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三改造

中國共產黨在1953年提出了過渡時期總路線,是以“一化三改造”為核心內容的總路線,又稱為公有化改造,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中共中央提出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一是逐步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這是總路線的主體;二是逐步實現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是總路線的兩翼。這兩個方面互相聯繫,互相促進,互相制約,體現了發展生產力和改革生產關係的有機統一,是一條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同時並舉的路線。

基本介紹

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對個體手工業經濟的社會主義改造,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通過《關於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決議》,提出黨在農村中最根本的任務就是教育和促進農民逐步聯合、組織起來,實行農業社會主義改造,變農業個體經濟合作經濟。中國農業合作化的道路是由互助組到初級的半社會主義的合作社,再到完全社會主義的高級形式的合作社。決議還強調:發展農業合作社,必須堅持自願互利、典型示範和國家幫助的原則。
從1954年開始,全國興起大辦初級農業合作社的高潮。到年末高達49.7萬多個。1955年7月,毛澤東在《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的報告中,以批判農業合作化運動中的“右”傾思想為中心。此後,大辦合作社,尤其是高級社的勢頭極其迅猛地沖向全國,到1956年底,全國參加農業合作社的農戶達到96.3%,其中加入高級社的農戶為87.8%。至此,全國農村基本上實行了農業合作化,而且以高級社為主。農業集體公有制從此產生,中國對農業私有制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中國農業經濟開始踏上了複雜而曲折的道路。
後來的歷史證明,在中國社會主義改造中,最大的問題和偏差,就是農業合作化搞得過快、過急、過左。這種不顧當時農業生產物質技術極為薄弱、生產力非常低下的客觀實際,盲目簡單地進行生產關係的大幅度調整和變革的行動,實際上嚴重地違背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而太快的工作進程,勢必造成強迫命令、長官意志和行政干涉。其後果是嚴重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平均主義盛行,影響了農業生產力的發展。這種靠官本位、主觀主義和“左”傾思潮綜合作用而人造出來的社會主義農業經濟體制,只能靠政治手段、行政方法來維持,缺少必要的經濟運行機制和發展動因,為以後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乃至“文化大革命”等人禍災難埋下隱患。

對個體手工業經濟的社會主義改造

1953年6月全國手工業生產合作會議提出對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方針政策,確定了“積極引導,穩步前進”的指導原則,在步驟上,從供銷入手,從小到大,由低到高,以點帶面,逐步實行合作化。到1955年底,全國手工業合作社發展到20928個,從業人員97.6萬人,占同類人員總額的11.9%,產值13.01億元,占12.9%。
在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高潮中,手工業也加快了改造的步伐。1956年底,全國建立手工業合作社10萬個,從業人員603萬人,占全部手工業人員的91.7%,合作化手工業產值108億多元,占手工業產值總額的92.9%,基本上實現了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對手工業的改造擴大了社會主義公有經濟的力量,為城市手工業的有序發展確立了必要條件。但改造過急過快,使有些生產過於集中,造成產量成本加大,質量下降,經營網點減少,給城鄉人民生活帶來不便,削弱了手工業原本具有的很強的商品性,嚴重製約了價值規律應有的作用,而且在實際上也並沒有從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方面改變和提高手工業水平。

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建國初期,國家對私人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基本政策是以利用和限制為主。 為了統一金融市場,1952年下半年最先是對私營金融業實行全行業的公私合營資本家交出經營、財務和人事三權,只拿股息,安排工作。從1953年開始,逐步擴大到對其他行業私營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主要採取排擠私營批發和有計畫擴展加工定貨的方針。通過各項經濟手段,國家基本上控制了私營企業的原料供應和產品銷售兩個重要環節,使其在經營範圍、價格、利潤、市場條件等方面都受到一定限制,並在不同程度上納入了國家計畫的軌道。在這些企業實行“四馬分肥”,即企業利潤按國家稅收、企業公積金職工福利金和資方股息紅利這四方進行分配,使企業的經營性質有了很大改變。1955年8月以後,形成了對私營工商業改造的高潮。到1956年底,已實現公私合營的企業占原有私營企業數的99%。私營資本主義經濟在中國已基本上不復存在。在工業企業總產值中國營占68.2%,公私合營占31.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