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垂岡(清代嚴遂成作七言律詩)

三垂岡(清代嚴遂成作七言律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三垂岡》,清代嚴遂成作七言律詩。《三垂岡》一詩雖然只有短短五十六字,卻氣勢宏闊,寫出了李克用父子氣蓋萬夫的英雄風貌。它囊括史事,融貫古今,起首、結尾非同凡響。對仗工整,用筆老辣。

中國古人留下了浩如煙海的詩歌,其中詠史詩所占的比例不大;而在詠史詩中,寫戰爭而且令人過目難忘的,比例就更小。而嚴遂成這首七律,寫的恰恰是中國歷史上戰亂最多的五代的一次典型戰役。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三垂岡
  • 創作年代:清代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嚴遂成
作者簡介,詩作原文,詩作賞析,

作者簡介

嚴遂成(1694~?),約清高宗乾隆初(1736年前後)在世,字崧占(一作崧瞻),號海珊,烏程(今浙江湖州)人。雍正二年(1724)進士,官山西臨縣知縣。嚴遂成工詩,曾攜詩稿請教厲鶚,未見嘉許,此後更為發憤,終於有成。遂成天才駿發,為詩兼雄奇綺麗之長,工於詠物,讀史詩尤雋。嘗自負為詠古第一。論者謂朱彝尊查慎行後能自成一家。與厲鶚錢載王又曾袁牧吳錫麟並列,稱為“浙西六家”。有《海珊詩鈔》傳世。

詩作原文

三垂岡
英雄立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只手難扶唐社稷,連城猶擁晉山河。
風雲帳下奇兒在,鼓角燈前老淚多。
蕭瑟三垂岡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詩作賞析

三垂岡
翻譯 :英雄騎在站立的馬上,他出身於沙陀,可對於這朱溫後梁跋扈局面又能怎樣呢。一人之力難以扶持住唐朝的社稷,但他城池連片尚能擁有自己作為晉王的山河。風雲變幻,看到帳下有奇兒在可以接替自己,心中幾分欣慰,鼓角聲聲,燈前想起自己的衰老,不禁老淚縱橫。走在秋風蕭瑟的三垂岡下的路上,到現在我本人也唱起了當年英雄讓人唱的《百年歌》。
楊子才老先生2001年去山西省長治市,在當地文史資料中見到毛澤東手書《三垂岡》後,他在《人民日報》上著文 “毛澤東手書《三垂岡》”,介紹了嚴遂成這首詩和解讀了毛澤東為什麼把《三垂岡》詩寫成一幅如此精美的書法作品。他認為是因為三奇:奇詩,奇山,奇戰.
三垂岡之戰,使李存勖最終占有上黨,把三晉大地作為穩固後方,進而兵下太行,逐鹿中原。此役是長途奔 襲,以隱蔽奇襲取勝。毛澤東一生用兵如神,奇謀妙算,遠逾古人。他飽覽古代典籍,對三垂岡之戰的史事爛熟於心。揮筆書寫《三垂岡》詩,也說明了他對這次奇戰頗為欣賞。
這首詩不僅以戰爭為題材,而且歌頌了父子兩代英雄。唐末天下大亂,群雄逐鹿,李克用代北沙陀族等少數民族中崛起,一生征伐,創立了"連城猶擁晉山河"的基業。在他身後,李存勖父死子繼,又是一生征討,消滅後梁政權,統一中原,建立後唐。古代封建史家,是把這二人視為英雄父子的。而嚴遂成的這首詩,正是以李克用父子的史事為藍本的。毛澤東是中國大地上前所未有的大英雄,對於古代的非凡人物特別是軍事奇才的業績,他都了如指掌。這首為李克用父子而發的詩篇,自然引起了毛澤東的關注。
就詩歌本身而言,此詩自是佳構。前人稱嚴遂成"長於詠古,人以詩史目之","格高調響,逼近唐音"。"風雲帳下奇兒在,鼓角燈前老淚多"二句,更是神來之筆,活畫出人物形象,給人予人世滄桑之感。稱之為"奇詩",並不為過。正因為此詩頗具優長,所以才獲得毛澤東的青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