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夢尋自序

《西湖夢尋》序一般指本詞條

《西湖夢尋自序》是明末文學家張岱為自己的著作《西湖夢尋》創作的一篇序文。這篇自序以西湖為基點,回憶了從過去到現在幾十年的歲月流動,其中著重描述了西湖今昔的對比和“夢”的感受,敘明了《西湖夢尋》一書的製作緣由與由此而生的慨嘆。全文痛感西湖今昔之變,寄寓了家國興亡之悲慨,但卻全就一“夢”字立意著筆,娓娓敘來,並無一毫劍拔弩張氣,而淡語淺言皆有深致,是以既委婉又沉鬱,讓人體味不盡、哀不自已。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西湖夢尋自序
  • 創作年代:明末
  • 作品體裁:序文
  • 作者:張岱
  • 作品出處:《西湖夢尋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西湖夢尋自序
餘生不辰1,闊別西湖二十八載,然西湖無日不入吾夢中,而夢中之西湖,實未嘗一日別余也。前甲午、丁酉兩至西湖2,如涌金門商氏之樓外樓3,祁氏之偶居4,錢氏、余氏之別墅5,及余家之寄園6,一帶湖莊,僅存瓦礫,則是余夢中所有者,反為西湖所無。及至斷橋一望7,凡昔日之弱柳夭桃8、歌樓舞榭,如洪水淹沒,百不存一矣。余及急急走避,謂余為西湖而來,今所見若此,反不如保我夢中之西湖尚得安全無恙也9。因想余夢與李供奉異10,供奉之夢天姥也11,如神女名姝,夢所未見,其夢也幻;余之夢西湖也,如家園眷屬,夢所故有,其夢也真。今余僦居他氏已二十三載12,夢中猶在故居,舊役小傒13,今已白頭,夢中仍是總角14。夙習未除,故態難脫,而今而後,余但向蝶庵岑寂,蘧榻於徐15,唯吾舊夢是保,一派西湖景色,猶端然未動也。兒曹詰問16,偶為言之,總是夢中說夢,非魘即囈也17。因作夢尋七十二則,留之後世,以作西湖之影。余猶山中人歸自海上,盛稱海錯之美18,鄉人競來共舐其眼19。嗟嗟!金齏瑤柱20,過舌即空,則舐眼亦何救其饞哉!
歲辛亥七月既望21,古劍蝶庵老人張岱題22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不辰:不得其時。辰,時刻,時運。
  2. 甲午:清順治十一年(1654)。丁酉:清順治十四年(1657)。
  3. 商氏之樓外樓:指前明吏部尚書商周祚之樓外樓。
  4. 祁氏之偶居:指右僉都御史祁彪佳之偶居。
  5. 錢氏、余氏之別墅:指東閣大學士錢象坤、翰林院修撰余煌之別墅。
  6. 寄園:張岱自己家的寄園,包括前幾處地點都在湖山佳絕處,與水光互映,堪稱盛景。
  7. 斷橋:在杭州西湖白堤上,原名寶祐橋,唐時稱為斷僑。“斷橋殘雪”為“西湖十景”之一。
  8. 弱柳夭桃:此處既指自然景色,又指歌樓舞女。
  9. 恙:病,損傷。
  10. 李供奉:指李白。李白天寶初被召入京,供奉翰林。
  11. 天姥(mǔ):天姥山。李白有詩《夢遊天姥吟留別》。
  12. 僦(jiù)居:租賃。
  13. 傒(xī):古代指被役使的人。
  14. 總角:童年時代。《詩·齊風·甫田》:“總角丱兮。”
  15. “余但”二句:《莊子·齊物論》云:“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張岱取意於此,名其庵為蝶,其榻為蘧。於徐:紆徐,從容寬緩的樣子。
  16. 曹:輩。
  17. 魘:說夢話。囈:夢話。
  18. 海錯:海產種類繁多,通稱為海錯。
  19. 舐(shì)眼:用舌舔眼睛。這是一個奇特的比喻,意謂鄉人知其見到過多種美味,便想舔他的眼睛來感受那些美味。
  20. 金齏(jī)瑤柱:泛指美味食物。金齏,吳中以菰菜為羹,菜黃如金,故名。瑤柱即江瑤柱,又名“海月”,一種貝類,殼大而薄,前尖後寬,呈楔形,其肉極為鮮美。
  21. 辛亥:即清康熙十年(1671)。既望:指農曆每月的十六日。望,農曆每月十五日。
  22. 古劍:指四川。張岱先祖原住四川,故而自稱蜀人。

白話譯文

我這一生不得其時,闊別西湖二十八年,然而西湖沒有一天不進入夢中,而夢中的西湖,實在未曾離開我一天。之前甲午年、丁酉年我兩次去西湖,如涌金門前明吏部尚書商周祚的樓外樓,右僉都御史祁彪佳的偶居,東閣大學士錢象坤、翰林院修撰余煌的別墅,以及我自己家的寄園,那一帶的湖邊莊園,只剩下瓦礫,那么我夢中所存的西湖記憶,反而在現實中沒有了。到了斷橋一望,昔日的那些桃柳風光,歌樓舞榭,就像洪水淹沒,不剩下什麼了。我趕緊快快走開,因為我為西湖而來,現在見到像這樣的情景,反而不如保留住我夢中的西湖安全無恙。因此也想到,我的夢和李白的不一樣,李白夢見天姥山,像神女名姝,夢的是未曾見過的,這個夢也虛幻;我夢見西湖,像莊園親眷,夢的是原來就有的,這個夢也真實。現在我租住於他處已經二十三年了,夢中還在故居,當年的小僕,現在已經白頭了,夢中還是孩童。舊的習慣沒有改變,老的心態難以脫出,而今而後,我只能對著冷清的齋室和草榻,只有我的舊夢保留,一派西湖的景色,還沒有改變。子輩詰問起來,偶爾向他們說說,都是說夢話。因此作下《西湖夢尋》七十二則,留之於後世,作為西湖的影子。我就像海上歸來的山裡人,盛讚海產美味,同鄉人都競相舔他的眼睛。唉!美味的食物,過了舌頭就成空了,就算舔眼睛又如何能滿足這種饞呢!
這一年是辛亥年七月十六日,四川蝶庵老人張岱題。

創作背景

張岱出身於仕宦之家,自幼珠環翠繞,過著富貴溫柔的生活。優裕的家庭環境培養了他諸多藝術愛好,詩文、戲曲、音樂、繪畫、園林無所不通……然而將近50歲時,清兵南下,打破了他的詩酒生涯。他誓不投靠滿族新統治者,避兵嵊縣山中,過著貧困不堪的生活,以著述自娛。這篇序文敘述了創作《西湖夢尋》之緣由:“西湖無日不入吾夢中,而夢中之西湖實未嘗一別余”,而今“僅存瓦礫,余夢中所有者反為西湖所無……”,因此,他“惟夢是保……留之後世,以作西湖之影”。他不願從夢中走出去體味那夢醒後無路可走的悲哀,只想留連於夢的虛幻世界,徜徉於理想的精神家園。他滿腔的喟慨和對往日盛事那魂牽夢縈的思念之情就付諸筆墨,飽含淚水撰成了《西湖夢尋》。
《西湖夢尋》總五卷,成於清康熙十年(1671),作者時年75歲。全書包羅西湖山水、園林、名勝、古蹟、風俗、人物方方面面,萬象紛呈。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序文闡明了作書之緣起旨趣,其本身也是絕妙文字,可視為體味全書內容及張岱本人思想意緒的綱領。
縱覽這篇自序,以特定場景的西湖為基點,連通從過去到現在幾十年的歲月流動行程,但其最終歸結並貫穿時間空間概念的卻為一個“夢”字。這自然是緣因身經“國破家亡”的慘禍後,痛定思痛,情緒上有了相對平靜,再感念興衰盛敗,實不勝今昔之嘆,迷惘悲悼之餘,便覺一切恍惚如夢,皆無所把握憑據,這和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吳自牧夢粱錄》、周密武林舊事》等作書主旨趨向相同,都屬於飽歷滄桑、憂患餘生者遲暮之年的深沉感受,非復意氣猶盛的少年人以一時得失榮辱而發出的憤激語。所以,就“餘生不辰”的帶有濃重宿命意味的一筆開端,然後從容敘述“闊別西湖二十八載”、無日不局眷念苦思的心情及繁華消歌、往日的園林樓閣皆化作瓦礫廢墟的嚴酷現實。這裡所提到的這些莊園,都堪稱盛景。張岱就在這裡消磨過無數良晨花夕,融入他美好的青春韶華,是一生中最為留戀的歲月,無怪乎“無日不入吾夢中”了,而《陶庵夢憶》《西湖夢尋》書中也有這方面的大量記載。劫後得偶存,如今幸而再至西湖,詎料時異勢遷,幾於天翻地覆,“斷橋一望,凡昔日之弱柳夭桃,歌樓舞榭,如洪水淹沒,百不存一矣”。但文中沒有正面描寫此時的哀痛愁怨,只緊扣“夢”字生髮,說“余乃急急走避,謂余為西湖而來,今所見若此,反不如保我夢中之西湖,尚得完全無恙也”,由之坐實前面“夢中之西湖,實未嘗一日別余也。……則是余夢中所有者,反為西湖所無”的斷論,今昔興廢存亡巨變的強烈刺激,便不言自明。下面接著就以他的“西湖夢”與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相比較,認為李白並不曾實到天姥山,僅只是因詩寄興,聊作一時樂而已,故“如神女名姝,夢所未見,其夢也幻”;自己則大不然了,這些舞榭歌樓、飲宴遊賞的盛景盛事雖現在已無多存留者,但卻皆是往時所習聞熟見親歷的,是以“余之夢西湖也,如家園眷屬,夢所故有,其夢也真”。其實,這夢境真幻的比較還只屬表層現象,那涵隱於深層未盡言者,則為背景歷史和動機歸旨的本質差異。李白之游天姥,無論是否成行,都是當國家強盛富庶、個人英年勃發之際的一次旅行樂事,目的在於尋求、賞玩大自然之美和自我心靈的愉悅超脫,充滿著朝氣和幻想;張岱卻是於國難易代後,值生命遲暮之年,憑藉回憶聊為寬解自慰,表現了一種對業已消逝的往事那執著的、卻又無可奈何的悼念留戀,格調悲涼感慨。因之,他始終浸沉在這個夢中,並不因歲月流遷有所淡漠,甚至是隔之愈久,反到思之愈篤:“今余僦居他氏已二十三載,夢中猶在故居,舊役小傒,今已白頭,夢中仍是總角。夙習未除,故態難脫。而今而後,余但向庵岑寂,蘧榻於徐,唯吾舊夢是保,一派西湖景色,猶端然未動也。”確實,在無窮的寂寞荒涼里,一個行動呆滯遲緩的老人,靠著往昔的美好記憶去溫暖那枯竭的心,聊以了此殘生,這正是張岱自我形象的真實寫照。這裡沒有呼天搶地的激憤號啕,但淚盡繼之血,看似平淡的口氣里,實在是潛涵著最深沉的、永遠也不能消釋的悲痛,猶如孔尚任桃花扇》傳奇里哀嘆南明覆亡時所說的“殘山夢最真,舊境難丟掉”,它確實刻骨銘心。
以上似乎可視作一大段落,著重在“西湖”今昔對比的描述和“夢”的感受,下面的一小段則敘明“夢尋”一書的製作緣由與由此而生的慨嘆。
“兒曹詰問,偶為言之”,但他們已不肯相信往昔西湖的繁盛是真實的了,卻認為“總是夢中說夢,非魘即囈也”,才一代之差,便已如此,再往後又該怎樣。所以“作夢尋七十二則,留之後世,以作西湖之影”,供人蹤跡憑弔,給西湖以永久的紀念。不言而喻,亡國之痛、故國之思也全在其中,決無湮沒之虞了。至此,筆鋒又一轉,以過來人的身份,比喻說“夢尋”一書像“盛稱海錯之美,鄉人競來共舐眼”,然而這也只不過是一種“聊勝於無”式的心理饑渴的暫補,其實,“金齏瑤柱,過舌即空”,那美好的往昔已永遠消逝不返,“舐眼”無改於嚴峻的現狀。至此,才真是枯木死灰,欲哭亦無淚了。又,末尾自署籍貫曰“古劍”,是張岱先祖原住四川,故亦時題之。
總之,此文雖痛感西湖今昔之變,寄寓家國興亡之悲慨,但卻全就一“夢”字立意著筆,娓娓敘來,並無一毫劍拔弩張氣,而淡語淺言皆有深致,是以既委婉又沉鬱,讓人體味不盡、哀不自已,正是張岱散文的典型風貌。

名家點評

安徽師範大學副教授吳振華:透過瀰漫著幻滅感的文字,我們看到一位對前景不存幻想、只躲在舊夢中消磨歲月的遲暮老人的悲涼心境,他的“夢中說夢”正體現出夢醒後無路可走的悵惘與絕望。這篇小品文構思精妙,將歷史的滄桑寓於一片夢境之中,句句說夢,真夢、幻夢、夢中說夢,夢是線索,夢為主旨,夢見真情,夢蘊悲涼。(《書卷似故人 序跋小品賞讀》)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原主編林邦均:昔日西湖的繁華和美景,經兵火戰亂,已蕩然無存,僅存於作者的夢中而已,故只能“夢尋”。作者在“別”與“未別”、“有”與“無”的辨析中,在李白所夢之“幻”,與自己所夢之“真”的對比中,感嘆陵谷巨變,世事如夢。作者只能在“無日不入”,“未嘗一日別”,這種夢縈魂繞的憶舊情結中,表達他不敢明言,難以名狀的黍離之悲,家國之痛。結尾以自謔自嘲之喻,見其夢之無救,其悲之無已。(《西湖夢尋注評》)
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陳正宏:張岱的小品文是寫得極為漂亮的,這篇序文也是如此,為《西湖夢尋》作序,句句不離“夢”字,真夢,假夢、夢中說夢,起承轉合,頗有章法。但是透過這眾多個“夢”字,我們或許還感覺到了作者隱含在回憶與夢幻中的那一絲真切的悲涼,那一種抹不掉的無奈罷。(《歷代小品大觀》)

作者簡介

張岱(1597~1679),字宗子,一字石公,號陶庵,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人。明末清初文學家。出生於仕宦世家,早年過著富裕的生活,喜愛遊山玩水,通曉音樂戲劇。明亡後張岱曾參加抗清鬥爭,見大勢已去,才隱居浙江剡溪山中,從事著述,不做清朝的官。他在散文上的造詣高,體裁廣,文字清新,能把大量民間口語融入到散文之中。著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琅嬛文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