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饃

七彩饃

七彩饃,又名七彩雜糧饃。 英文名稱:Chinese coloful cake. 是 是發源於河南新鄉的一種特色麵食,因為饃的花樣和種類繁多,顏色五彩斑斕,故而得名。七彩饃採用天然五穀雜糧為原料,輔以水果、蔬菜、及各種醬料經特殊工藝蒸製而成。七彩饃為純手工制饃,個大份足,營養健康,口味獨特,是深受百姓喜愛的五穀雜糧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七彩饃
  • 外文名:Qicaimo
  • 別稱:七彩雜糧饃
  • 主要原料:玉米,黑豆,黃豆,蕎麥,高粱,紅薯,黑米,綠豆,小米,水果
  • 是否含防腐劑:否
  • 主要營養成分:蛋白質,維生素,膳食纖維,胺基酸
  • 主要食用功效:健脾利胃,美容養顏,補腎益血,益胃生津,舒肝養血,滋陰潤燥
  • 適宜人群:老少皆宜
  • 副作用:暫無發現
  • 儲藏方法:常溫下保存
  • 發源地:河南新鄉
介紹,產品種類,三高系列,家庭系列,中年系列,兒童系列,生產工藝,LOGO釋義,食用指南,主要功效,飲食文化,

介紹

七彩饃,又名七彩雜糧饃。 Qicaimo. 是發源於河南新鄉的一種特色麵食,因為饃的花樣和種類繁多,顏色五彩斑斕,故而得名。七彩饃採用天然五穀雜糧為原料,輔以水果、蔬菜、及各種醬料經特殊工藝蒸製而成。七彩饃為純手工制饃,個大份足,營養健康,口味獨特,是是廣受百姓喜愛的五穀雜糧饃!

產品種類

三高系列

窩窩頭
麥油卷
黑豆油卷
黃豆油卷
蔬菜饃饃

家庭系列

香蔥油卷
  
香菇麻醬卷
香菜菠菜卷

中年系列

小米發糕
黑米豆包
南瓜番茄卷
黑米油卷
麻醬油卷
泡椒酸豆角

兒童系列

香蕉牛奶饃
小米豆包
三鮮油卷
小米發糕
南瓜番茄卷

生產工藝

特製麵粉,純手工工藝輔以蒸車、蒸籠蒸製而成

LOGO釋義

LOGO釋義:
七彩饃
LOGO整體圖案以一隻可愛的老虎帶著廚師的帽子,兩手端著七種顏色饃的盤子寓意七彩饃。老虎是森林之王,寓意著七彩饃打造雜糧饃中王者的決心!

食用指南

糖尿病及高血糖患者一次性不能食入饅頭過多,否則易引起血糖波動較大,因為饅頭中含有大量澱粉,易分解為糖類。

主要功效

七彩饃採用五穀雜糧經特殊工藝蒸製而成,有五穀雜糧原生的全部功效。
一、高粱養肝
高粱和大豆都屬於雜糧,但卻是五穀里不可缺的配角,高粱具有養肝益胃、收斂止瀉的功效,尤其是患有慢性腹瀉的人,持續吃一段時間後,會有良好的功效。
二、大米潤肺
大米涵蓋稻米、紫米等,在出現肺熱、咳嗽等症狀時,具有很好的滋陰潤肺的作用。
三、綠豆補肝
綠豆味甘,性涼,是清熱解毒,去火的常備食品。常食能幫助排泄體內毒素,促進機體正常代謝。綠豆可降低膽固醇,又有保肝和抗過敏作用,在綠豆湯中調入蜂蜜飲用,排毒功效更甚。
四、黃豆補脾
黃豆富含皂苷,能刺激分泌消化脂肪的膽yi酸,具有促進消化吸收的作用。黃豆的顏色與脾臟相對應,可健脾寬中、益氣補虛,經常食用還有助於延緩衰老,適用於面色無華、身體羸弱之人。
五、黑豆補腎
黑豆含有許多抗氧化成分,特別是異黃酮、花青素都是很好的抗氧化劑,能促進腎臟排出毒素,具有明顯的補益腎臟、益陰活血、強筋健骨、安神明目功效。
六、白豆補肺
白芸豆有皂苷、尿素酶和多種球蛋白等成分,具有提高人體免疫能力、激活淋巴T細胞、促進脫氧核糖核酸的合成等功能,對預防呼吸道疾病的發作、復發有很好的作用。
七、紅豆補心
紅豆還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具有良好的潤腸通便、降血壓、降血脂、調節血糖、解毒抗癌、預防結石、健美減肥的作用。紅豆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解酒、解毒,對心臟病和腎病,水腫均有一定作用。

飲食文化

粟、黍、稻、麥、菽習稱五穀,是中國栽培作物的代表,也是農業生產的核心。這些糧食作物中,粟、黍很可能是由黃河流域華夏先民首先開始種植的。而水稻的種植卻是南方百越民族的發明;大豆的馴化則是東北民族的功勞;麥是西域民族引種的結果。
中國是一個農業文明大國,在農耕文化內部最初可以分為粟作文化和稻作文化兩大系統。稻作農業日益興旺,目前種植面積達5億畝,占全國糧食種植面積的三分之一,產量占45%。而粟作農業日漸衰微,逐漸被麥、豆作農業所取代。稻、麥、豆已成為我國三大糧食作物。令人驚嘆的是——這三種作物的馴化或引種,基本上是我國古代少數民族的貢獻。

·百越民族先民種稻不但在中國最早,在世界上也屬首創·
百越民族先民種稻不但在我國國內最早,在世界上也屬首創。前蘇聯著名遺傳學家瓦維洛夫肯定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作物起源中心之一,卻認為水稻起源於印度,並從印度傳入我國。日本學者加藤將燦稻命名為印度型、粳稻命名為日本型,成為國際上流行的稱呼。但是浙江河姆渡遺址的發掘和西南地區大量野生稻的存在,使國內外學者不得不改變看法。日本民族學家佐佐木高明等根據我國西南、東南和日本植被與文化的類似性,提出了照葉樹林文化傳播帶假說。他們認為不僅日本的稻作栽培技術,而且其它許多文化習俗都來自中國西南的“半月弧”。渡部忠世的《稻作之路》具體探討了我國西南與日本以水稻為中心的物質文化傳承。
浙江河姆渡文化遺址是至今發現的最典型的稻作文化遺址。它表明距今七千年左右長江下游地區已出現了發達的原始稻作文化。該遺址第四文化層距今約6900年,在400多平方米的探方中普遍發現稻穀、稻草和稻殼的堆積,折合稻穀當在100噸以上。稻穀雖已碳化,許多穀殼和桿葉尚保持原來的外形,有的穎殼上稃毛尚清晰可辯,有的葉脈和根須還很清楚。經鑑定為栽培稻,以燦稻為主,也有粳稻和不屬於燦粳的過渡類型,蘊含著極其豐富的種質基因。在同一遺址中還發掘出170餘件骨*2,人們用它來開挖排灌用的溝渠和整理稻畦,表明當時已進入*2耕農業的階段。還發現了木槳、陶舟、大量射魚用的柳葉形骨鏃。說明他們已能蕩舟捕魚。他們還修建了乾欄式木結構建築,製造了精美的木器、可以移動的陶灶生活用具。看來這裡的居民早就過上了“飯稻羹魚”的生活,創造了與北方粟作文化面貌迥異的適應江南水鄉的稻作文化。
種稻食魚、習水便舟、住乾欄房等正是後世百越族系的主要文化特徵。因此,創造河姆渡稻作文化的無疑是百越族系的先民。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已發現新石器時代稻作遺存上百處,其中90%以上分布在百越民族生活的江淮以南地區,只有不到10%分布在黃河流域,且時代較晚。百越族系分布於南方的廣大地區,雲貴高原亦是越人的世居地。雲南出土古稻的地點多與傣族先民有關絕非偶然。
傣族的民間傳說和創世史詩中都記述了他們祖先在漁獵中馴化野生稻、尋找谷種、學會水田耕作的過程。百越民族發明了水稻耕作,其技術至隋唐時臻於成熟。水田耕作(特別是耖田技術)、多熟種植、育秧移栽、增施肥料、水漿管理、良種培育等構成了具有精耕細作特點的水稻栽培技術體系。當然這些不是由某一單一民族創造的,但百越民族無疑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麥並非中國原產。引進麥者,則西域民族也·
我國古代的麥主要指小麥,並非中國原產,而是由西部民族傳入的。西部民族養牛羊、種*7麥,形成了不同於中原的農業文化。他們引入的小麥,經過長期的發展,終於取代了黃河流域固有的黍粟的地位,成了我國廣大居民的主糧。目前,我國小麥種植面積達四億畝,成為僅次於水稻的第二大糧食作物。
植物遺傳學和考古學研究表明栽培小麥起源於西亞。黃河流域雖有小麥的親緣植物小麥草的分布,但迄今未發現野生的二粒小麥。中原數以千計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也未發現麥作遺存。中國禾本科作物,唯“麥”字從“來”;禾麥並稱,禾類不包括麥。這些都表明麥是引進的外來作物。
我國迄今最早的麥作遺存發現於新疆孔雀河畔的古墓溝墓地中,距今約3800年。墓主頭側的草編小簍中往往有小麥隨葬,頭戴氈帽,身裹毛布或毛毯,腳穿羊皮靴,木質葬具上覆蓋牛皮,並且牛羊角隨葬。這表明當地居民是以經營畜牧業為主,已開始種植小麥。孔雀河谷發現了麥物遺址,並同時出土了大型磨麥器。成書於戰國時代的《穆天子傳》記述周穆王西巡時,沿途部落大都以麥為獻,帶回中原種植。
羌人自古活躍在中國西部,在商代即與中原有密切的聯繫,周代這種關係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漢書趙充國傳》中談到麥是羌人的主要糧食作物,其他“有麥無谷”。悠久的麥作文化是西部民族文化的特色之一。
麥類的加工和麵食的發展亦與西部民族有著密切的關係。吐魯番高昌故城出土了自晉迄唐的小麥及麥面加工成的饢、水餃、餛飩和各種麵食點心。西域兄弟民族將磨*4制餅技術傳入了中原,豐富了我國的飲食生活。時至今日,麥類還是新疆境內許多民族的主要食糧,制餅乃是他們的的拿手好戲。

·菽者,大豆也。最早的栽培者,乃東北山戎民族。傳說中原從東北引進大豆不止一次·
菽,即是大豆,是營養最豐富的大田農作物。中國是世界上公認的栽培大豆起源中心。孢粉分析和文獻記載都表明野生大豆是我國東北雨量較豐或地勢低洼地的原生植物。大豆是東北平原或華北平原北部居民長期人工馴化的結果。傳入中原後大受歡迎,始見於金文和《詩經》。
根據文獻記載,山戎在大豆引進過程中起了關鍵作用。《逸周書》提到周滅商後不久,山戎向周天子交納“戎菽”為貢品。山戎是向華北平原發展的原始通古斯部族的一支,他們生活的丘陵地區位於野生豆類集中產區的西南邊緣。大概因為他們的土不很適合於大豆的自然繁殖,山戎必須選擇適當的馴化方法,經長期努力,終於獲得成功。
山戎可能是大豆的最早栽培者之一,其他東北古代民族對此也作出過巨大貢獻。我國目前經過鑑定的最早的大豆實物見於吉林慶吉縣大海猛遺址,根據形態特徵和化學成分鑑定為栽培型的小粒大豆或半野生大豆,距今約2600年,屬西團山文化,一般認為是肅慎的文化遺存。在其他一些肅慎文化遺址中如黑龍江鶯歌嶺也發現了大豆籽粒。東北少數民族種植大豆的歷史很早,他們是大豆的最早馴化者。東北地區歷來是我國大豆的主要產區。唐代建立的渤海國就以大豆為主糧。渤海王朝所在地龍原府盛產大豆,這裡出產的豆豉尤為有名,稱“柵城之豉”。
中原從東北引進大豆不只一次,影響最大的是春秋時齊桓公引進的那一次。《管子戎篇》:“(齊桓公)北伐山戎,出冬蔥及戎菽,布之天下”。這次戎菽引進的巨大影響使春秋前後中原地區的作物構成發生了明顯的改變。殷周時代,中原人民以粟黍為主糧。卜辭、《詩經》、《尚書》中以黍粟出現次數最多,考古發現亦然。但春秋戰國之際,菽的地位迅速上升,與黍粟並列為主要糧食作物。正如《孟子·盡心》云:“聖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管子·重令》:“菽粟不足,末生不禁,民必有飢餓之色”。
大豆引入中原,使中原的農業生產和食物結構發生了巨大變革。當時中原的耕作制正由休閒制向連作制轉變,要尋求養地的新途徑,大豆的推廣正好適應了這種需要。大豆是一種固氮生物,能利用自然界中的無機氮,從而增加和保持土壤肥力。在原來的休閒地中種大豆,實行禾豆輪作,為連作地力的恢復創造了條件,從而極大地促進了整個農業生產的發展。
同時,大豆的蛋自質含量相當高,在我國上古傳統食物結構中動物性蛋白質相對較少的條件下,大豆恰好提供了人們所需要的優良的植物性蛋白質,後來豆腐的發明更是改善了國人的飲食生活。豆腐及其製品至今仍是賦有中國特色的美味佳饌。
稻、麥、豆分別來自南方、西北和東北,與粟、黍構成五穀。從民族植物的角度看,費孝通等提出的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在理論上再一次得到了證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