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癸草(丁癸草)

丁癸草(丁癸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一年生或多年生矮小草本植物, 具有清熱解毒涼血解毒的藥效,可內服也可外敷,洗淨、曬乾或鮮用皆可。

Ohashi將本種中莢果上無毛的類型定為 Z. gibbosa Spanog. var. cantoniensis. 但他在 Fl. E. Himal. 一書中指出,在有毛和無毛的兩種典型之間,存在一系列過渡類型,甚至在同一個體上,也存在有毛和無毛兩種莢果類型。因此,我們認為沒必要將其分出,故而歸併。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丁癸草
  • 拉丁學名:Zornia gibbosa Spanog.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薔薇目
  • 亞目:薔薇亞目
  • :豆科
  • 亞科:蝶形花亞科
  • :合萌族
  • :丁癸草屬
  • 分布區域:東亞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鑑別,

形態特徵

多年生、纖弱多分枝草本,高20-50厘米。無毛,有時有粗厚的根狀莖托葉披針形,長1毫米,無毛,有明顯的脈紋,基部具長耳。小葉2枚,卵狀長圓形、倒卵形至披針形,長0.8-1.5厘米,有時長達2.5厘米,先端急尖而具短尖頭,基部偏斜,兩面無毛,背面有褐色或黑色腺點。總狀花序腋生,長2-6厘米,花2-6(-10)朵疏生於花序軸上;苞片2,卵形,長6-7(-10)毫米,盾狀著生,具緣毛,有明顯的縱脈紋5-6條;花萼長3毫米,花冠黃色,旗瓣有縱脈翼瓣龍骨瓣均較小,具瓣柄。莢果通常長於苞片,少有短於苞片,有莢節2-6,莢節近圓形,長與寬約2(-4)毫米,表面具明顯網脈及針刺。花期4-7月,果期7-9月。

生長環境

生於田邊、村邊稍乾旱的曠野草地上。

分布範圍

產於江南各省。日本(四國、琉球群島)、緬甸尼泊爾、印度至斯里蘭卡亦有分布。

主要價值

據《生草藥性備要》載:“味甜、性溫,敷大瘡,其根煲酒飯解熱毒,用根煅灰搗為末,散癰疽,治疔疾,和蜜搗敷治牛馬疔,亦治蛇傷。”可作牧草。
化學成份
全草含黃酮甙、酚類、胺基酸,全草含香豆精(coumarin)
功能主治
根:清熱,解毒。用於癰疽疔瘡腳氣浮腫,瘰癧。 全草:甘,涼。清熱,解毒,祛瘀。
清熱解毒涼血解毒。用於感冒,咽喉炎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胃腸炎急性闌尾炎小兒疳積急性乳腺炎眼角膜炎;外用治跌打損傷,癰癤腫毒,毒蛇咬傷。去瘀,高熱抽搐,腹瀉,黃疸痢疾,喉痛,目赤疔瘡腫毒
①治黃疸(陽黃):丁癸草(乾)五錢,生魚一條。煎水服,每日一次。(《嶺南草藥志》)
②治中暑或食物所傷引起的腹瀉:鮮丁癸草一至二兩。洗淨切碎,水適量煎服。(《閩南民間草藥》)
③治白痢:鮮丁癸草五至八錢,水適量煎,調蜂蜜服。(《閩南民間草藥》)
④治小兒疳疾:丁癸草三至五錢,瘦豬肉二至四兩,水燉服。(《福建中草藥》)
⑤治喉頭炎:丁癸草,調酸醋揉爛,放於口內含服。(《嶺南草藥志》)
⑥治大瘡,散癰疽:丁癸草葉連莖,搗爛敷。(《嶺南採藥錄》)
⑦治馬嘴疔(生於上人中處者是):丁癸草葉,搗爛,加蜜糖少許敷。(《嶺南採藥錄》)
⑧治痔瘡:丁癸草四兩,銀花四兩,苦楝皮四兩。以水煎出味,倒於浴盆內,乘熱坐於盆上熏肛門,待水稍涼後,即坐於藥水內浸洗,約浸半小時即可,每日一至二次。(《嶺南草藥志))
⑨治竹葉青蛇咬傷:鮮丁癸草四兩,搗爛絞汁服,渣外敷。(《福建中草藥》)
急性乳腺炎的早期:用乾品1~2兩,鯪魚1條(約2兩重),水煎頓服或2次分服。治療18例,均有效。

鑑別

全草長20-40cm。根及根莖長圓錐形,黃色或灰黃色,直徑約2mm。莖纖細,叢生,黃綠色或灰綠色,直徑約1,無毛。小葉2,生於葉柄頂端,呈“人”字形,托葉細,卵狀披針形。/小葉多皺縮捲曲,完整者展平後呈長橢圓形或披針形,灰綠色或灰白色,長5-15mm,寬2-3mm,先端處具一細尖刺,全緣,下面疏被茸毛或無毛,在放大鏡下可見黑色腺點。氣微,味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