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摯愛張國榮:只怕不再遇上

一生摯愛張國榮:只怕不再遇上

內容簡介: 作者以可讀性強而客觀理性的筆觸,為我們還原了一代天王張國榮的傳奇人生,並對張國榮的音樂、影視作品,在書內做了深入淺出的解讀。無論是叱吒歌壇、影壇的那個天王張國榮,還是生活中那個坦坦蕩蕩的張國榮,此書都有很好的介紹和描繪。離世十年,但是他從未離開,十年資深榮迷嘔心瀝血之作。沒有捕風捉影,沒有虛假新聞,作者多年研究,只為還原最真實的偶像。謹以此書紀念張國榮離世十周年。歲月奪不走他的璀璨,沒有張國榮的舞台,一切黯然失色。

基本介紹

  • 書名:一生摯愛張國榮:只怕不再遇上
  • 作者:張國榮
  • 原版名稱:無
  • 出版時間:2003年
試閱,序言,1.孤單童年,

試閱

序言

前段時間,我的一位朋友頗為不解地問我:“為什麼張國榮的影響力到現在還是那么大呢?除了你,我覺得身邊好多人都喜歡他。”
如果有人問我關於張國榮的音樂、電影或生活經歷,我會毫不遲疑地回答。然而,這個問題卻讓我一時語塞——我們這代人出生的時候,張國榮已經退出樂壇,四大天王稱霸天下;我們開始聽歌的時候,粵語歌已經是強弩之末,張國榮也並未在那時推出過街知巷聞的國語專輯;我們開始追星的時候,國語歌壇2000年後的第一代歌手正處於他們的巔峰時期,華語樂壇也迎來了21世紀後的第一個高潮。
而張國榮的音樂巔峰在八十年代末(後來雖然也很成功,但八十年代是他最光輝的印記),他的電影巔峰在九十年代。到了21世紀,雖然他仍是當仁不讓的天王級人物,在內地開巡迴演唱會時仍然場場爆滿,雖然《左右手》等歌曲也為他帶來了不少新fans(張國榮本人語),但畢竟,那個時候張國榮音樂、影視客群群中的大多數仍是較為資深的樂迷、影迷。在他去世的2003年,新的流行文化已經攻占了年輕人的耳膜和眼球。
然而,十年過去,很多快餐式的流行文化早已被人們遺忘,很多紅極一時的明星也漸漸走進歷史,張國榮卻依然被年輕人所銘記和崇拜。貼吧到論壇,微博到空間,還有各種各樣的榮迷聚會中,年輕的面孔都變得越來越多。很多人談論張國榮時,首先想到的也不再是他那些帶有時代印記的音樂、電影作品,而是越來越多的年輕歌迷、影迷。我當然不敢因此就說他的崇拜者中的大多數都是年輕人,但80後、90後,的的確確成為了“榮迷”群體中不可忽視的一個組成部分。“後榮迷”(張國榮去世後喜歡上他的歌迷)也成了華人流行文化中一個獨特的現象。
我一直把這種現象當成是理所當然,也沒有思考箇中緣由。但當朋友問我的一剎那,我語塞了。所以我覺得,應該把張國榮為值得那么多新、老榮迷喜歡的原因記錄下來——不僅是他的音樂和電影,更該記錄他的人格和經歷。於是,便有了這本書的誕生。
我無法代表所有的人去洋洋灑灑地分析張國榮去世後仍然受到追捧的原因,分析他的再次流行與大眾審美、文化趣味和社會價值觀的關係,我能做的,就是拂去年代的灰塵,從那些年的聲音、影像和文字資料中,還原一個真實的張國榮。因為時代久遠,許多事件和文化現象筆者沒有親身經歷。但跳脫了年代,或許也是擺脫主觀、力求真實的契機。
這本書,有對張國榮人生歷程的回顧。從孤單的童年到留學時光,從初入樂壇到曙光乍現,從紅透香江到隱退數年,又到光榮復出、再登巔峰。他的這些經歷,雖然已經隨時間的流逝而漸漸遠去,但他的人格魅力卻永不褪色。不管是老一代的崇拜者還是才入“榮門”不到十年的“後榮迷”,這些閃耀的品格都是張國榮吸引他們的原因。當然,對張國榮過分的讚譽不會讓他的人格被傳誦,也不會讓他的品質被讚揚,反而會陷入“捧殺”而使這些過往失真。所以,這本書的文字,也會提到張國榮藝海生涯中的痛苦、隱忍、掙扎和無奈,會提到諸如他被迫拍攝的電影和他質量並不是很高的專輯。對待親人、愛人、摯友和歌迷,張國榮都是一個真實的人。因此,我決定放棄主觀式的讚揚,而是用相對客觀的文字來記錄他的人生歷程。而對於心理活動的描寫,則是根據人物的性格特徵和為人處事的一貫風格所作的文字。
這本書,也有對張國榮藝術作品的賞析——當然,我的一孔之見不足以為這位偉大藝術家的音樂和電影做定論。所以,在解讀這些作品時,我找到錄製這些專輯、拍攝這些電影時張國榮本人以及其他創作人員的採訪與日後的回憶,以及過往報刊(當然不是指八卦雜誌,而是正規、客觀的媒體)對這些作品製作過程的報導,並研究了張國榮同時期藝人的作品和他所處年代的流行趨向,以求對這些音樂、電影做出較為中肯的評價,最低限度地降低我的主觀色彩。
當然,由於年代久遠,加上所蒐集到的也並非第一手資料,我無法保證對張國榮的所有值得記敘的事跡都能夠生動、翔實地描述。為了保證相對客觀,對於一些無法確定的八卦或坊間盛傳的舊聞,出於對張國榮的尊重,我也沒有將它們寫出。這也難免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此書的閱讀**。而張國榮的藝術作品,不僅“褒貶不一”,甚至連單純的褒揚,都有太多不同的方面。眾口難調,我只能找到相對客觀的平衡點。這些文字,當然也沒有任何要為他作品定論的意思。
我能保證的,只有真實和誠意。
這本書的書名《只怕不再遇上》,與張國榮的一首歌名相同。那首歌,只是一首普通的情歌。但“只怕不再遇上”,卻是所有榮迷無可挽回的共同遺憾。我們再也無法遇上張國榮,再也無法看到他在舞台上魅力四射、深情款款的表演,再也無法在銀幕上看到他芳華絕代的精湛演技。
作詞人林夕曾在張國榮去世後寫下一首叫作“不求人”的歌來紀念他。歌中唱到“請你放心別離,我的心早載滿你”。
我們現在能做的,也只有銘記,只有在旋律與光影中,再次被這位用心的歌手、誠摯的演員感動。這也是對逝者最好的紀念。
所以,哪怕不再遇上,我們依然可以在回憶中,繼續追尋他的腳步。天堂中的哥哥,若知曉我們依然記得他,依然把那些閃亮的回憶視為至寶,亦當莞爾,亦當放心別離。
完成了這本書,這些帶著溫度的文字,我想,我可以回答我的朋友提出的問題了。
褚漢辰

1.孤單童年

回憶,纏住了心事千遍。
由零開始,偷偷想到落淚。
——張國榮《由零開始
在張國榮的代表作電影《金枝玉葉》中,張國榮扮演的顧家明面試袁詠儀扮演的林子穎這個經典橋段中,有句台詞讓人印象深刻,張國榮對著袁詠儀說“名字不錯,不用改了”。我想若對張國榮熟悉的朋友,都會對此會心一笑——因為,“張國榮”這三個字,也並非他的原名。
他的原名,叫張發宗。從現在的眼光看,這也許是個略帶土氣的名字,也的確不適合明星。試想,若日後在他的萬人演唱會上,歌迷高喊著“發宗,發宗”,那該是多么違和的畫面!但是,這個鄉土味十足的名字,並不反映他出道之前的家境。
1956年9月12日,香港灣仔的一個富裕之家,一聲嬰兒的啼哭宣告了時裝設計師張活海第十個孩子的誕生。在“十仔”出生之前,他的九哥剛剛夭折——這也是張家不幸夭折的第三個孩子。
身為中環鼎鼎大名的時裝設計師,十仔的爸爸自然對這個來之不易的兒子倍感珍惜,他希望兒子日後可以榮華富貴、光宗耀祖,因此為這個小兒子取下了“發宗”這個名字。張父的成就,從十仔年少時“中環三太子”的稱呼就能看出。在經濟蒸蒸日上的香港,一位有名的時裝設計師也理所當然地擁有很高的社會地位,況且,他還曾經為如日中天的好萊塢巨星馬龍?白蘭度製作過服裝。
然而,本應在家中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十仔,卻度過了一個孤單的童年。
張活海有兩位老婆,一位是十仔的母親,另一位是二房太太。但是,這與幼年的張國榮並無關係,因為從小,他就沒有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儘管後來已經成為巨星的張國榮仍然對自己的母親十分孝順,在“跨越九七”演唱會中也稱張母為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人之一(另一位是他的愛人),但他在一次採訪中表示,母親到自己家中,甚至問自己可不可以用兒子家的廁所。從這件小事,也能看出張母在他成長過程中的疏離。可是張國榮對父親的記憶就更加諷刺了。他對父親的印象,竟然來自大姐因他被罰留堂而用衣架打他時,衣架上印著的父親洋服店的標誌。
而與十仔年齡最為接近的八哥,也與他有著8歲的年齡差距,我們不敢妄加推測他在幼年與哥哥、姐姐們的關係。但對於整整相差了“一代人”歲數的孩子,即便相處得再融洽,也沒有和同齡玩伴的默契。
還好,被稱作“六姐”的一位女性給了十仔關愛,她是張家的用人。對十仔來說,她的重要性不亞於母親的角色。這位貼身用人對張國榮的意義也在其日後的訪談中可以看出。張國榮說過,六姐是一生中對他最好的女人。好比《Monica》中的主角,甚至說其地位已經超過了他的母親。
年幼的十仔一天天長大,在其學校門口接他放學的,是六姐;在他外婆去世時安慰十仔的,是六姐;從音樂盒、芭比娃娃這些玩具中能看出十仔孤單的人,仍然是六姐。所以,張國榮在遠赴北美進修的時刻,最掛念不下的,還是六姐。牽著六姐的手一天天長高的男孩,也是在這位感情超越親人的僕人的呵護下,十仔學會了愛。
但從之後的經歷來看,孤單的童年對張國榮的影響可謂深刻而長久。在影視作品中,張國榮扮演得最為傳神的往往是落魄的貴族公子之類的角色,即便來自草根,也如程蝶衣那般顛倒眾生卻在戲裡瘋魔。而在他的音樂作品中,填詞人林夕為他所作的描寫孤獨、絕望而自戀的歌曲,也一直被認為是對張國榮本人的描寫——張國榮與林夕之間的珠聯璧合、相得益彰,讓人心生艷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