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就

三就

三成,三套。

猶三匝,三重。

謂古時服死刑者,依照身份不同,分別三處就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就
  • 拼音:sān jiù
  • 注音:ㄙㄢ ㄐㄧㄨˋ
  • 出處:《儀禮·既夕禮》
詞語信息,詞語解釋,

詞語信息

【釋義】
  1. 三成,三套。
  2. 猶三匝,三重。
  3. 謂古時服死刑者,依照身份不同,分別三處就刑。

詞語解釋

  1. 三成,三套。《儀禮·既夕禮》:“薦馬,纓三就,入門,北面,交轡。” 鄭玄 註:“纓,今馬鞅也;就,成也。諸侯之臣飾以三色而三成。”《周禮·春官·典瑞》:“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繅皆三采三就。”
  2. 猶三匝,三重。《大戴禮記·衛將軍文子》:“夫子之門人蓋三就焉。” 俞樾 《群經平議·大戴禮記一》:“三就者,三帀也……夫子之門人三就,言其多也。”
  3. 謂古時服死刑者,依照身份不同,分別三處就刑。《尚書·舜典》:“五刑有服,五服三就。” 孔 傳:“行刑當就三處:大罪於原野,大夫於朝,士於市。” 孔穎達 疏:“行刑當就三處,惟謂大辟罪耳……惟死罪當分就處所,其墨、劓、剕、宮無常處可就也。”《史記·五帝本紀》:“,百姓不親五品不馴,汝為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