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洞(安徽省馬鞍山三元洞)

三元洞(安徽省馬鞍山三元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三元洞又名三官洞,是采石磯五座天然石洞中最大的一座,素為江南天然勝景之一。位於安徽省馬鞍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三元洞
  • 地理位置:安徽省馬鞍山
三元洞是採石風景區五座天然石洞中最大的一座。
這座依山傍水的石洞,亦名“中元水府”、“定江神祠”,習稱“妙遠閣”或“三官洞”。從三元洞名稱的演變中,我們大致可以看到它所經歷的一個悠久的歷史過程。
西華公園西華公園
探尋三元洞的本意,我們發現,三元洞又稱三官洞、三觀殿。“三官”傳說為道教供奉的神,即天官、地官、水官。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道教以三官配三元,即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三元、三官為一義,是道教所奉祀的神靈。據乾隆十五年《當塗縣誌》中記載:此洞系康熙年間僧人定如在原來基礎上稍加整理,並在洞中置石床、石灶、石几、石凳和石龕,並供奉天、地、水三元神位以祀之。三元洞由此得名。此後,又有一些僧人陸續來此面壁修行,並在“洞外鋤熹地插棘種蔬”,三元洞逐漸有了生機。
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池陽太守喻成龍自金陵東下,路過采石磯,當時天色已晚,“入夜而江聲四起,奔雷挾雨交至,淅瀝蓬窗”,喻成龍便“剪燭危坐”。第二天風雨依舊,他登岸游太白樓,到了晚上雨依舊沒有止意,喻成龍便系了小艇在風雨交加中探三元洞。久坐之後見到了僧人道開,發現道開有仙風道骨之氣,便聽了道開的建議,於當年八月,在三元洞右邊的空隙處建了“妙遠閣”,半架江水之上。此閣上依千仞之壁,下臨不測之淵,並供大士像一座。後來又有僧人不斷到三元洞鑿山開道,鋪以石磴,並募捐建起了石欄桿,這時的三元洞已呈現出“俾登臨者拾級而下,履險若干,羊腸九坂,盡成練舞”的人文景觀。
三元洞三元洞
關於三元洞,民間還有另一個傳說,說湖南有三個秀才赴京會考,經過採石忽然碰到了狂風暴雨,恰遇此洞避難,大難不死的三個秀才在隨後的殿試中包攬三甲,做了高官。為了感謝神靈護佑之恩,特在此營建廟宇奉祀,故名“三元洞”,又叫“三官洞”。於是三元洞的這個民間傳說不脛而走,並成為學子必游之處。
如今三元洞整個建築風貌依舊,飛檐峭壁,雕樑畫棟,琉璃屋頂,光彩熠熠。三元洞於崖壁之間,上不著天,下不著地,探身俯視,仿佛浮在水面,令人目眩。三元洞洞中有洞,別有洞天,石壁東側有一小洞,下通長江,俯身就可以觸到江水,水聲可聞。憑欄遠眺,江天一色,偶有鷗鳥飛過,也有漁舟漸近漸遠,更有浪擊水面的驚濤聲,凝眸定睛,有細碎的陽光金霞般鋪灑在江面。三元洞不愧為江南美景勝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