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女人(格特魯德·斯坦1909年創作的長篇小說)

三個女人(格特魯德·斯坦1909年創作的長篇小說)

《三個女人》是美國作家格特魯德·斯坦於1909年創作的長篇小說。《三個女人》在猶太乃至世界文學史上所占有的女性主義創作題材和創作主題的領先作用。這部作品以真實、簡潔的文筆講述三位女性的辛酸的一生,其描寫具有高度的實質性,反映了作者從猶太女性的視角所產生的深刻思考。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三個女人
  • 外文名稱:Three lives
  • 作品別名:三個女人的生活
  • 文學體裁:小說
  • 作者:格特魯德·斯坦
  • 首版時間:1909
  • 國家:美國
  • 字數:155千
內容梗概,寫作背景,人物介紹,安娜,莉娜,梅蘭克莎,作品賞析,主題,手法,作品評價,作品影響,作者簡介,

內容梗概

《三個女人》是格特魯德·斯坦正式發表的第一部作品,小說講述了安娜、莉娜、梅蘭克莎的日常生活和命運遭遇。安娜是一個思想刻板,略有自大的女傭。將幾乎一生獻給了她的僱主。最後,安娜死在了醫院裡,她死時十分從容。莉娜同樣是一個思想刻板的女傭形象,但是她一生毫無主見,總是服從別人的安排,就連不幸福的婚姻也默默忍受,淪為生產的機器,最後死於難產。梅蘭克莎是一個性格開放,最求自由的黑人女孩。文章描寫了她和情人傑夫的戀情,以及這份戀情最終的失敗。

寫作背景

斯坦出生於1874年,正值現代主義文學運動和女性主義第一次浪潮風起雲湧。轟轟烈烈的文學浪潮席捲歐美大陸,幾乎顛覆了西方19世紀所有的文化藝術傳統,並使傳統的價值觀念、藝術標準乃至整個文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懷疑。作為國際性的文化運動,現代主義對傳統的反動與反叛和對權威的質疑與女性主義破舊立新的主張一脈相承。賽義德把現代主義對現實主義敘述方式的顛覆看成是對權力結構的拋棄,因為他認為19世紀現實主義的敘述方式維護的是階級霸權和男權統治;杜普勒斯(Rachel Du Plessis)認為女性文學在倫理道德上與標新立異、離經叛道、主張文化批判的現代主義十分相像。
漂泊在外的移民身份、低人一等的猶太血統、女性的邊緣地位、突如其來的法西斯戰爭促使斯坦對主流文化和現行政治——父權文化和父權政治進行反思。斯坦發現了一種特殊的文化細胞,一種無所不在的、擴散性的、可以自我複製的、甚至是傳染性的文化結構。這種結構從歷史上控制著、現在仍然控制著現代主體與社會,催生了循環往復的社會與個人悲劇。正如她在《三個女人》中所展示的,這種文化細胞就是父權符碼,一種文化病理,儘管如泡沫如鬼影,但它總是存在著。斯坦對催生人類悲劇的文化病理的表征與探索明顯蘊涵某種政治觀念或政治動議。

人物介紹

安娜

安娜是一位樸實、善良的德國婦女,她迫於生計,移民到美國做傭人。安娜十分勤儉持家、耐苦耐勞,她把家中的一切都管理的井井有條,但她卻過著辛苦煩勞的生活。小說中經常用“好”來形容安娜,但通讀全篇不難發現,這個“好”字帶有強烈的諷刺意味。安娜從17歲時開始就當起了女傭,她的身上明顯體現了一種奴性。但是她卻甘於過這種操勞的生活,也十分享受自己的這份工作,並把照顧別人當成自我存在的意義。“安娜總是在一些寬厚而富裕的女人那裡找到工作,因為這些人總都是很懶惰,漫不經心的,或者無能的,因此她們的生活負擔就都落到安娜身上,使她感到十分稱心。安娜的東家一定總是這些寬厚而無能的女人,或者男人,因為只有這種人才會讓人照料得十分舒適自在。”這段引文中反覆強調安娜喜歡在那些無能的富人家裡幫傭,所有的負擔落在她身上,她才覺得安心自在。由此看來,安娜顯然已經接受了自己的傭人身份,並且還十分“願意”為她們效勞,並以此作為自己存在感和成就感的體現,這顯然與現代女性有著極大的差距。
而最不可思議的是,好安娜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又都贈與了她所謂的窮人和朋友,即便知道他們不會還錢,但她還是不會拒絕他們的要求。安娜在這種為人幫傭和向人贈與的關係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但她完全意識不到自己的屈從和悲哀,反而覺得在富裕的馬蒂爾達小姐家裡幫傭是一件非常驕傲和自豪的事。安娜的這種思想觀念是畸形的,這種奴性形象的根源歸根到底是社會變革所造成的。不難發現的是斯坦筆下的安娜與傳統猶太婦女的處境極為相似,她也正是通過對非猶太女性的描寫來挖掘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婦女問題,而安娜也是一個典型的形象,她代表著20世紀初期婦女從家庭走向社會所面臨的遭遇與困境。
在文本中,不難發現安娜的思想是極其保守刻板的,並且主觀意識極強。她經常按照自己的狹隘眼光來衡量一切事物,有時甚至總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別人。“‘我累死累活地要省錢,你卻跑出去把錢全花在了無聊的玩意兒上。’每當她的女東家——一個大手大腳,滿不在乎的女人——捧著一件瓷器,一件新的銅版畫,有時甚至是一幅油畫回到家裡時,好安娜就會這么抱怨。”但馬蒂爾達小姐與安娜完全處於兩個階級,她是20世紀初期新女性的代表,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接觸到的是上層名媛和現代社會的思想觀念,而在好安娜的腦中一直存留的都是老一派的守舊思想。在安娜的思想觀念中,錢應該花在衣食住行上,應該節省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她是不能理解馬蒂爾達小姐的花錢方式的。
除此之外,安娜還最為討厭賦予反抗性格的人,不停地責備他人似乎是她確立自我意識的途徑。她經常責罵不負責任離開的莉齊,抱怨老是與她作對、不服從管教的莫莉,斥責經常與男孩子來往的薩利,安娜認為她們既不成體統又不守規矩,因此總是責罵不休。安娜在瑪麗太太家幫傭時,也十分討厭與她作對的瓊斯小姐,而瓊斯小姐的特立獨行更是讓她十分不快,“只是瓊斯小姐樣樣事情都要幹得跟我們向來的做法不一樣......我不能讓瓊斯小姐一直盯著我,時時刻刻出新花樣。”由此可以看出,安娜的思想被舊有社會觀念固化住了,她認為只有服從才是正確的做事方式,才真正符合社會的道德要求。

莉娜

莉娜與安娜一樣,也是一位德國移民女傭,她與安娜有許多相似之處,但是莉娜身上卻體現了一種更為明顯的畸形性格。在第三篇的開頭,就寫到莉娜是一位既耐心耐性又溫柔可愛的姑娘,之後文章經常重複著“忍耐”、“耐心”、“忍耐精神”等詞語,這也表現出她長時間以來已經形成了逆來順受的性格。莉娜總是甘於聽從姑母的安排,她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要我咋做,我就咋做”,她沒有自己的主見,整個人顯得十分木訥,毫無生氣。對於女伴們的嘲笑、德國廚娘的責罵,也總是心不在焉,她的生活狀態更像是一個運轉的機器,每天只是機械的重複著該做的事情。她少言寡語,從不思考,總是默默按照別人的要求行事。“莉娜那種出人意料和毫不感到痛苦的德國人的天性是從來不會做出拂逆人們期望的事的,因為她認為那樣做比較好。”
莉娜總是讓別人決定自己的命運,自己卻不加反抗,她如同一個“活死人”,根本找不到自己在世界上存在的價值。姑母要莉娜結婚,她甚至沒有見過赫爾曼·克雷德爾,就滿不在乎的答應了。在婚禮當天,新郎失約,她被無情的拋棄,她不問原因,就只站在那裡默默哭泣,忍受姑母的責罵。等赫爾曼回來再度舉行婚禮時,莉娜也不聞不問,只是穿上新衣,站了一小時就結婚了,這是極具諷刺意味的一幕。而莉娜的婚後生活也並不幸福,赫爾曼對她沒有多少感情,而她每天還要操持繁重的家務、忍受公婆的責罵,對於這些莉娜也是默默承受著,絲毫不反抗。在生了三個孩子之後,赫爾曼的注意力就完全轉移到了孩子身上,仿佛莉娜只是一個生孩子的工具,她在家中變成了可有可無的存在。莉娜在生產第四個孩子的時候難產致死,而她死後,只有德國廚娘為她傷心難過,赫爾曼則和三個孩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絲毫不受影響。莉娜的一生都在受人擺布,她的身上不僅充滿了奴性,而且她也習慣於接受這種壓迫,仿佛這是她賴以生存的唯一方式。莉娜在生活中是沒有地位的,她似乎被看成是一種喪失了自我主體性、被物化了的東西,她從沒來有掌握自己的話語權利,更不可能把握自己的命運。

梅蘭克莎

梅蘭克莎是一個具有白人血統的漂亮黑人姑娘,在她身上散發著一種倔強的天性。她的父親詹姆斯·赫伯特是一個嚴厲的,容易生氣的黑人,他總是希望女兒可以本本分分、恪守規矩。“如果她這會兒在畢曉普家的馬房跟那個卑鄙的約翰在一起,我一定要打死她。要想叫她做個正派的女兒,就得這么辦”。然而梅蘭克莎十分討厭父親的管教和束縛,她總是用她學到的知識大膽反抗父親的權威,而父親也十分害怕這種力量。
梅蘭克莎一生都在尋找一種“學問”,以便滿足她的欲求。小說中經常描寫她四處遊蕩,白天觀察工人們幹活,並與他們愉快的談論各種話題。夜晚去接觸一些上層人物,了解他們的工作生活。梅蘭克莎對這個世界是充滿好奇的,她想去探索更多的新鮮事物,滿足自己的“求知”欲望。在梅蘭克莎與瓊·哈登結識後,她總是十分仰慕瓊的思想和魄力。她認為瓊是一位具有獨立意識的女性,瓊也使梅蘭克莎知道“每個人需要什麼,知道一個人一旦有了權利,可以拿這種權力來乾什麼。”這種女性意識深深地影響著梅蘭克莎,也使她不斷的探索和追尋這種力量。
在第二篇中,故事是圍繞著梅蘭克莎的感情線索展開的。梅蘭克莎與傑夫·坎貝爾的感情經歷也表現了她獨特的感受方式。“在對外界的感受上,梅蘭克莎追求感官刺激,因此她的感覺會隨著事件的不同而隨時改變”,她對新鮮事物總是十分感興趣,她認為生活就是由一系列的刺激構成的,所以她“總是想要新的事情,只是為了讓自己興奮起來。”而傑夫對事情的感受則出於有目的的需要,他重視“思想”,時刻整理自己的思維,並清晰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而梅蘭克莎只注重“感覺”,她往往抓住的是對事物的瞬間感受,而留在她腦海里的記憶少之又少。傑夫認為梅蘭克莎在感情中過於注重感覺,在處理男女關係時就會隨便,她的生活也因此飄忽不定。二者對於情感的態度是完全不同的,這也是兩人產生分歧而導致情感破裂的主要原因。除了與傑夫的戀情外,小說中還隱約的表現了梅蘭克莎與同性之間的模糊戀情。她曾非常欣賞瓊·哈登,“坐在她腳邊,聽她講故事,體會她的魄力和她的影響力量”,也與女友蘿絲有著超乎友誼的感情,這種情感觀也體現了梅蘭克莎的與眾不同:她非常自主的生活,完全遵從內心的想法,她的一生都是大膽和反叛的。雖然梅蘭克莎最後仍以悲劇收尾,但她一生中都處在不斷的追求和探索中,並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感受世界,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女性的精神覺醒。

作品賞析

主題

在《三個女人》中,斯坦用極為平淡的語言講述了三個故事,微言大意,但故事的背後卻暗含著更深刻和尖銳的批判。斯坦希望通過塑造這三個故事中的女性形象,讓絕大多數婦女認識到到自己的壓抑狀態和屈從地位,使她們從長久以來的蒙昧與麻木狀態中走出來,讓她們意識到自身與“新女性”仍然存在著很大的差距,鼓勵她們追求自由與解放,從而喚起她們精神的覺醒。
《三個女人》是斯坦正式發表的第一部作品,小說講述了安娜、莉娜、梅蘭克莎的日常生活和命運遭遇。文本的語言客觀、直白,故事情節簡潔明了,日常化的描寫不但不能削弱作品的力量,相反由於這種生活是真正廣闊的生活、普遍的生活,因此它才更具有代表性。同時,斯坦也是一位具有先進女性觀的作家,她獨特的歷史經驗與其他作家有所不同,自身的猶太背景以及她所經歷的社會生活使她對非猶太女性的命運成因有著十分清醒的認識。儘管她筆下的婦女形象是非猶太女性,但她在描寫她們的生活處境和人生命運時,卻時時體現出她的這一立場和思考,時時體現出一位猶太女作家對普遍的婦女問題的強烈關注和先知先覺般的洞察力和深刻見解。
在《三個女人》中斯坦也體現了她的身世背景,客觀的表現了家庭生活中的不和諧因素。斯坦的父親丹尼爾專斷蠻橫,他總是要求家人遵從自己的意志,他就是權威,而家中也總是處於一種緊張、壓抑的氛圍;而她的母親則唯唯諾諾,完全按照丈夫的旨意行事。她在家中既沒有沒有發言權,也沒有存在感,她一生都在操持家務,也一直處於忍耐、屈從的狀態。在作品中,三個人物身上都不同程度的體現著這種生活窘境,安娜一直處於從屬的地位,辛勤勞苦一生;莉娜更是時時忍耐,過著任人擺布的生活;梅蘭克莎雖然思想前衛,但對羅絲也是處處忍讓。斯坦塑造的人物不僅來自於她的家庭,也是對當時社會婦女普遍生活狀態的真實寫照。
在作品中,與安娜和莉娜相比,梅蘭克莎則完全是一個顛覆者的形象。梅蘭克莎雖然也具有忍耐精神,但她並沒有一直處於被動的地位,而是積極主動的去尋找“學問”,依靠獨特的感受方式去認識世界。斯坦賦予梅蘭克莎的意義在於,她希望通過對比引起讀者的思考:女性不應該一直處於從屬的地位,思想更不應該被束縛,女性也要求解放,要求在社會上擁有自己的權利與地位。
當然,梅蘭克莎也是斯坦在猶太視角下塑造的人物形象,她身上體現了斯坦的女性觀念以及對當今婦女問題的關注與思考。猶太婦女在保守、壓抑的壞境下,新女性意識逐漸萌芽,而斯坦通過對傳統不合理因素的反思,也逐漸確立了自己的猶太女性觀念:那就是婦女應該受到重視,她們也包括在解放的範圍內,也有權利爭取自由與平等。
在《三個女人》中,讀者可以感受到斯坦的批判意識,她塑造的三位女性都以悲劇結尾,但其中的安娜和莉娜與梅蘭克莎相比,她們的命運則更加被動和不幸。斯坦也通過安娜和莉娜隱約的表現了猶太教中婦女的生存狀況,從而體現了父權制宗教體系下猶太女性的從屬地位;而斯坦塑造的另一個具有突破性的主人公梅蘭克莎,她身上則體現了截然不同的“反叛”氣質,她聰明勇敢,同時渴望自由,不喜歡被束縛和限制,她按照自己內心的想法去生活,追尋世間的“學問”,用直覺去感受世界。雖然梅蘭克莎以悲劇收尾,但這也是對整個女性群體在男權社會中不等地位的真實寫照,同時梅蘭克莎這個形象也暗含著斯坦對傳統猶太教弊端的批判。表面上看來,斯坦的用意是對傳統的“文化背叛”,但這種“背叛”昭示的是猶太文化沿革中的矛盾衝突,即包括猶太傳統與現代的衝突,也包括猶太文化與異質文化的衝突。但斯坦的逆向認知也體現了猶太文化功用上的意義,“一方面在於它對猶太生活和猶太傳統中的陰暗面進行了揭露,另一方面更主要在於它作為猶太文化整體發展和整體結構中的一部分促成了猶太文化充滿矛盾的、動態的發展過程。”而斯坦在作品中表現的反傳統的因素,與其說這是對傳統文化的背離,不如說是表征了主流生活之外的具有代表性的正常“異見”。
斯坦的《三個女人》也表現出一種哀痛的主題,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應了猶太人的苦難。在猶太歷史的歲月長河中,猶太民族經歷了許多磨難,長期以往的漂泊,尋找家園的迷惘,被驅趕甚至被屠殺,他們的肉體與精神上遭受著雙重的磨難,但精神上的折磨卻是最為慘痛的。那種長久的、複雜的、細微的心理變化慢慢的影響著猶太人的思維,使他們對於生活充滿了一種憂傷的色彩。
《三個女人》真實地反映了生活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猶太婦女處在半醒不醒的狀態,斯坦欲借這三位女性揭示社會的倫理關係,批判現實社會存在的不合理的現象,也意在引起人們的注意,喚起女性自身的覺醒。

手法

敘述
從創作的角度上來看,《三個女人》的敘述樸實平淡,風格簡潔明朗,故事內容也易於理解,但仔細探究卻發現作品內部隱藏著許多深意。斯坦在風平浪靜的敘述中,也無意識的流露出一種尖銳的諷刺。她描寫的這三個女人都有著共同的特點,她們認為自己的人生道路是正確的,也找到了人生的價值,但她們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命運是悲劇的,是不幸的,而斯坦正是通過諷刺揭露了瑣碎的現實生活中存在的複雜問題。諷刺手法,表面上看似平靜,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但內部卻暗潮洶湧。斯坦想要真正批判的事實是尖銳而荒謬的,諷刺不僅擁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引起讀者的共鳴,這種共鳴是深入人心的。諷刺還會引起讀者的反思,作品與讀者之間的互動也使作品的整體更為多元和立體。
立體主義
在《三個女人》梅蘭克莎的故事中,斯坦充分運用立體主義圖解式描寫來表現人物。而文本中的圖解式描寫手法則受益於畢卡索為她所作的一幅肖像畫:畢卡索用奇特的假面具似的面孔,角形的鼻子,刻畫明晰的嘴,以及目光銳利得有些古怪的兩隻眼睛把斯坦臉上那種微妙、難以捉摸的美質表現地淋漓盡致。於是她按畢卡索的這種立體主義的繪畫方法探索文學創作,力圖以一種“圖解式”的手法來描述人物和事件。她並不仔細描畫出人物的外貌,而是用圖解手法,從多個視角抽象地、邏輯地描繪他們的情感狀態,然後力圖讓讀者通過不同層面多樣性的相互關係去發覺人。正如畢卡索用繪畫來創造現實一樣,斯坦試圖用她的語言試驗來完成她獨具風格的創作,憑藉大量特殊辭彙與語法手段以集合的方法繪出一幅幅獨具特色的立體主義人物肖像。
重複
在《三個女人》中,斯坦大量的採用了重複的寫法,通過字、詞、句的重複增強語言的韻律美,通過時間、人物、事件等的重複加深作品主題意蘊。重複不僅能加深對事物的理解,同時也可以產生意識流動的效果。重複也是斯坦感受世界和理解事物本質的方式,這種重複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簡單、機械的文字重複,而是對具有深刻思想內容的事物的重複,加深讀者情感和認識的一衝重複,並且在重複中體驗細微的變化,在變化中強調內涵,通過不斷的重複創造新意。作品中到處都體現著這種重複藝術。斯坦認為“重複存在於每個人的身上,存在於每一個人的存在、感覺和他們認知的一切的方式上,而每一個人又通過重複表現了他們自己。這樣一來,每一個人也就得以變得對某個人來說是愈加清晰起來。”
持續現在時
除了運用“重複”手法,斯坦在作品中也表現了她慣常使用的另外一種表現手法——持續現在時。她認為:“藝術的任務就是要立足於現在,完完全全的現在,就是要表現完完全全的現在。”她拋棄了傳統小說中的時間限制,模糊了過去與將來的時間,意在表現當下的一種持續性的時間狀態,進而呈現事件的連續性,強調人們在當下的體驗,這種綿延的時間也體現了她的現實觀。
斯坦這樣解釋持續現在時:“儘管我十分熟悉過去、現在和將來這樣的時間順序,但在該故事(《三個女人的一生》)中,我創造了持續不斷的重複和開始,而且明顯地都是圍繞著現在展開。為什麼呢,因為我創作文本的過程就是綿延的現在,通過綿延的現在創作出的文本是世上最自然流暢的文本......”
斯坦通過持續現在時的寫法意在使讀者感受到所描述的事情總是發生在此時此刻的,她認為這樣寫作可以更準確的表達出人物的真實狀態,並且隨著人物意識的流動感受其複雜的內心世界。在作品《三個女人》中,持續現在時貫穿全文。《好安娜》開篇描寫的就是安娜現在的生活狀態。文中也大量使用“今天”、“這會兒”、“現在”等時間詞,意在把讀者的視線轉移到當下,同時也更能體會出安娜一直處於操勞、疲累的狀態。持續現在時在《梅蘭克莎》中體現的更為明顯,文本是這樣描寫的:“傑夫·坎貝爾現在開始看得十分清楚了。他開始覺得心裡十分難受。她現在知道有許多事情,梅蘭克莎還沒有告訴過他。”從這句話中不難看出傑夫的內心是十分痛苦與掙扎的,“開始”和“現在”的連續使用會讓人立刻感覺到傑夫紛亂的心理狀態。斯坦每次寫到傑夫時,讀者都能感受到這種痛苦的情緒是一直跟隨著傑夫的。因此,持續現在時的好處在於,它不僅可以避免在傳統敘事過程中出現的時間跨度過長、跳躍性過大的問題,而且也可以讓事件在持續的時間內不斷的出現。既展現了事物的特質,也塑造出更為豐滿的人物,同時進一步突出了作品的主題思想。

作品評價

1909年,格特魯德·斯坦首次發表的小說《三個女人》就體現出了她獨特的文學天賦,並獲得了學術界廣泛的好評。
揚·馬特爾將美國女作家格特魯德·斯坦的《三個女人》推薦給加拿大總理。他認為該小說對白“薄弱”、文筆“乾癟枯澀”,語言“蒼白無力”,情節“時而古怪時而正常”。不過,出於審慎,馬特爾也請總理自作甄別,說不定此書在藝術上並非如其所說的一無是處。

作品影響

《三個女人》是現代文學之母,美國旅法女作家斯坦早期的重要代表作之一。這部作品採用的了諸多不同於傳統文學的寫作方法和寫作方向,大刀闊斧地進行文學改革,創造了一個新的創作理念,使這部作品成為後現代主義文學的早期體現。《三個女人》的成功標誌著斯坦寫作方式的確立,對後來的“迷惘的一代”等作家起到了較為深刻的影響。

作者簡介

格特魯德·斯坦(Gertrude Stein,1874–1946),美國小說家、詩人、劇作家和理論家,猶太人。作為一個在巴黎生活並成就其顯赫聲名的美國人,格特魯德·斯坦一度處於現代主義運動的核心,對20世紀上半葉的文學藝術革新起到了關鍵的推動作用。
格特魯德·斯坦格特魯德·斯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