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官廟(北京市通州區境內廟)

三官廟(北京市通州區境內廟)

位於通州區西北部。玉帶河大街北側,佟麟閣街東偏。西起佟麟閣街,東至北京公路技校西牆,為一條死巷。因巷內東端南側建有三官廟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官廟
  • 地點:北京市通州區
  • 別名三元廟
  • 事件:八國聯軍侵占,婦女投井
三官廟,歷史沿革,三官的介紹,

三官廟

據道教稱,“三官”即天、地、水三官,天官大帝降生唐堯,掌天文,主持賜福;地官大帝化生虞舜,制地理,主持赦罪;水官大帝育生夏禹,治水利,主持解厄。明代中葉,通州地區皇莊、官莊遍設,皇店、官廠繁建,土地兼併劇烈,貪官污史橫行,剝削壓迫十分殘酷,城鄉百姓苦不堪言,祈求上帝賜、赦罪、解厄。道教順應民心,遂於正德十一年(1516)春,在通州新城南門內迤東南水關側創建一座三官廟(凡三官廟均建於河湖之畔),坐東朝西,香火頗盛。嘉靖二年(1523)、萬曆三十四年(1606)曾予重修。由此,居民漸夥,形成小巷,以廟而名。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月十二日(9月5日),英、法、美、德、意、日、俄、奧等八國聯軍侵占通州,三官廟一帶婦女二十九口,為避洋人之辱,同投一井而死;因是廟曾演習操練義和神拳,殺洋教士,燒洋教堂,英勇抗擊八國聯軍,故被洋兵焚燒。民國八年(1919)復建,1949年後易作民居,1987年因建公路技校而被拆除。又東端北折段十五門拆遷,僅餘紅學家李希凡舊居前一株明槐。

歷史沿革

三官廟在西海北沿29、30號。清代始建,民國年間重修。廟坐北朝南。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石券門,棋盤大門兩扇。前殿3間,配殿東西各2間。西跨院有殿3間。是一座較完整的小型寺廟。為西城區保護文物。位於通州鎮西大街東口路北。明建,稱“三官廟”,清康熙十二年(1673)修,院南向二進。山門3間,硬山筒瓦箍頭脊,次間後檐嵌六角形三交六菱窗。前殿、正殿各5間。東西配殿各3間,硬山合瓦元寶頂,次間前吞廊,如意石階3級。後院正殿前,設青沙岩制浮雕龍紋圓形花壇一座,直徑2.35米,邊寬0.41米,由數塊拼砌而成。
北京三官廟北京三官廟

三官的介紹

三官廟也叫三元廟。三官也就是上元一品九氣天官----賜福紫微大帝;中元二品七氣地官----赦罪清虛大帝;下元三品五氣水官----解厄洞陰大帝。他們的生日分別為上元正月十五日、中元七月十五日是、下元十月十五日。歷代帝王對三官都非常推崇,並規定了一些禁忌。唐代規定在三元大帝誕辰的三元節,各斷屠三日,“令百姓是日停宰殺漁獵”。到了宋代,還規定在三元節禁止對死囚犯人的審訊和處決。
三元大帝中。天官賜福是最為人們熟悉的。過年時買一張“天官賜福”年畫貼在牆上作為裝飾。畫上的天官雍容華貴,三綹長須,面容慈祥,紅袍玉帶,手持如意。攜帶的五個童子,手中各捧仙桃、石榴、佛手、春梅和吉慶鯉魚燈,象徵著多福長壽,為人們所喜愛。
希望天官能夠賜福百姓,這也許就是老百姓在這裡建三官廟的原因,也正因為有了這個三官廟,東關這一帶被稱做了三官廟,一直沿用到現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