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粒子

丁粒子

1974年8月,美籍華人科學家丁肇中博士領導的研究小組在國立布魯克海文試驗室,用環形的質子同步加速器對質子加速,使質子轟去鈹靶來產生新的粒子。結果在31億電子伏能附近,出現了尖銳峰頂,意味著出現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長壽命新粒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丁粒子
  • 發現者丁肇中
  • 時間:1974年8月
  • 地點:布魯克海文試驗室
丁粒子概述,丁粒子簡介,發現過程和意義,丁粒子的命名,

丁粒子概述

1965年起,丁肇中領導的實驗組在聯邦德國漢堡電子同步加速器(束流能量為7.5×109eV)上進行了關於量子電動力學和矢量介子(ρ,ω,φ)的一系列出色的實驗工作,其中包括光生矢量介子、矢量介子衰變的研究、矢量為主模型的實驗檢驗、ρ、ω、φ介子光生相位的測量和ρ、ω介子干涉參數的精密測量等,推進了對矢量介子的認識(見介子)。還在實驗上證明了量子電動力學的正確性。
1972年夏,丁肇中實驗組利用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3.3×1010eV質子加速器尋找質量在(1.5~5.5)×109eV之間的長壽命中性粒子。

丁粒子簡介

發現過程和意義

1974年,他們發現了一個質量約為質子質量3倍(質量為3.1×109eV)的長壽命中性粒子。在公開發表這個發現時,丁肇中把這個新粒子取名為J粒子,“J”和“丁”字形相近,寓意這是中國人發現的粒子。與此同時,美國人B.里希特也發現了這種粒子,並取名為ψ粒子。後來(1975)人們就把這種粒子叫作J/ψ粒子。J/ψ粒子具有奇特的性質,其壽命值比預料值大5000倍;這表明它有新的內部結構,不能用當時已知的3種味的夸克來解釋,而需要引進第四種夸克即粲夸克來解釋。J/ψ粒子的發現大大推動了粒子物理學的發展。為此丁肇中和里希特共同獲得1976年諾貝爾物理獎。

丁粒子的命名

當時,新聞界有一個誤會:以為J粒子就是“丁粒子”,是丁肇中以姓氏來命名的。其實,這純屬巧合。丁肇中的本意是,想用這個粒子來紀念他們在探索電磁流性質方面,花了10年時間才獲得的這項重要新發現。加之物理文獻中習慣用J來表示電磁流,因此,丁肇中便以拉丁字母“J”來命名這個新粒子。
然而慎重而認真的丁肇中博士沒有急於做出結論和公開發表,而是從8月到10月,反覆多次實驗來核實這個發現,直到確認無誤後為止。
經大家研究和討論,命名為“丁粒子”,即取了與丁肇中的中文名字的第一個相似的字形來命名。又名J粒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