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年號

三國年號

漢獻帝延康元年(公元220年)十月,曹丕代漢稱帝,國號大魏,史稱曹魏,改延康元年為黃初元年。鹹熙二年(公元265年)十二,司馬炎代魏建晉,魏亡。凡五帝四十六年。

曹丕篡漢建魏之後,劉備於次年(221年)四月在蜀中百官勸進之下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年號章武。後主炎興元年(263年)十一月,魏軍攻至成都,劉禪投降,蜀漢亡,凡二帝四十三年。

221年十一月,魏文帝封孫權為吳王。孫權雖稱臣於魏,但兩國之間干戈未息。黃武八年(229年),孫權在武昌由吳王進位吳國皇帝,改元黃龍。旋即遷都建鄴。甘露元年(265年)孫皓遷都武昌,寶鼎二年(267年)還都建鄴。天紀四年(280年)三月為晉所滅,凡四帝五十九年。東吳是三國當中國祚最長的政權,東吳的滅亡標誌著西晉王朝的統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國年號
  • 曹魏:220年——265年
  • 蜀漢:221年——263年
  • 東吳:222年——280年
  • 代表人物:曹丕、劉備、孫權
各國年號,曹魏,蜀漢,東吳,其他年號,紀年對照,

各國年號

曹魏

漢獻帝禪位與魏國的建立:
據《三國志 ▪魏書▪文帝紀》載:漢帝以觽望在魏,乃召髃公卿士,告祠高廟。使兼御史大夫張音持節奉璽綬禪位,冊曰:“咨爾魏王:昔者帝堯禪位於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於常,惟歸有德。漢道陵遲,世失其序,降及朕躬,大亂茲昏,髃凶肆逆,宇內顛覆。賴武王神武,拯茲難於四方,惟清區夏,以保綏我宗廟,豈予一人獲乂,俾九服實受其賜。今王欽承前緒,光於乃德,恢文武之大業,昭爾考之弘烈。皇靈降瑞,人神告征,誕惟亮采,師錫朕命,僉曰爾度克協於虞舜,用率我唐典,敬遜爾位。於戲!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天祿永終;君其祗順大禮,饗茲萬國,以肅承天命。”乃為壇於繁陽。庚午,王升壇即阼,百官陪位。事訖,降壇,視燎成禮而反。改延康為黃初,大赦。
自延康元年曹丕立國至魏元帝鹹熙二年十二月曹奐在司馬炎的逼迫之下禪位,魏國共歷五帝,凡四十六年。
魏國皇帝年號
皇帝年號時長乾支(改元)公元起止
文帝曹丕
黃初
7年
庚子(十月)
220——226
明帝曹叡
太和
7年
丁未
227——233
青龍
5年
癸丑(二月)
233——237
景初
3年
丁巳(三月)
237——239
齊王曹芳
正始
10年
庚申
240——249
嘉平
6年
己巳(四月)
249——254
高貴鄉公曹髦
正元
3年
甲戌(十月)
254——256
甘露
5年
丙子(六月)
256——260
元帝曹奐
景元
5年
庚辰(六月)
260——264
鹹熙
2年
甲申(五月)
264——265
註:
1、景初:丁巳年三月明帝改元並改歷,以建醜之月為正月,改青龍五年三月為景初元年四月。景初三年正月丁亥曹叡崩,曹芳繼位沿用。
2、正始:《三國志》記載曹叡在景初三年正月丁亥朔立曹芳為皇太子,“是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潘眉《三國志考證》:“明帝以景初三年正月崩,齊王繼位逾年改元為正始。以今考之,實逾兩年。蓋魏景初以建醜為正月。春正月者,夏正之十二月也。明帝以三年正月崩,於夏正為二年十二月。齊王以是月繼位後仍用夏正,以三年正月為二年後十二月,至三年之十二月,不得復位正月,故再逾年而後改元也。明帝崩與齊王繼位,相距凡十四月。”
魏國統治地區割據勢力年號:公孫淵之紹漢(237年七月——238年八月)。紹者,繼承,漢者,漢祚也。景初元年(237年)七月,公孫淵割據遼東叛魏,魏將母丘儉討伐失利。公孫淵遂自立為燕王,置百官,稱紹漢元年。次年,司馬懿率兵討伐,燕軍連戰皆挫,八月,俘公孫淵,斬之。

蜀漢

曹丕篡漢建魏之後,劉備依舊使用建安年號稱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四月,劉備在成都蜀中百官勸進之下繼大漢皇帝位,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年號章武。
劉備稱帝文:惟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丙午,皇帝備敢用玄牡,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祗:漢有天下,歷數無疆。曩者王莽篡盜,光武皇帝震怒致誅,社稷復存。今曹操阻兵安忍,戮殺主後,滔天泯夏,罔顧天顯。操子丕,載其凶逆,竊居神器。群臣將士以為社稷墮廢,備宜修之,嗣武二祖,龔行天罰。備惟否德,懼忝帝位。詢於庶民,外及蠻夷君長,僉曰‘天命不可以不答,祖業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無主’。率土式望,在備一人。備畏天明命,又懼漢阼將湮於地,謹擇元日,與百寮登壇,受皇帝璽綬。修燔瘞,告類於天神,惟神饗祚於漢家,永綏四海!
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劉備在永安逝世,五月劉禪在成都繼位,改元建興。炎興元年(263年)十一月,魏將鄧艾兵臨成都,劉禪投降,蜀漢亡,凡二帝四十三年。(縱觀中國歷史中在四川建立的割據政權,國祚沒有超過50年的,蜀漢國祚也是其中最長的一個了。)
蜀漢皇帝年號
皇帝年號時長乾支(改元)公元起止
昭烈帝劉備
章武
3年
辛丑(四月)
221——223
後主劉禪
建興
15年
癸卯(五月)
223——237
延熙
20年
戊午
238——257
景耀
6年
戊寅
258——263
炎興
1年
癸未(八月)
263年八月—十一月

東吳

曹丕、劉備稱帝之後,孫權並沒有稱帝而是只稱吳王。吳國雖上表向曹魏稱臣,但並不使用曹魏年號,且兩國干戈不斷。吳蜀兩國通好後,吳國更是配合諸葛亮北伐出兵伐魏。黃武八年(229年)四月,孫權在武昌由吳王進為皇帝,改元黃龍。《三國志▪吳書二▪吳主傳》載:黃龍元年春,公卿百司皆勸權正尊號。夏四月,夏口、武昌並言黃龍、鳳凰見。丙申,南郊即皇帝位。是日大赦。改年,追尊父破虜將軍堅為武烈皇帝,母吳氏為武烈武皇后,兄討逆將軍策為長沙桓王。265年十二月司馬炎代魏建晉,對東吳形成包圍之勢。西晉、東吳小規模戰爭不斷,但西晉由於北方鮮卑作亂,未全面伐吳。279年晉武帝下令,以賈充都督司馬伷王渾周浚王戎胡奮杜預王濬唐彬等八部,分六路大舉伐吳。司馬伷等六將分別進攻建業的外圍六合當塗,以及長江中游的重鎮武昌、夏口和江陵等地;王濬和唐彬則率領滅蜀後所得的水軍,由蜀地順流東下。孫吳方面上下離心,疏於防備,無統一對策,以致節節失敗。晉軍勢如破竹,孫吳防線快速崩潰。 280年(晉鹹寧六年、吳天紀四年)三月,王濬所率的舟師首先抵達石頭城下,孫皓自知大勢已去,反綁雙手,抬著棺材到西晉軍門前去投降。吳交州刺史陶璜堅守不降,孫皓寫親筆信相勸才降晉。西晉朝廷封孫皓為“歸命侯”。東吳的滅亡標誌著西晉的統一。
西晉與東吳對峙西晉與東吳對峙
東吳皇帝年號
皇帝年號時長乾支(改元)公元起止
大帝孫權
黃武
8年
壬寅(十月)
222——229
黃龍
3年
己酉(四月)
229——231
嘉禾
7年
壬子
232——238
赤烏
14年
戊午(八月)
238——251
太元
2年
辛未(五月)
251——252
神鳳
1年
壬申(二月)
252
會稽王孫亮
建興
2年
壬申(四月)
252——253
五鳳
3年
甲戌
254——256
太平
3年
丙子(十月)
256——258
景帝孫休
永安
7年
戊寅(十月)
258——264
烏程侯孫皓
元興
2年
甲申(七月)
264——265
甘露
2年
乙酉(四月)
265——266
寶鼎
4年
丙戌(八月)
266——269
建衡
3年
己丑(十月)
269——271
鳳凰
3年
壬辰
272——274
天冊
2年
乙未
275——276
天璽
1年
丙申(七月)
276
天紀
4年
丁酉
277——280
註:
1、黃龍:黃武八年四月,武昌、夏口傳言見到了黃龍和鳳凰,便改元黃龍。
2、嘉禾:《三國志▪吳書二▪吳主傳》載:黃龍三年冬,會稽南始平言嘉禾生。十二月丁卯,大赦,改明元年也。
3、赤烏:《三國志▪吳書二▪吳主傳》載:嘉禾七年秋八月,武昌言麒麟見。有司奏言麒麟者太平之應,宜改年號。詔曰:“間者赤烏集於殿前,朕所親見。若神靈以為嘉祥者,改年宜以赤烏為元。”群臣奏曰:“昔武王伐紂,有赤烏之祥,君臣觀之,遂有天下,聖人書策載述最詳者,以為近事既嘉,親見又明也。”於是改年。

其他年號

君主年號時長乾支公元起止
公孫淵
紹漢
13個月
丁巳
237——238

紀年對照

本表將魏、蜀、吳三國年號逐年對照排列,表中黑體表示新皇帝的第一個年號。
220
庚子
黃初元年
221
辛丑
黃初二年
章武元年
222
壬寅
黃初三年
章武二年
黃武元年
223
癸卯
黃初四年
章武三年(4月)/建興元年(5月)
黃武二年
224
甲辰
黃初五年
建興二年
黃武三年
225
乙巳
黃初六年
建興三年
黃武四年
226
丙午
黃初七年
建興四年
黃武五年
227
丁未
太和元年
建興五年
黃武六年
228
戊申
太和二年
建興六年
黃武七年
229
己酉
太和三年
建興七年
黃武八年(4月)/黃龍元年(4月)
230
庚戌
太和四年
建興八年
黃龍二年
231
辛亥
太和五年
建興九年
黃龍三年
232
壬子
太和六年
建興十年
嘉禾元年
233
癸丑
太和七年(1月)/青龍元年(2月)
建興十一年
嘉禾二年
234
甲寅
青龍二年
建興十二年
嘉禾三年
235
乙卯
青龍三年
建興十三年
嘉禾四年
236
丙辰
青龍四年
建興十四年
嘉禾五年
237
丁巳
青龍五年(3月)/景初元年(3月)
建興十五年
嘉禾六年
238
戊午
景初二年
延熙元年
嘉禾七年(8月)/赤烏元年(8月)
239
己未
景初三年
延熙二年
赤烏二年
240
庚申
正始元年
延熙三年
赤烏三年
241
辛酉
正始二年
延熙四年
赤烏四年
242
壬戌
正始三年
延熙五年
赤烏五年
243
癸亥
正始四年
延熙六年
赤烏六年
244
甲子
正始五年
延熙七年
赤烏七年
245
乙丑
正始六年
延熙八年
赤烏八年
246
丙寅
正始七年
延熙九年
赤烏九年
247
丁卯
正始八年
延熙十年
赤烏十年
248
戊辰
正始九年
延熙十一年
赤烏十一年
249
己巳
正始十年(4月)/嘉平元年(4月)
延熙十二年
赤烏十二年
250
庚午
嘉平二年
延熙十三年
赤烏十三年
251
辛未
嘉平三年
延熙十四年
赤烏十四年(4月)/太元元年(5月)
252
壬申
嘉平四年
延熙十五年
太元二年(1月)/神鳳元年(2月)
神鳳元年(4月)/建興元年(4年)
253
癸酉
嘉平五年
延熙十六年
建興二年
254
甲戌
嘉平六年(10月)/正元元年(10月
延熙十七年
五鳳元年
255
乙亥
正元二年
延熙十八年
五鳳二年
256
丙子
正元三年(5月)/甘露元年(6月)
延熙十九年
五鳳三年(10月)/太平元年(10月)
257
丁丑
甘露二年
延熙二十年
太平二年
258
戊寅
甘露三年
景耀元年
太平三年(10月)/永安元年(10月)
259
己卯
甘露四年
景耀二年
永安二年
260
庚辰
甘露五年(5月)/景元元年(6月)
景耀三年
永安三年
261
辛巳
景元二年
景耀四年
永安四年
262
壬午
景元三年
景耀五年
永安五年
263.
癸未
景元四年
景耀六年(7月)/炎興元年(8月)
永安六年
264
甲申
景元五年(5月)/鹹熙元年(5月)
永安七年(6月)/元興元年(7月)
265
乙酉
鹹熙二年(12月)/(晉泰始元年)(12月)
元興二年(3月)/甘露元年(4月)
266
丙戌
(晉泰始二年)
甘露二年(7月)/寶鼎元年(8月)
267
丁亥
(晉泰始三年)
寶鼎二年
268
戊子
(晉泰始四年)
寶鼎三年
269
己丑
(晉泰始五年)
寶鼎四年(9月)/建衡元年(10月)
270
庚寅
(晉泰始六年)
建衡二年
271
辛卯
(晉泰始七年)
建衡三年
272
壬辰
(晉泰始八年)
鳳凰元年
273
癸巳
(晉泰始九年)
鳳凰二年
274
甲午
(晉泰始十年)
鳳凰三年
275
乙未
(晉鹹寧元年)
天冊元年
276
丙申
(晉鹹寧二年)
天冊二年(6月)/天璽元年(7月)
277
丁酉
(晉鹹寧三年)
天紀元年
278
戊戌
(晉鹹寧四年)
天紀二年
279
己亥
(晉鹹寧五年)
天紀三年
280
庚子
(晉鹹寧六年)
天紀四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