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二門

簡介

一心指眾生心,二門指心真如門及心生滅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心二門
  • 發音:yī xīn èr mén 
  • 出處:《大乘起信論》
  • 屬性:詞語
緣由,義理,

緣由

語出《大乘起信論》。法藏《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中(本)雲(大正44?251b)︰‘言一心者,謂一如來藏心,含於二義︰(一)約體絕相義,即真如門也(中略);(二)隨緣起滅義,即生滅門也。’蓋眾生心之體乃自性清淨之妙理,故稱如來藏心。此心之本體,就超絕差別事相的真如而言,是心真如門,已絕染淨、迷 [P30-a] 悟、因果、佛凡等差別相,故真如謂不染不淨,不生不滅,平等一味,性無差別,眾生即涅盤,凡夫彌勒同一際。此系約體絕相的心真如門。
其次,心生滅門是隨緣起滅之義,非染非淨的如來藏心,由於無明而動轉,因此現出染淨、因果、迷悟、佛凡的差別相。雖成染淨,但其性恆常不動,為一如來藏心,又因是恆常不動的如來藏心,故又能動轉成染淨。心真如門及心生滅門的關係恰如水和浪,水緣風而起浪,但水性恆常不變不動。又,如浪之本體即是水,真如、生滅二門也相互通融,不分際限,真如是體,生滅是相,體相關係非別體,本來無二,故說一心有二門。

義理

關於一心二門的義理,印順有詳細的說明。其《大乘起信論講記》載︰
‘本論顯示大乘法的正義,是依於眾生心。眾生心,即“一心法”。從本論的觀點說︰世間法出世間法,唯是一眾生心,所以說依一心法。依一心建立一切法,從二門去說明,即︰ “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本論的二門,不要以為生滅專約事相、差別說;真如專約理性、無差別說。本論說生滅,即說到真如;說真如,也不離生滅;這著重在不異的不一不異的論法,與唯識者(著重在不一的不一不異)不同。(中略)
本論的二門,就是從眾生心的本性不生不滅義,立心真如門;從眾生心的流轉還滅義,立心生滅門。所以,本論生滅門的生滅,不是但指剎那、分位生滅;也是於生滅(生)流轉中,依本不生以說到還滅,還滅而無所滅的真如性。真如門中,也不是專明真如而毫不涉及生滅的;生滅何曾離真如而有?因此,本論依一心法有二種門,而二種門,皆是各各總攝一切法的。不像唯識者說,真如門只攝真如性,生滅門只攝(剎那)生滅有為事。本論雖分二門,而二門是都能總攝一切法的。真如門中,雖攝生滅法而以真如為本,故名心真如門。生滅門中,雖攝得真如性而以生滅事為重心,故名 [P30-b] 心生滅門。
《起信論》顯示大乘正義,提出一心二門理論:
顯示正義者,依一心有二種門。云何為二?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此義云何?以是二門不相離故【《大乘起信論》,《大正藏》卷三二,576a。】。
《起信論》所提示的“心”是超越的真常心,此真常心是一切法的依止。由於生死流轉及清淨無漏的一切法都是依止於如來藏自性清淨心,所以由如來藏自性清淨心開出二門:一、生滅門,指生死流轉的現象,有生有滅,剎那變化;二、真如門,即開出清淨法界門。
所謂“心真如”,就是“心性”的“不生不滅”。從不生不滅義來說,就是真如義;從諸法理性說,一切法平等,超越言說、文字、心緣的境界,這是與唯識、中觀的說法相一致的;但是,《起信論》把不生不滅的真如“法性”說成眾生的“心性”,這是與唯識、中觀不同的地方。所以,“真如”不再僅是一切法的法性理體,而且是蘊含著無邊潛能的心性動力。所以,一切法的差別相、境界相、名字相、言說相、心緣相等等,都是由妄念而生起。妄念不是真心自己,是後天的、經驗的、心理學的,由妄念而生的差別相本質上即是虛妄不實的。因為真如心是心與法性的不離統一,所以具有二義:
此真如者,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云何為二?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大乘起信論》,《大正藏》卷三二,576a。】。
《起信論》將真如理解為“空”與“不空”,是依《勝鬘經》的“空如來藏”和“不空如來藏”而來。“真如心”從真如法性方面說,是“如實空”,即空妄念而顯一心之實;從“心”方面來說,是“如實不空”,指眾生真如心中本具真常無漏功德的清淨法。
《起信論》是徹底的唯心論,依眾生心建立生死流轉與解脫還滅,一切以心為本。在心真如門中,舉真心為根本;心生滅門中,舉生滅心--阿梨耶識為根本,展開現實人生萬象。所以說:“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梨耶識。”【同上書,576b。】
這裡的生滅心不但是從剎那生滅而說,而且是從緣起的流轉與還滅而說。所以,心生滅為本的生滅門中,含攝有清淨與雜染,隨染與隨淨的兩面。我們的真心其自性本來清淨的(不生不滅),為什麼又有染污法(生滅)呢?這完全是因為無明的插入,即所謂的“無明風動”。無明是無根的,亦沒有一實體,它只是我們於忽然一念不覺時所呈現出來的一種昏覺相。所以,生滅心念不離真心,即是憑依真心而起,但其直接起因卻是無明。真心只是其憑依因,並非其生起因。心念憑依真心而起,即示不但淨法統於心,即一切染法亦統於一心。只是染法是“間接地統”,淨法是“直接地統”,所謂稱性功德也。稱性即相應心性而起之功德。“間接地統”只是憑依義,雖不離,而實不相應【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上冊),500~501頁。】。所以,稱為“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
《起信論》對於心生滅門之種種相狀所進行的“實存的現象學分析”,決不能視如日常心理活動事實的一種純客觀性觀察與記述,而是有意喚起眾生的心性,使其能從生死流轉的非本然性狀態(不覺)實存地自我覺醒(始覺)之後,復歸本然心源(本覺)的一種誘導或啟蒙工作。在這過程中,起著貫穿與統一作用的是阿梨耶識,所以阿梨耶識便具有“覺”與“不覺”二義。這是從阿梨耶識所憑依之心真如體而言覺,從由於無明而起生滅心念而說不覺。所以,《起信論》說:“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說有始覺”【《大乘起信論》,《大正藏》卷三二,576b。】。始覺是說明從生死到成佛、從迷到悟而說的次第。本覺與始覺,相依相待而有;依於當下顯得本覺的不覺(說到不覺,即意味著覺性的本在),到轉去不覺而顯現真覺,即名此覺為始覺。始覺在本質的意義上同於本覺,只差有圓滿不圓滿、究竟不究竟而已。及其究極圓滿,完全離念,直至心源,洞悟“生”之無生,那便是本覺全體朗現,即心真如體全體朗現。所以,《起信論》“一心二門”思維模式的展開,首先從本體論上確立“一心”為大乘法體,“一心”有二個屬性--心真如和心生滅,兩者不相舍離,統一中有矛盾,而矛盾中又有統一。真如心一方面顯示了“如實空”的特點,從本以來不與染法相應,另一方面顯示了自性具足無邊清淨功德,二者表現了超越真心之肯定,而且是本有、真實、呈現。生滅心是不離真如而現,所以含攝有“本覺性”--開展清淨解脫的根據,和“不覺性”--開展雜染生死一切事象的本源。因此,理體與事相,理想與現實,雜染與清淨都統一於“一心”中。
“一心二門”的思維模式表現出了“不二”與“二”的“弔詭”--“不二而二,又同又異”。“一心”正因原本不二,開出“二門”,即心真如門與心生滅門;依究竟不二的如來平等法身而有“本覺”之名,依此隨即產生覺與不覺之分;心真如原本不二,依此而有離言真如與依言真如之分;依言真如原亦假名,但又許有如實空與如實不空之分;即使心生滅門也是如此,分別淨法薰習與染法薰習,如此說明染淨相資的現象。正因為這種“不二而二”的思維模式,所以覺與不覺的同異二相究竟平等不二,所以現實界所呈現的種種差別,都是本然實存心源的表現,後來天台的“一色一香,無非中道”、華嚴的“事事無礙”、禪宗的“砍柴搬水,無非妙道”都與這種“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宗旨相契合。
這種創造性的思維模式在中國哲學中具有重要意義,不但深深影響了後來的中國佛教,而且經過儒佛道三家的衝突與融合,通過禪宗與華嚴宗的傳載,在本體論、心性論方面對宋代理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