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山(安徽淮南鳳台革命先驅)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丁文山(1902-1974),安徽鳳台人。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讀過兩年私塾,當過學徒,做過生意。為人剛正不阿,好打抱不平,鄉親們都親切地稱他為“丁四老闆”。參加共產黨後,在鳳台縣開展革命活動。1934年被逮捕入獄,1937年獲釋。出獄後,自發組織家鄉民眾抗日。

1938年4月,中共鳳台縣委成立,丁文山先後任副書記、書記。1940年7月,淮上抗日根據地建立後,在鳳台縣成立了第二區抗日民主政權,丁文山任區長。1941年1月,大漢奸、綏靖第六團團長楊立言率280餘人,竄回田集朱家溝準備過年。鳳台縣委決定派新四軍第四師六八八團一個營,在一二兩個區隊配合下,全殲這股敵人,丁文山隨即率二區中隊趕到瓦溝沿集中待命。拂曉時分,雙方交火。這次戰鬥,全殲偽軍280餘人,活捉偽團長楊立言、副團長王壽之,繳獲長短槍200餘支,受到了第四師司令員彭雪楓的表彰。

新中國成立後,丁文山歷任鳳台縣縣長、阜陽地委農委主任、壽西湖農場廠長、安徽省林業廳副廳長等職。1974年在鳳台病逝。

基本介紹

  • 本名:丁文山
  • 別稱:丁四老闆
  • 所處時代:近代、現代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安徽淮南
  • 出生時間:1902
  • 去世時間:1974
  • 主要成就:鳳台縣長、阜陽地委農委主任、壽西湖農場長、安徽林業廳副廳長
丁文山(1902—1974年),外號“丁四老闆”,丁家崗(現屬淮南市潘集區)人,農民出身。幼年僅讀過兩年私塾便輟學務農。稍長,做豆腐生意,走鄉串戶,趕集逢場,目睹當局政治腐敗,民不聊生,遂立志為窮人奮鬥。民國16年(1927年),當地初建共產黨組織,發動農民,組織農會。他積極參加農會,成為黨的秘密交通員。民國17年初參加武裝游擊隊,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民國19年,鳳台地區鬧春荒,丁文山等發動並帶領當地20多個村莊的農民1000多人,割掉地主的豌豆2000餘畝,解決了民眾當年的春荒問題。從此,他在民眾中的威信越來越高,“丁四老闆”的名字也越傳越遠。民國21年4月,他同孫廣賢、廖傳澤一起,率領游擊隊員和部分民眾共100多人,在大孫崗河灣處截獲國民黨鳳台縣政府運往二區的幾十船小麥和高粱,分發給貧苦農民。民國22年,丁文山任中共鳳台縣委委員,在嚴重的白色恐怖下,他潛伏在淮河上的一隻小船中,親自印刷當時在沿淮地區頗有影響的縣委地下刊物——《紅星半月刊》,在鳳台、壽縣、潁上一帶散發。有時身著便衣,內藏一支駁殼槍,帶著幾名隊員到一些區鄉收集情報;有時扮成“算命打卦”先生進城散發刊物、傳單,攪得敵人坐臥不寧。民國23年9月,因叛徒出賣被捕入獄,直到民國26年3月西安事變後才獲釋。出獄後,即在家鄉著手恢復黨的基層組織。
民國27年(1938年)4月,中共安徽工委批准成立中共鳳台縣委,丁文山任副書記,同年8月任縣委書記。他帶領游擊隊在太平集、陶王集一帶抗日鋤奸,為後來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日偽維持會長許魯初盤踞店集,殘害百姓。
民國28年農曆三月十九日夜,丁文山帶領6名隊員,攜帶短搶3支、步槍1支、手榴彈4枚,翻牆潛入維持會大院,活捉許魯初,俘虜會丁20多人,繳獲長短槍9支。次日上午,將許魯初押到古溝集處決,其餘人員教育釋放。
民國29年7月,上級決定建立鳳台抗日民主政府,改組鳳台縣委,丁文山任二區區長。二區轄地在今潘集區東北,地處日偽據點前沿,地理位置和政治條件都非常複雜。丁文山知難而上,率領區隊活躍在平阿山、太平集一帶。這年11月一天上午,探知一艘日本汽艇由田家庵西駛鳳台,丁文山當即率30多名隊員占據平家灘有利地形,設下埋伏。下午,汽艇返回,抵平家灘,區隊隊員居高臨下,打得日寇丟下拖船,狼狽逃竄。這次戰鬥,斃敵數人,繳獲軍用物資數十噸,受到通報嘉獎。土匪頭子楊立言,長期盤踞在二區轄地田集一帶,投靠日偽,被封為“綏靖第六團團長”,擁有200多人的隊伍,常在二區騷擾。
民國30年元月,楊立言帶領綏靖一營在田集朱家溝沿吃午飯。丁文山率二區隊配合六八八團的兩個連和一區隊,當夜尾隨追擊。拂曉,戰鬥在蘇莊打響,丁文山率領二區隊,奮勇當先,所向披靡,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戰鬥,打死打傷楊部70多人,其餘殘敵全部投降,活捉偽團長楊立言、副團長王壽之,共繳獲長短槍100多支,機槍1挺,受到新四軍四師師長彭雪楓的表揚。民國30年4月,鳳台抗日民主政府轉移路東。5月,丁文山被調往邳濉銅地委工作,不久,奉命到剛被收編不久的36中隊任政治委員。到職僅9天,這個部隊叛變投敵,丁文山被捕,關押在徐州監獄。他聯絡獄中黨員,秘密成立了“獄中黨支部”,任組織委員。一天,因敵人殘忍地折磨難友,丁文山怒不可遏,大罵日本看守,遭敵嚴刑拷打。殘酷的日軍放狼狗咬他,丁文山堅貞不屈,仍大罵不止。由於流血過多,昏死多時不醒,被敵人扔在徐州東門敵墳場上,幸被八路軍炊事員老張頭發現救回。為此,邳濉銅地委把他的事跡編印成冊,並用快板書在部隊廣為宣傳。
民國33年夏,淮北路西抗日根據地恢復。秋,建立中共宿懷縣委,丁文山任縣委委員兼淝河區區委書記。丁文山充分依靠、發動民眾,又利用開明紳士和敵偽之間的矛盾,結成廣泛的統一戰線,不久建立起幾十人槍的區隊和10來人槍的各鄉隊武裝;並在各區、鄉武裝中建立黨支部,使這一地區很快開闢和鞏固下來。
民國34年(1945年)秋,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占領了懷遠縣城和鐵路沿線,又組織“還鄉團”、“勸降隊”大肆襲擾解放區。
民國35年10月,宿懷縣委與上級的聯繫中斷,革命形勢極其嚴峻。縣委決定暫時西撤,並組織渦(陽)淮(沿淮幾個部分地區)工委,由崔劍曉、丁文山為主要領導,分頭活動開展工作。丁文山回鳳台後,立即與李星光、吳雲等取得聯繫,對原有的地下組織進行了整頓。在與上級聯繫中斷的情況下,他們從實際出發,獨立自主地制定工作方針和計畫,開展工作。
民國36年11月,中共鳳台縣委、縣政府成立,丁文山任縣長,兼任縣大隊長,親率縣大隊部分武裝開闢了新河區、古溝區、潘集區。
民國37年11月,淮海戰役打響,鳳台縣委決定成立戰勤指揮部,丁文山兼任指揮,親率2000餘人,400付擔架,支援解放軍。
1949年3月,丁文山任縣委副書記;1950年任阜陽地區農委副主任、主任。1952年他率領數十人,在壽西湖拓荒建農場,任場長。他和全場幹部並肩戰鬥在第一線上,深受廣大職工的愛戴。1961年調任安徽省木材砍伐團政委,工作出色,受到上級表彰。1964年回省農墾廳工作。不久,在壽西湖農場乾群一致請求下,丁文山再次回到壽西湖農場任場長,為發展該場做出了貢獻。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丁文山被誣告為“叛徒”,遭受迫害。1974年元月13日在鳳台縣城病逝,葬於丁家崗。1979年5月平反昭雪,遺骨移至鳳台南平山烈士陵園。
1933年丁文山任中共鳳台縣委委員,在白色恐怖籠罩下,他潛伏在淮河上的一隻小船中,親自印刷當時在沿淮地區頗有影響的縣委地下刊物《紅星》半月刊,在鳳台、壽縣、穎上一帶散發。有時身著便衣內藏一支駁殼槍,帶著幾名隊員到一些區鄉收集情報,有時扮成算命打卦先生進城散發刊物、傳單,攪得敵人坐臥不寧。窮苦人盛讚他,把他譽為神奇的英雄,敵人懼怕他,提到他便聞風喪膽。
1934年9月因叛徒出賣被捕入獄,直到1937年3月西安事變後才獲釋,出獄後即在家鄉著手恢復黨的基層組織。
1938年4月中共安徽工委批准成立中共鳳台縣委,丁文山任副書記,同年8月任縣委書記。他帶領游擊隊在太平集、陶王集一帶抗日鋤奸,為後來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38年6月,鳳台淪陷,偽維持會長許魯初盤踞店集殘害百姓,1939年農曆三月十九日夜,丁文山帶領幾十名隊員攜帶短槍3支、步槍1支、手榴彈4枚翻牆潛入維持會大院,活捉許魯初,俘虜會丁20多人,繳獲長短槍9支,次日上午將許魯初押到古溝集處決,其餘人員教育釋放。
1940年7月,上級決定建立鳳台抗日民主政府,改組鳳台縣委,丁文山任二區區長。二區轄地在今潘集區東北,地處日偽據點前沿,地理位置和政治條件都非常複雜,丁文山知難而上,率領區隊活躍在平阿山、太平集一帶。1940年8月的一天夜裡,丁文山帶領區隊的15名戰士,每人編一條柳條帽,藉助點點星光,神不知鬼不覺地包圍了老牛墳日軍炮樓。隨著丁文山的一聲命令,頓時槍聲大作,子彈從四面八方呼嘯而來。酣睡中的日軍驚慌失措,從炮樓上藉助探照燈拚命射擊。丁文山讓戰士們將柳條帽放在土堆上,迅速撤離。敵人以為土堆上的柳條帽就是偷襲戰士,放了一夜空槍。這年11月一天上午,探知一艘日本汽艇由田家庵西駛鳳台,丁文山當即率30多名隊員占據平家灣有利地形設下埋伏,下午汽艇返回抵平家灣,區隊隊員居高臨下,打得日寇丟下拖船狼狽逃竄,這次戰鬥斃敵數人,繳獲軍用物資數十噸,受到通報嘉獎。土匪頭子楊立言長期盤踞在二區轄地田集一帶投靠日偽,被封為綏靖第六團團長,擁有200多人的隊伍,常在二區騷擾民眾。
1941年元月,楊立言帶領綏靖一營在田集朱家溝吃午飯,丁文山率二區隊配合六八八團的兩個連和一區隊當夜尾隨追擊。指曉戰鬥在蘇莊打響,丁文山率領二區隊奮勇當先,所向披靡,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戰鬥,打死打傷楊部70多人,其餘殘敵全部投降,活捉偽團長楊立言,副團長王壽之,共繳獲長短槍100多支,機槍1挺,受到新四軍四師師長彭雪楓的表揚。
1941年4月,鳳台抗日民主政府轉移路東,5月,丁文山被調往邳濉銅地委工作不久,奉命到剛被收編不久的36中隊任政治委員,到職僅9天,這個部隊叛變投敵,丁文山被捕關押在徐州監獄。他聯絡獄中黨員秘密成立了獄中黨支部任組織委員,一天因敵人殘忍地折磨難友,丁文山怒不可遏,大罵日本看守,遭敵嚴刑拷打,殘酷的日軍放狼狗咬他,丁文山堅貞不屈仍大罵不止,由於流血過多昏死多時不醒,被敵人扔在徐州東門墳場上,幸被八路軍軟事員老張頭發現救回,為此邳濉銅地委把他的事跡編印成冊,並用快板書在部隊廣為宣傳。
1944年夏,淮北路西抗日根據地恢復,建立中共宿懷縣委,丁文山任縣委委員兼淝河區區委書記,丁文山充分依靠、發動民眾,又利用開明紳士和敵偽之間的矛盾結成廣泛的統一戰線,不久建立起幾十人槍的區隊和10來人槍的各鄉隊武裝並在各區鄉武裝中建立黨支部,使這一地區抗日根據地很快開闢和鞏固下來。
在解放戰爭中,丁文山曾任鳳台縣縣長兼任縣大隊長,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重要貢獻,解放後,丁文山歷任縣委副書記、阜陽地區農委副主任。1952年他率領數十人在壽縣壽西湖拓荒建農場任場長,他和全場幹部並肩戰鬥在第一線上,深受廣大職工愛戴。1960年調任安徽省木材砍伐團政委,工作出色受到上級表彰,1963年回省農墾廳工作不久,在壽西湖農場幹部民眾一致請求下,丁文山再次回到壽西湖農場任場長。
1966年文革開始,丁文山被誣為叛徒,遭受迫害。
1974年元月13日丁文山在鳳台縣城病逝,葬於丁家崗。1979年5月丁文山被平反昭雪,遺骨移至鳳台南平山烈士陵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