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光訓

丁光訓

丁光訓,男,漢族,1915年9月生,上海市人,上海聖約翰大學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紐約協和神學院畢業,文學碩士,神學博士。2012年11月22日10時因病在江蘇南京逝世,享年98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丁光訓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15年9月
  • 逝世日期:2012年11月22日10時
人物履歷,人物生平,逝世訊息,

人物履歷

1937年至1942年上海聖約翰大學學習。 1942年至1945年上海基督教青年會學生部幹事。
丁光訓丁光訓
1946年至1947年加拿大基督教學生運動幹事。
1947年至1948年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美國紐約協和神學院學習。
1948年至1951年瑞士日內瓦世界基督教學生同盟幹事。
1951年至1980年上海廣學會總幹事,金陵協和神學院院長,南京大學副校長兼宗教研究所所長。
1980年至1989年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主席,中國基督教協會會長,江蘇省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委員。
1989年至1997年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主席,中國基督教協會會長,南京大學副校長,金陵協和神學院院長。
1997年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名譽主席,中國基督教協會名譽會長,金陵協和神學院院長。
2003年3月在全國政協十屆一次會議上當選為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2006年8月,第八屆世界宗教和平會議上當選為名譽主席 。
第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第三屆、四屆、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六屆、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委員。

人物生平

丁光訓,19 15年出生於上海一個基督徒家庭,他的外祖父是聖公會牧師,母親是虔誠的信徒。按照基督教的傳統,丁光訓在出生四個月時便受了洗禮。從他懂事時起,每個星期天都要隨家人上教堂做禮拜。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丁光訓從小便受到深厚的基督教教育。童年的經歷難以忘懷,基督的愛從此一直與他同在。 丁光訓在求學時一直是個品學兼優的學生,他對數學尤其愛好,數理化成績始終名列前茅。1931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聖約翰大學高中部,三年後又順利考入聖約翰大學土木工程系,他的父親感到很自豪,父親希望他以後當一名工程師,能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和豐厚的經濟收入。
丁光訓丁光訓
可是一年以後,丁光訓卻作出了一個重大決定:從土木工程系轉入文科,學習英文與神學。這次轉系完全改變了他的人生道路。促使他棄理學文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母親希望他念神學,像外祖父一樣,獻身於教會;二是在他求學期間,日本侵略東北三省,國難臨頭,丁光訓深為祖國的命運擔憂,他感到這時中國需要的不是工程技術,而是改造社會。科學救國的道路走不通,作為一個基督徒,他想用基督教來挽救社會。但在當時,他也並不知道該怎樣去行動。當他後來參加了學生基督教團契的活動,才逐步提高了認識。
當時,在上海的教會學校中,基督教男女青年會的影響很大,青年會本著“非以役人,乃役以人”的教訓,為社會和民眾服務。丁光訓積極參加了聖約翰大學的學生團契活動,他在活動中結識了不少積極參與愛國救亡運動的學生,也認識了當時擔任“青年會全國協會”學生部主任幹事的吳耀宗先生。在救亡運動形勢的影響下,學生團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如舉辦演講、討論會、歌詠班,參觀工廠,出版刊物,組織夏令會、冬令會等,使他認識到基督徒要像耶穌基督那樣愛國愛民,為拯救人民而獻出自己的生命,他深感到作為基督徒身上責任的重大。
1937年丁光訓獲得文學學士學位,從聖約翰大學畢業。丁光訓擔任了上海基督教青年會學生部幹事,具體負責上海基督教學生聯合會(簡稱“上海聯”)的工作,同時在聖約翰大學繼續進修神學。抗戰爆發後,為了引導基督教學生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上海聯”提出基督教學生運動的中心是開展四大運動,即“認識真理運動,認識時代運動,國際友誼運動,立志獻身運動。”丁光訓和學生們一起研究社會問題,討論形勢發展,明確自己的社會責任,投入到抗日救國的洪流中去。
北平天津等地淪陷後,一部分學生流亡到上海,生活和求學都發生了困難,上海也有許多學生因家庭受戰爭影響,繼續學業發生困難。為了幫助學生度過難關、完成學業,在上海基督教青年會董事、滬江大學校長劉湛恩等人的關心下,上海青年會發起組織了上海學生救濟委員會(簡稱學濟會)。學濟會設法在國內外募集錢款,以資助貧寒學生的生活和學習。
自1939年起,丁光訓擔任了學濟會的執行幹事,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活動。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捐款來源斷絕,學濟會工作不得不暫行停止。由於日偽在上海的殘酷統治,學生生活更趨困難。
1944年下半年,正是抗戰勝利前夕最艱難的時期,為了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困難,丁光訓主持的青年會學生部和女青年會學生部便發動學生自己動手舉辦“救濟失學義賣市場”,並聯絡《申報》《新聞報》社會服務欄目參加並負責宣傳工作。1942年丁光訓獲聖約翰大學神學學士學位,又被立為聖公會牧師。當時留在上海的世界基督教學生同盟幹事顧子仁牧師邀請他到國際禮拜堂兼任牧師。這是一個有各國基督教參加的、用英語講道的、不分教派的禮拜堂,宗教上比較開放,社交活動較多。丁光訓和顧子仁利用該堂禮拜天的下午時間,發起學生禮拜堂,吸引基督教青年來參加禮拜。在禮拜後的團契活動中,他們經常在一起討論時局,討論社會問題。他在基督教學生中有許多朋友,是學生們公認的一位基督教學生運動領袖,許多人從他那裡得到教益。
1945年抗戰勝利後,在全中國人民反獨裁、爭民主的高潮中,基督教愛國領袖吳耀宗、涂羽卿、陸乾臣等發起組織“中國基督教民主研究會”,研究會經常舉辦報告會、討論會,請社會上的民主運動領袖向大家介紹民主運動情況,幫助大家了解形勢。丁光訓擔任了民主研究會的執行幹事,做了許多組織工作,起了重要作用。
1946年至1951年,丁光訓受青年會委派,參加世界基督教學生同盟工作,他與夫人郭秀梅女士在加拿大、美國、瑞士等國工作和學習,在神學上得到深造,同時也結識了不少外國朋友。
丁光訓在國外工作時期,正是中國社會發生革命性變革的時期,1949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事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遠在歐洲的丁光訓為祖國的新生感到歡欣鼓舞,準備在適當的時機儘快回國。但在當時,西方不少人對社會主義持反對態度,對共產黨的無神論懷有疑慮,很多外國朋友都勸他留在國外。他認為作為一個中國人,只有為自己的祖國服務才是最值得自豪的。1951年底,丁光訓婉拒了外國朋友們的好意,攜全家回到上海。當時國內基督教界,吳耀宗先生領導的“三自愛國運動”正轟轟烈烈地開展。他以嚴謹的態度,在深入了解了“三自運動”的深遠意義後,堅定地支持“三自運動”。
1955年,丁光訓被祝聖為主教,這時他已擔任南京金陵協和神學院院長,這是解放以後11個不同宗派的神學院校聯合組成的神學院,1952年新成立的董事會請丁光訓任院長,時年37歲。丁光訓知道,中國教會需要一批愛國愛教的教牧人員,需要一批在神學上有較高造詣的神學家,這關係到教會的未來。在受命赴南京擔任金陵協和神學院院長後,他以寬廣的胸懷,互相尊重的原則,團結全院來自不同宗派的神學教師,共同承擔起培養年輕教職人員的重擔。
中國基督教在十年動亂期間遭到毀滅性破壞。“文革”後,經過撥亂反正,中共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重新得到落實。1980年,中國基督教第三屆全國會議召開,會議代表一致選舉丁光訓主教為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主席和中國基督教協會會長,丁主教成為新時期中國基督教的領袖。
丁光訓主教身負的重任是常人難以了解的:中國基督教的各級組織在“文革”中都停止了工作,教堂被占用,宗教活動難以正常進行,需儘快恢復;基層教會力量薄弱,教職人員奇缺,而信教民眾卻大量增加,但素質低下,很多處於原始的自發活動狀態,亟需有人正確引導;在有的地方,宗教政策遲遲得不到落實,甚至時有侵犯宗教界合法權益的事情發生,需要與政府有關部門進行協商對話;在海外,由於幾十年中斷聯繫,許多人對中國基督教的情況缺乏了解,還有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宗教進行誣衊攻擊,必須及時開展對外友好工作,並揭露敵對勢力的滲透活動。為了中國教會的恢復與重建,丁光訓日夜操勞,嘔心瀝血,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和超負荷的工作。他經常到各地訪問,幫助協調解決教會中出現的問題;他仍擔任金陵協和神學院院長,並親自講課,關心年輕一代的成長,還把優秀的神學生送到國外培養深造;在全國政協及其他的一些會議上,只要有機會,他總是指出落實宗教政策中出現的種種問題,以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為了發展同海外教會的聯繫,丁主教不辭辛勞,奔波於世界各地,宣傳中國基督教的“三自”愛國道路,介紹基督教在中國的發展和國家的宗教政策。
自80年代以來,在丁光訓帶領下,中國基督教得到了很大發展,現在信徒人數已達1000萬左右,全國開放的禮拜堂已增至12000餘所。為了培養年輕的接班人,全國現開辦神學院校17所,累計已培養了畢業生2700人。在出版工作方面,現已印刷發行《聖經》2000萬本,《讚美詩(新編)》800多萬冊,全國兩會出版了《天風》雜誌和大量宗教神學書刊,一些地方兩會和神學院也有自己的出版物和刊物,從不同方面滿足了信徒的需要。
80年代以來,在教會進入新的歷史時期時,丁光訓又對“建設教會”提出新的內容。他指出,吳耀宗先生倡導的“三自愛國運動”已取得巨大成就,它使中國基督教變成了愛國的基督教,改變了中國基督教的“洋教”面貌,從而逐步改變了人民民眾對中國基督教的觀感。但是“三自”的任務遠遠沒有完成,“三自”在解決了“由誰來辦”的問題後,現在面臨的問題是怎樣把中國教會辦好?他認為,必須按“三自”原則辦好教會,治好、養好、傳好。
在1996年12月召開的“中國基督教第六屆全國會議”上,年過80的丁光訓主教謝絕各方挽留,主動提出退休,又被一致推舉為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名譽主席和中國基督教協會名譽會長。現在,丁光訓仍擔任著金陵協和神學院院長。他曾多次在公開和私下場合中表示他的最大心愿是放棄其他工作,專心辦神學院,為中國教會培養下一代。當然,以他的學識、威望及在海內外的影響,他不可能完全淡出,他仍在為中國教會工作,關注教會的發展,因為他已經把自己的一生與中國基督教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永遠不能分割了。

逝世訊息

傑出的愛國宗教領袖,著名的社會活動家,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七屆、八屆、九屆、十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第三屆、四屆、五屆主席,第六屆、七屆、八屆名譽主席,中國基督教協會第一屆、二屆、三屆會長,第四屆、五屆、六屆名譽會長,金陵協和神學院名譽院長,愛德基金會董事長丁光訓主教,因病於2012年11月22日10時在江蘇南京逝世,享年98歲。
丁光訓丁光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