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麥種

一粒麥種

《一粒麥種》是肯亞作家恩古齊·瓦·提安哥創作的經典長篇小說,於1967年首版。入選“20世紀非洲百佳圖書”TOP12。《一粒麥種》刻畫了人們對光明未來的熱切期盼,以及混雜其中的對英國殖民者遺留下的腐敗和暴力的恐懼。作者對獨立後的非洲所面臨的複雜多樣的經歷和錯綜複雜的衝突,包括社會身份的缺失,把握得恰到好處。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一粒麥種
  • 外文名稱:A Grain of Wheat
  • 作品別名:一粒麥子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 作者:【肯亞】恩古齊·瓦·提安哥
  • 首版時間:1967年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作品影響,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一粒麥種》講述穆苟為人沉默寡言,曾在英國人集中營中領導過一場絕食罷工,制止過村裡的保全毆打懷孕婦女,自始至終他都是家鄉公認的英雄。然而在安靜的外表下卻隱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黑暗秘密,他為了保全自己,曾背叛民族英雄基希卡,向英國人告密。此時他的家鄉正在籌劃一場肯亞獨立日的慶祝大會,前反抗軍鬥士R將軍和寇義納打算當眾處決背叛基希卡的通敵者卡冉加,令其在大會上坦白自己的罪行。

創作背景

馬赫雷雷大學是恩古齊作家生涯的開端,他在那裡學習屬於英語寫作“偉大傳統”的作品形式。在小說中,恩古齊協調了這種傳統形式和以著名作家欽努阿·阿契貝、彼得·阿伯拉罕姆斯的作品為代表的新興文學的不同訴求。小說一經出版,便成為描述非洲文學新背景的扛鼎之作。恩古齊的早期作品力求以歷史記憶和個人經歷為線索,對肯亞從殖民地時期到實現獨立的過渡時期社會生活中的矛盾需求進行剝繭抽絲的分析。與之對比,在《一粒麥種》寫作之時,人們正在為非洲文學的定義、形式、意義,以及它同宏大政治機構之間的關係進行激烈的爭論,其中一些核心問題懸而未決,這就是恩古齊創作第三部小說的重要時代背景。
此外,《一粒麥種》創作之際,非洲社會獨立後的發展方向仍不明朗。在獨立後第一個十年間,擺脫殖民地身份後洋溢著的歡愉氣氛逐漸消退,人們開始拋卻幻想,面對嚴酷的現實。作家感到困惑的是,力圖重述歷史的文學形式能否承擔表述現狀的任務以及現狀在作品中的分量。正是在這種不確定的背景下,恩古齊讀到了費朗茨·法農的《大地上的受苦者》一書。這本書原來被當做批判殖民主義的文本來解讀,由於它對失敗的去殖民化過程的預見性警告,在當時再次受到關注和垂青。在該書“國家意識的陷阱”一章中,法農警告說,非洲的國家主義非但沒有成為激勵民眾的向心力,反而有流於一紙空談的危險。一些作家和法農的早期預見相似,認為國家獨立將迎來非洲自由的曙光,現在他們開始思索要採用何種形式來描述國家危機。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該書非同一般的一點是,恩古齊能夠把自己對於變革過程的憂慮外化為對後殖民時期體驗的權威描述。實際上,他已經在小說中將後殖民時期的變革問題轉化成敘述本身的問題。恩古齊在小說里並不迴避歷史的本質和意義問題,也沒有弱化歷史的力量和人們對其關注的程度。實際上,小說細緻地描繪了肯亞當代歷史的輪廓,涵蓋了從一九二二年第—次反英民眾組織的成立到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十二日民族獨立期間民眾心目中的重大時刻,並極力強調人們對現代肯亞歷史的感知。然而值得—提的是,作者喚醒這段歷史的同時,又對其提出質疑。
顯然,《一粒麥種》這部小說中蘊含著由作者象徵意圖和用以批評過去的反諷話語構成的張力。這種張力尤其體現在人物角色的公共形象和他們的深層動機是完全割裂的。小說中屢次提及的角色都與肯亞歷史的重大時刻息息相關;而且正如他們的名字所暗示的那樣,他們是小說中沉重歷史象徵的化身。書中有瓦瑞老人(意為“河流”),他連線著歷史中的重大階段。有基孔(意為“肚臍”),他是幾代人的縱向聯結,他的妻子夢碧則採用了吉庫尤聖母的名字。夢碧的兄弟基希卡在獨立戰爭中犧牲,而他的名字就暗指“匆匆的一代”中的一員。夢碧的追求者卡冉加則有著另外一代人的名字。另外還有穆苟這一人物,他以該文化中最令人崇敬的預言家之一來命名,並且被錯誤地推舉為民眾的救星。
當對歷史的不同描述和不同的歷史觀產生對立衝突的時候,正如每個角色與過去梳理不清的聯繫所揭示的那樣,人物的失望和背叛感就加強了。這種價值觀的轉變和對當下的焦慮與小說的反諷結構並行不悖,並受其規約。當過去的幽靈即將把獨立這齣戲攪得了無頭緒之時,價值觀的轉變和對當下的焦慮漸漸主導了歷史的意義。在此種情況下,《一粒麥種》就成為表達失望、誤解和認知偏差的一部小說。這三個主題是在不同層面上進行運作的。

藝術特色

《一粒麥種》的創作參照康拉德《在西方的注視下》這部有關革命和背叛的小說,屬於眾多的現代主義作品之一,它使用的語言、表達的意義及闡釋的主題都受到對於歷史、地域、革命和道德的不確定性的影響。實際上,小說中大量使用的反諷表明它同正統現代主義風格密切聯繫,對正統現代主義既欣賞又背離。小說採用現代主義創作的常見技巧,如意識流、多重敘述和零碎想像等,來描述作者怎樣看待非洲獨立之後的危機。但是由於他的目標是回溯肯亞去殖民化的歷史,並思索人物角色同他們所處的歷史和社會背景,特別是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茅茅運動那段歷史時期,恩古齊不可能完全拋棄傳統的現實主義。他需要利用現實主義來發覺可預知的主題和社會群體,並將它們放置在混亂但豐富的歷史文本中。他面臨的難題是如何確認這段歷史,並將它作為作品中可感知的一個因素,同時解構這一時期在後殖民主義歷史語境中的利用和誤用。《一粒麥種》的成功之處在於,恩古齊完美地運用現代主義創作形式來描述後殖民時期非洲的社會變遷。

作品影響

該書是恩古齊的第三本小說,也是他最出名、最雄心壯志的一部小說。恩古齊認為要用非洲母語寫真正的非洲文學,而不是“在非洲的歐洲文學”。從這部書開始,他放棄了此前的英文寫作,棄用了英文名,成為本土文明不死的“一粒麥種”。

作者簡介

恩古齊·瓦·提安哥(1938— ),肯亞小說家、劇作家、政論家,生於利穆魯一農民家庭。一九六四年畢業於烏干達馬赫雷雷大學,後入英國利茲大學續修文學。一九六七年回國,在奈洛比大學任教,改英國文學係為非洲文學和語言系。一九七七年因抗議當局對英語的強制性教育而被政府逮捕,獲釋後與家人過著流亡的生活,直到肯亞獨裁者阿拉普·莫伊下台才終於得以安全回國。
由於政治和健康的原因,最近十五年恩古齊和阿契貝一樣旅居美國,在紐約州的大學工作。但他們一再聲稱決不去寫與美國有關的作品,其原因部分如阿契貝所言:美國的作家太多,非洲的作家太少;恩古齊更堅持認為,文學應該反哺滋養它的土地和人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