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盞明燈

一盞明燈是指1、照明的器具:電~。路~。~火(泛指亮的燈)。~語(通訊方法之一)。~標。 2、其它用途的發光、發熱裝置:紅綠~。指示~。酒精~。 3、裝飾張掛的彩燈:~節。~市。河~。冰~。 漢字“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盞明燈
  • 五筆:os
  • 部首:火
  • 部外筆畫:2
  • 總筆畫:6
釋義,來源,

釋義

1、照明的器具:電~。路~。~火(泛指亮的燈)。~語(通訊方法之一)。~標。 2、其它用途的發光、發熱裝置:紅綠~。指示~。酒精~。 3、裝飾張掛的彩燈:~節。~市。河~。冰~。 漢字“燈”
英文: Light;lamp

來源

燈和燈字究竟起源於何時,
孔明燈
戰國以前都還沒發現名為燈的實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也未見燈、之類字樣。西周時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出現的“燭”應是最早的照明用器的記載。
西周時“燭”應是一種由易燃材料製成的火把,用於執持的已被點燃的火把,稱之為燭;放在地上的用來點燃的成堆細草和樹枝叫做燎;燎置於門外的稱大燭,門內的則稱庭燎。
中國現存最早的燈具出於戰國,在《楚辭·招魂》中有“蘭膏明燭,華鐙錯些”的記錄,說明戰國時已出現“鐙”這個名稱了。在周代,“鐙”、“登”通用,《爾雅·釋器》:“木豆謂之豆,竹豆謂之豆籩,瓦豆謂之登。” 徐鉉曰:今俗別作燈,非是,晉郭璞云:禮器也。古人把“鐙”稱燈,應是字義的假借。
豆,是商周時期的一種飪食器,用以盛放醃菜、肉醬等的器皿,也是古代的禮器,多用青銅、陶瓦所制。而陶豆是目前所能見到的最早的燈具,在戰國的墓葬中,就可以看到一種盤底中央呈*狀突起可插燈芯的細把陶質豆,它就是當時的照明器具,也是我國古代燈具的主要形式之一。從追溯豆燈的歷史,去理解“鐙”字的產生,我們就不能不看到我們的祖先在創造光明的同時,為燈具命名的思維性與創造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