接石門鄉白鶴鄉;北與龍王鎮接壤,是蒼溪北部物資流通集散地,場鎮建成面積約21.5公頃。

2005年,天觀鄉併入三川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三川鎮
  • 外文名稱:Sanchuan Town
  • 行政區類別建制鎮
  • 所屬地區:四川省廣元市
  • 下轄地區:19個行政村、2個社區
  • 電話區號:0839
  • 地理位置:中國西南,四川省廣元市
  • 面積:82.6平方公里
  • 人口:1.9萬
  • 方言四川方言—成渝片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九龍山自然保護區
  • 火車站:蒼溪站
  • 車牌代碼:川H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位置境域,氣候,地形地貌,社會事業,基礎設施,自然資源,經濟概況,

歷史沿革

三川鎮歷史悠久,早於元末明初興場,因磨灘子河壩是個草坪,被水沖形成三個大小的溪流,橫看象個三字,豎看象個川字、故取名為三川。三川是革命的根據地,紅四方面軍在三川境內設定蒼溪縣第八區蘇維埃政府。民國時期在三川設區。解放初期仍在三川設區,後遷址龍王場,1992年撤區建鎮。
三川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三川鎮地處蒼溪縣城北部,距縣城41公里,東連新觀、灕江、喚馬;西與五龍相連;南接石門、白鶴;北與龍王接壤,是蒼溪北部物資流通集散地。
三川鎮地圖

氣候

三川鎮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春季溫和,乾旱少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雨水集中;冬季寒冷少雪。冬夏季較長,春秋季最短。年均氣溫16.7℃,全年無霜期289—340天,年平均降雨量900—1200毫米之間。

地形地貌

柏溪溝從新觀星橋村入境匯入箭口河縱貫鎮境腹部,於史家河石門電站出境,把三川分為東西兩部,構成獨特的山地地貌。三川境內地形起伏,層巒疊嶂,西北高、東南低,境內以位於西北部的九龍山主峰海拔1377.5米為最高,最低點史家河村石門電站380米。

社會事業

三川鎮有初級中學1所、完小2所、幼稚園8所,有國中在校學生610人,國小在校生880人,幼稚園人數152人。有鄉鎮衛生院2所,村級衛生室21個,有醫護人員36人。有文化站1個,占地1160平方米,有圖書室23個。有廣播電視站2個,光纖196千米,有線電視入戶率達61%。
三川鎮
三川鎮是三川片區入口鄉鎮,縣道白雍路、川天路縱貫全境。 鎮內共有小(二)型水庫9座,山坪塘231口,總蓄水量331萬方;有通鄉公路53公里,通村公路82.5公里,通組道路246.5公里,截止2014年底,全鎮村道路硬化達84.3公里,硬化率達100%,組道路硬化達85.3公里,占總里程的43.5%。三川至五龍、三川至新觀、三川至灕江、三川至喚馬等聯網路全部實現硬化,進出口通道得到根本解決。全鎮已標改整治完成6座;完成山坪塘標改38口;建標準石渠19千米。完成安全飲水實施工程涉及19個村,受益人口7800人。

基礎設施

三川城鎮水、電、氣、程控電話等基礎設施,配套較為完善,現場鎮建成面積21.5公頃左右,人均城鎮建設用地72.1平方米,城鎮內建有酒廠、榨油廠、麵粉糧食加工廠等近20餘家作坊。
三川城鎮水、電、氣、程控電話等基礎設施,配套較為完善,現場鎮建成面積21.5公頃左右,人均城鎮建設用地72.1平方米,城鎮內建有酒廠、榨油廠、麵粉糧食加工廠等近20餘家作坊。三川鎮地處鎮域中部,交通方便,地理位置優越,自古商貿雲集,集鎮十分繁榮,趕集日高峰人數多達6000之眾。城鎮基礎設施配套較完善,城鎮主要街道天然氣管網已建設配套,有電信分局、郵電分局,自來水廠一座,已完成了天然氣供氣設施建設。

自然資源

三川鎮幅員面積82.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4萬畝,盛產水稻、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森林面積6萬畝,森林覆蓋率超過55%。三川鎮主產水稻、小麥、玉米、大豆、花生等農作物,創建糧油主產示範片2個2000畝,糧油年總產量1800噸。

經濟概況

三川鎮建有紅心獼猴桃園7個,種植面積達4000奪畝,種植脆香甜柚450畝,核桃500多畝,魔芋340畝;建有野生梅花鹿養殖場2個,肉牛養殖場1個,跑山羊養殖場3個,生豬養殖場2個,土雞養殖場3個。有農村專合組織5個;建立村級農產品檢測點2個。2014年農民人居純收入7088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