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老街

三峽老街

台灣三峽老街是指民權街、和平街、仁愛街和中山路,保存最久且最完善,而民權街是昔日繁華時代的老商業街,至今仍保留完整日據時代以來的商業街屋。民權街的舊名為“三角涌街”,至清代以來就是三峽重要商業街道,許多物資、貨品都在街上交易買賣;於日據時代,市街經過改正,道路被拓寬,屋檐、騎樓、排水設施也做了一番整頓,成為一條整齊光鮮的現代化街道;當時街上儘是染布、制材、茶莊等商家,新洋樓也競相興起,呈現出三峽的風光歲月。

在三峽鎮中心的民生路旁,有創建於乾隆34年間的清水祖師廟,廟內供奉清水祖師,平日香火鼎盛,與萬華龍山寺、大龍峒保全宮並稱北市三大寺廟。祖師廟的精緻講究的雕工,聞名全台,因而有“東方藝術殿堂”之美名,也是全台灣廟宇建築的經典之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三峽老街
  • 別名:三角涌街
  • 所屬地區:台北市
  • 電話區號:02
  • 地理位置:台灣北部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機場:台北松山機場、台北桃園機場
歷史沿革,景點名勝,

歷史沿革

三峽老街為清朝乾隆年間,福建省泉州府安溪人士,渡海來此屯墾的發跡地,從位於長福街的福安宮,和位於最南側與八張交界處的另外一座土地公祠,三峽老街便開始在這兩座土地公祠之間的地帶發展起來,當時的商店市集,為現今的民權街附近一帶及從清水祖師廟側的長福街與民權街交角處開始,往西南方向至三峽溪支流中埔溪為止,一方面是便利上山,開採豐富的山產;另一方面也可就近取水和運輸,山於腹地狹窄,後來便限制了三峽老街繼續向南延長發展;三峽老街長約260公尺,有100多座古老街屋,已被列為三級古蹟保護,但因缺乏維修,於民國82年解除古蹟指定,老街的保存因此岌岌可危。
三峽老街

景點名勝

古味十足的三峽老街,是北台灣最有味道的古鎮聚落,受觀光客喜愛的程度,與淡水老街不相上下。早年傾圯破舊的模樣已不復見,經過整建的老街,有著拱廊的傳統紅磚建築,散發濃濃古意,老街上不時可見民俗藝人秀技藝。
三峽是北台灣發展最早的聚落之一,發展軌跡竟與淡水相似,早年都是因為水運興起,加上茶葉、樟腦、藍靛產業帶來發展,逐漸形成繁華的聚落市街。風光一時的三峽,隨著水運優勢不再逐漸沒落,繁榮的街市成了見證過往的歷史建物。
三峽老街引人懷古的長排磚造街屋三峽老街引人懷古的長排磚造街屋
古古的三峽老街,指的即是長約二百公尺的民權街,擁有百餘棟的磚造街屋,街道兩旁儘是做生意的商家。這條三峽保存最完好的老街,歷經不同時期的發展始有今貌,今天的民權街,乃是日據時期(公元1916年)市街改正後的模樣。
老街常見民俗藝人在街頭賣藝。
對於許多人來說,三峽老街是對過去美好時代的懷舊,這些紅磚砌建而成的傳統閩南式建築,揉和了多元建築風格,包括傳統的亭仔腳和女兒牆,繁複精美的巴洛克式圖案雕飾,使建築物展現出如藝術品般的華麗古典風貌,使老鎮聚落呈現出令人驚嘆的建築之美,也可以想見當年三峽街市的繁榮興盛情景。
經過整建以後的老街,重現舊日典雅風貌,也成為遊人尋訪舊日時光的懷舊旅遊去處。三峽老街連棟串成的長長拱廊,依舊讓人驚艷老建築的精巧華美,只是現代的老街商家與過去行業大不同,手工藝品、特產品、餐廳和小吃店,取代了早年的染坊、茶行和制材行,夾雜在穿梭街頭的遊人中間的是賣藝的民俗藝人。
老街常見民俗藝人在街頭賣藝老街常見民俗藝人在街頭賣藝
除了拜訪老街長長的街屋,也可以走訪祖師廟、李梅樹紀念館和興隆宮等景點,走進三峽那一頁風光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