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英國人在莫斯科

一個英國人在莫斯科

一個英國人在莫斯科,馬列維奇1914年作品!十月革命後,馬列維奇和另一位俄國畫家--抽象主義繪畫的創始人康定斯基同在蘇聯的“И30”工作。他們作畫,搞雕塑,還搞設計與舞台美術。在工作中,他們聯繫現代的機械文明,開始探索自己將要發動的大規模造型活動,這就是“構成主義”新觀念的起端。十月革命前,俄國的美術界受到西方現代派運動的啟迪,在藝術探索上表現得非常活躍。如拉里奧諾夫在實驗“光輻射主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個英國人在莫斯科
  • 外文名:Englishman in Moscow
  • 收藏荷蘭阿姆斯特丹斯特德利克博物館
  • 作者:【俄國】馬列維奇
作品簡介,背景說明,

作品簡介

1913年,馬列維奇的立體主義突然轉向一種圖表式形象拼湊,構成半畫謎,半招貼畫式的性質。這一幅《一個英國人在莫斯科》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這幅畫上,具體的形象以反邏輯方式並列,是一種前達達派的構想。畫上有俄羅斯教堂、馬刀、蠟燭、剪刀、文字、鋸子、魚和梯子等等,這些在生活邏輯上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完全按畫家的自由意志雜亂地並存在畫面上。它們大小不均,事物間也毫無可供聯想的因素。
一個英國人在莫斯科
馬列維奇在創造“至上主義”……等等。十月革命勝利後,這些俄國現代藝術流派的成員都滿腔熱誠地歡呼革命的到來。革命結束了原來的藝術集團,他們又重新把它們集結起來。而且這些崇尚現代派藝術的人被稱作“左派”,尊重傳統的巡迴展覽畫派被劃入“右派”。馬列維奇的“至上-構成主義”自稱是左派畫家。馬列維奇在1919~1921年間在莫斯科和列寧格勒教學時期,還大肆宣場他的抽象藝術的哲學觀。1926年,借用康定斯基的理論寫了一本書,名為《抽象世界》。但終因不符合革命後蘇聯現實的要求而遭到人民的唾棄。它只能得到西方現代派藝術家的同情與支持。後來他在貧困與默默無聞中死去。這幅《一個英國人在莫斯科》作於1913~1914年,畫面有88×57厘米,現藏荷蘭阿姆斯特丹斯特德利克(Stedelijk)博物館。

背景說明

俄國畫家卡齊米爾·馬列維奇(1878.2~1935.5)是十月革命前夕俄國“至上主義”運動的創始人之一。大約在1913年,他用鉛筆在白底子上畫一黑方塊,排除了他早年掀起的俄國立體-未來主義風格。照他自己的話說,要把藝術從物體的重壓下解放出來。在他寫的《非客觀的世界》一書里,他說道:“客觀世界的視覺現象本身是無意義的,有意義的東西是感覺,因而是與環境完全隔絕的,要使之喚起感覺。”馬列維奇稱這種觀點為“至上主義”。
馬列維奇原是基輔藝術學校的學生。後轉入莫斯科美術學院。他曾參加一個美術社團“方塊J”社,後來又親自領導俄國的立體主義。這一幅畫《翻曬乾草的女人》是他早年崇拜立體主義時期的作品,作於1909年。畫上的主人公象是紙筒折成的玩偶。人體的各個部位以勻稱的,由淺入深的染繪法來強調圓柱體感。畫上的其他事物也如法炮製,形成馬列維奇式的“立體主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